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吃拿卡要”问题查摆整改提高工作总结_模板整治“吃拿卡要”问题查摆整改提高工作总结一、开展自查自纠:要把自查自纠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问题查摆、整改提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环节:(1)动员教育(5月10日至5月20日)。
要结合实际深入进行动员部署,讲清意义,明确规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所属人员参与专项治理工作的自觉性。
要运用多种形式,组织每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廉政准则》,中央《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府服务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袁纯清书记《在兴起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新高潮大会上的讲话》,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的意见》,市纪委监察局《关于违反“转变干部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有关规定的责任追究办法》,刘德跃同志《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等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使区直机关广大干部全面掌握有关要求,充分认识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
(2)查找问题(5月21日至6月20日)。
要通过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收回的意见要统一梳理分析,形成报告。
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公共权力行使情况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检查条件设置、流程设计、时限设定是否科学,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这次重点整治的九种行为。
各单位人员要对照这次整治内容进行自我剖析,并召开分析评议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各单位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与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平时与群众有反映的工作人员开展个别谈话,提醒督促相关人员提高认识、查究问题、说明情况。
(3)整改落实(6月21日至7月20日)。
各单位的干部职工要针对自查自纠的情况,特别是针对征求意见时群众提出的问题,针对领导谈话时点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找准结症所在,按照惩防体系建设的要求,(工作总结)认真查找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预防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铲除“吃拿卡要”行为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4)公开承诺(7月21日至8月10日)。
关键岗位人员,要结合岗位特点,做出“创优发展环境、抵制吃拿卡要”公开承诺。
公开承诺要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悬挂,主动接受监督。
(5)检查总结(8月11日至8月25日)。
在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的基础上,区直机关工委、区直机关纪工委要组织对各单位进行检查。
对做表面文章致使自查自纠流于形式的,要重新开展自查自纠;对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加强监督检查:要把强化监督检查作为整治吃拿卡要问题的重要措施,重点抓好以下两个环节:(1)接受群众监督。
要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4043109),实行群众来访首接负责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2)梳理排查线索。
对信访移送案件线索或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进行分析,经领导组同意后,进行分类归口。
特别是要把实名举报、线索具体的举报列为重点线索。
所有举报线索要安排专人负责登记,实行台账式管理。
对存在吃拿卡要行为的,一经查实,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三、建立长效机制:针对自查自纠、征求意见以及群众来访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边查边整边改,下功夫建立长效机制。
重点抓好三个环节:1、强化能力建设。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规则、新技能的学习,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通过知识培训、岗位练兵和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总部经济、培育第三产业、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矿区”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在推进工作中锻炼干部、培养干部、提高干部。
2、完善各项制度。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在明晰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强化岗位职责管理,进一步健全职能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工作规范以及办事、办文、办会、工作督查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办公桌前要摆放统一制作的工作岗位牌(含姓名、照片、职务、岗位职责和格言警句等内容),有条件的党组织要将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能职责上墙,切实以制度建设的完善,提高工作执行力,强化机关管理,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3、不断优化服务环境。
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廉政思想观念,继续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
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本单位本部门文明办公规范,规范办公室标牌设置,规范机关[1] [2] 下一页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四位语文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一个学期以来,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
在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我将对本组工作作一回顾、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本教科研活动组织,也是学校落实校本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载体。
