环境保护答题模板▲环境保护考查内容包括: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分布;2.原因/成因——自然+人为;(“自然”原因一般包括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人为”原因更主要)3.危害/影响——自然+社会经济;(针对“表现”得出)4.措施/建议——控制人口增长、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环保意识等;(针对“原因”得出)①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效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②生态破坏: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③资源短缺:“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环境污染现代社会,灯光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新的灾难光污染,其常见的污染源是夜晚不合理灯——1】【例光及玻璃幕墙。
夜间灯光影响天文观测、人的视力及免疫系统、干扰趋光性动物的活动、扰乱植物生理节奏。
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干扰候鸟迁徙方向,其强烈的反射光也是交通事故的凶手之一。
请为缓解我国城市光污染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
【答案】限制城市夜晚灯光照明时间;限定夜晚灯光的亮度;城市建筑设计中减少使用玻璃墙;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加强光污染的监测和监管。
.在现代社会,海上能源运输十分频繁,时常有油轮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漏油事故。
石油泄漏往往能】2【例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会使海面上出现类似沙漠气候的特征,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
说明海洋沙漠化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海洋沙漠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附近海域。
【答案】分布区:世界主要海运航线附近,海上采油区(或海上钻井平台影响:油膜会抑制海水蒸发,使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进而使陆地气候也变得更加干旱;油膜阻碍油膜抑制氧气的溶解,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
热量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升高;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
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3【例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受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完整、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垃圾处理厂建设不合理等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面临生活垃圾围城的困境。
分析城市垃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可行措施。
【答案】影响:工业和生活垃圾侵占大量的土地;废渣中的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垃圾中产生的污水污染水体和土壤。
措施:提高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倡导实行全民垃圾分类投放,在此基础上转变垃圾处理方式,加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合理规划和布局垃圾处理厂;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城市垃圾的减量化。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
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例4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农作物成熟后必须想办法从地里清理,否则会影响下一季作物的植被。
在缺乏人力、财力的农村,农民大多采取燃烧秸秆的方法将其清除。
指出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2.为防止环境污染,请提出处理秸秆的有效建议。
3.1.简述燃烧秸秆的危害。
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易引燃周围易燃物,引发火灾;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道路交通和1.【答案】航空安全;浪费能源。
2.作为肥料;作为饲料;作为工业原料;作为农村新能源。
意义: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农田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3. 有利于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月初以来,受污染排放量大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持续出现空气重污染2015年11】5【例过程。
在东北三省本轮重污染过程中,吉林省的重度和重度以上污染频次较多,辽宁省污染程度较重,其31日到最大日均浓度达到了890微克/立方米。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1月中沈阳市11月8日的PM2.5监测总站数据,黑龙江、辽,据中国环境702日,黑龙江秸秆焚烧火点最多,东三省共处,黑龙江占79%个城市均出现了重度及以34宁、吉林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除吉林省延吉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外,其他上污染过程。
此次东北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有哪些?1.燃煤取暖和燃烧秸秆是此次东北雾霾发生的主要人为因素。
据此,你能为政府治理雾霾提供几条可2. 行的建议吗?气温低,逆温显著;天气晴朗;风小。
【答案】1.2.推广煤的清洁燃烧技术;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研究成本低、污染小的秸秆利用技术。
“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温、光照强度等都会对藻】【例6类的水华生物生长繁殖产生影响。
据新华社合肥8月10日电,安徽省巢湖市饮用水源地周边连日来出现明显蓝藻集聚。
安徽省环保厅已两次发出蓝藻水华红色预警,这引发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的担忧。
分析7、8月份巢湖“水华”现象严重的原因。
【答案】受伏旱影响,7、8月份高温少雨,盛夏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补给量减少;流入该湖的污染水体所占比重大,水体富营养化加重;7、8月份气温高、光照强,水华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
生态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危害防治措施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病虫害。
森林火灾、自然原因: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森林破坏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和:毁林开荒、砍伐薪人为原因柴、商业采伐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自然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草地退化:人口增加;过度放牧、人为,封育草场等等构,退耕还草发生变化过度开垦①地表土流失,土地肥力下:坡度、降水强度、植被自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降;②河流的水土流失,导恢覆盖率、土壤疏松程度复植被;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植树种草▲水土流失;修建梯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人为:打坝淤地;提高环保意识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多,引发洪涝灾害;③生态环境恶化路等退耕还湿地(湖),建立湿地: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自然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自然保护区,加大对湿地保护沼泽。
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湿地干涸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立:土壤侵蚀、环境污染、人为少等法和执法,等等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等:自然灭亡。
自然生物多样性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意:过度捕猎;环境污染;人为识森林、草地、湿地等栖息地破;减少(鱼类)实行禁渔期制度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坏;食物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的生态效益▲湿地(湖泊、沼泽、水库、滩涂)主要功能效益1.提供水资源及丰富的动植物产品;2.提供能源和水运条件。
3.调蓄水量、调节气候;4.沉积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5.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6.具有景观和旅游价值;7.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
被称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适于生长在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7【例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
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如下图)。
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
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为各种候鸟和海鸟提供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根据图文资料,简述红树林的生态效益,并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人为原因。
【答案】生态效益:(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锐减原因:填海造地;围海养殖;乱砍滥伐;海水污染等。
红层荒漠化是指在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例8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土地生产力衰竭的土地退化过程。
红层荒漠化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的低山丘陵区。
分析导致我国东南部红层荒漠化严重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答案】原因:岩石抗风化作用能力弱,易风化崩解;降水多且集中,雨水坡面侵蚀强;粗放开垦等人类活动导致植被严重破坏。
;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开发低山丘保护对策:实行封山育林(大力发展经济林)陵,发展多种经营,减轻土地压力。
球各地旅游袋鼠以其物种的独特性,登上了澳大利亚国徽。
长久以来,它还受到当地人和来自全】【例9者们的喜爱。
澳大利亚曾经有大量食物链顶端的物种,比如塔斯马尼亚虎。
然而,当地人的过度捕猎夸它万之多,几乎达到了澳大利亚人口数量的三倍之多,们灭绝。
现在生活在澳大利亚袋鼠数量已经达到6000 形成泛滥的局面。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澳大利亚袋鼠泛滥的原因及危害。
【答案】原因:缺少天敌,有安全的生存环境;袋鼠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使其快速增长;澳大利亚大量的草场,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人民的喜爱和政府的保护,避免其被随意的捕杀。
危害:破坏植被,使其它物种生存空间减小:破坏农牧场,并与农畜抢食物和水源;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威胁生命安全。
资源短缺自然资源主要问题直接原因共同原因措施开源:开发新能源、加矿产资源滥采滥用,废弃物处理不当面临枯竭强储量勘探等资源分布不均;节流:提高利用效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水污染水资源紧张环利用,提高节约意识缺水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分析1.降水稀少:①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②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2.地狭人稠:如新加坡面积较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人口稠密导致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淡水资源紧张。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10【例和锡尔河注入,之后,咸海逐渐变小,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总水量减少了近9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似已经消失。
1.分析1960年以来咸海逐渐消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2.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答案】1.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流域内年降水量少,流域内河流水量少,入湖水量少。
2.(咸海消失后,由于湖泊的调节作用消失),当地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冬季温度降低,夏季温度升高,气温年较差变大;蒸发水汽减少,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愈发干旱;风暴、沙尘暴等恶劣气象灾害频率增大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例11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