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共有四位语文老师,其中施春玲老师、谢娇英老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教研能力,在备课组活动中,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
一个学期以来,凡是组内教师执教公开课,无论是组内的研讨课,还是校级展示课,执教老师总是孜孜不倦地向组内老师虚心讨教,而在一次次试教的过程中,组内老师都会悉心地听课,耐心地指导。
平日里,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几位老师都非常注重自我反思。
上完一节课,各自都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进行深思,找出问题,并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大家不仅乐于反思自我的课堂教学,还善于将自己的体会、反思积极与同组老师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我们组,为一堂课的设计与教学策略,大家经常在一起研讨,办公室、走廊、操场上……到处有我们一起讨论的身影。
一、常规教研:计划周密,落实到位。
对于新教材,如何准确定位,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我们所思考,所探索的问题;同时,通过教研组活动共同提高我们组的老师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学期开始,我们就制定详细周密的备课组计划,以便工作有的放矢。
我们的常规教研工作既有具体规划,又彰显了我组特色,个性鲜明。
二、集体备课:群策群力,行之有效。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有着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对教研的热情高,对学习的渴望强烈。
我们的集体备课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群策群力,行之有效”。
一星期一次集体研讨,定时定地点定内容,扎实有效。
在集体教研活动方面,最大特色就是“实效性强”。
没有哪一个语文老师觉得教研活动枯燥,或者是浪费时间的。
我们先后组织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八册语文教材解读”“期末复习专题交流”、等专题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既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抒发自己心声的平台,同时也使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我们组蔡超老师执教的教研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范文网)陈娇娜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即是对集体备课的有效验证。
现在,我们组已经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即“提前布置,分头准备;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根据学情,形成个案;教后反思,不断改进”。
从而达到通过集体备课来提高集体教研水平的目的。
三、赛课磨课:专家引领,千锤百炼。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这样浓厚的教研氛围映衬出我们四年级组语文老师团队合作精神。
“磨课”也是四年级组语文老师在教研中求真求实的具体表现。
本学期,蔡超老师、陈娇娜老师参加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我们组的另外两位老师帮忙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忙得不亦乐乎。
蔡超老师、陈娇娜老师要教学展示,我们组的另外两位老师忙着设计教案,听课找缺点,修改提意见,每位老师试教三次,始终参与。
整个“磨课”过程,我们组群策群力,其乐融融。
我们组的老师们普遍觉得在深钻教材、解读文本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尤其是感受到了上好一节课要千锤百炼,要集体努力。
四、特色活动:异彩纷呈,硕果累累。
我们教研组的特色活动是围绕学生活动和老师活动两方面来开展的。
学生活动,注重年段特点。
比如在学校读书活动中,我们组集体讨论定下书目,定下检查措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底蕴。
在年级课外阅读竞赛中,我们四年级各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温馨、团结、上进,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经,教研使我们不断发展;将来,我们还将更加努力教研。
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掌声永远在背后,鲜花永远在远方,我们永远在路上!四年级备课组1.研究会组织工作sO100(1)研究会换届2001年2月23-24日,召开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会议对上届研究会工作进行总结,对“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章程”进行了修订。
产生了新一届(第四届)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理事会,理事会由19人组成,蔡蓉华同志(北大)任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沈德来(人大)、马雪梅(清华)、刘永春(北师大)三位同志为副理事长,史复洋同志(北大)任秘书长。
理事会聘请上届正副理事长武振江、杨毅、武志宏、尹源等四位同志为顾问。
会议作了有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2000年版的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充分肯定了期刊研究会在核心期刊研究工作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经讨论,就下一版中外文核心期刊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取得一致意见。
(2)组织发展工作根据《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章程》,“凡有志于期刊研究,承认本会章程并积极参加本会活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均可申请加入本会,成为会员。
理事馆是当然的团体会员馆。
非理事馆经申请也可以成为团体会员馆。
”在2月份的换届会议上重新确认的理事馆成为当然团体会员,应邀参加会议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科技文献情报中心(核心期刊研究工作的协作单位)也申请成为会员。
会后,又有十几个个人和图书馆提出申请成为个人和团体会员。
凡仍希望为研究会团体成员馆的,只需提出申请,并确定一位能够负责的同志为联系人,填写表格即可入会。
个人只要提出申请,填写表格即可入会。
2.推选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专业委员会代表及先进个人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上,经协商,北京地区代表北京大学图书馆蔡蓉华、清华大学图书馆杨毅被推荐为新一届(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民大学图书馆沈德来为委员,武振江同志为顾问。
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初期即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后又担任理事长的武振江同志,由于在学会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1997—2000年度中国图书馆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