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一、教材的教学要求: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335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继续培养独立认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字拼音,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15个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关键词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5、听人说话能抓住主要内容。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
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意思,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说话练习中能说连贯的话,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转述别人说话的大意,能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7、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动唇、不出声,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课文大意,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熟记教材展示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段落。
8、学习在方格中书写各种结构的字。
要求认真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学习毛笔描红。
继续培养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9、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二、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本册教材分4个部分:1、课文 8个单元40篇课文2、古诗诵读 8次、8首古诗3、综合练习 8次4、作文 14次课文分8个单元,每单元5篇,共40篇课文。
本册教材生字为335个,积累词语313个。
课后练习分三个部分。
第一是“阅读芳草地”,主要是提示阅读要求,指导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是“词句活动室”,安排少而精的字词句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语言文字。
第三是“语言直播厅“,设计当堂的说话练习,增加口语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每个单元前还编写了学习”导语“,主要介绍本单元学习内容和阅读训练的重点。
各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为:一、二单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四单元,预习课文;五、六单元,理解词语;七、八单元,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古诗诵读“安排在各单元中间,每单元1首,全册教材共8首。
“古诗诵读”的教学,重在朗读和背诵,不要作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只要学生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即可,也不作考查要求。
另外在每首古诗中,安排少量的识字任务。
“综合练习”安排在单元末尾。
本册“综合练习”的编写,减少了单项训练,增加了训练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字词句,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为了确保“综合练习”训练的时间和训练的质量,本册教材为每个“综合练习”增加一个课时,教师要保证课文练习时间,力争当堂完成,要改变课内指导课外完成的不正常情况。
作文教材与阅读教材分开编写,编排在阅读教材之后。
本册作文教材的命题注意切合小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喜欢写的事,激发写作兴趣,增强作文的自信心。
三、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课文 60课时古诗诵读 8课时综合练习 16课时作文 16课时机动 20课时总计 120课时三年级语文课每周6课时,本学期除节假日外,以20周计算共120课时,其中20课时为机动,让任课教师在安排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第一单元单元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40个,积累词语37个。
学习写好左宽右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5篇课文。
诵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背诵《信》全文、《茉莉花》的第四节。
熟记名言2句。
3、结合课文完成选词填空、组词、把句子写完整等练习;进行的说话训练若干次。
搜集有关资料,完成单元语言实践活动1次,注意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4、初步养成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懂得热爱生活,孝敬长辈,关心他人。
单元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把课文读得自然、流畅,语速适当。
在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指导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句中适当停顿,又要注意停顿时间的掌握,停顿时间过长也是读破句的表现,一般句中的停顿仅仅是为了调整一下呼吸,一定要自然流畅。
2、在生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集体的反馈交流中,有重点地请学生在音、形、义方面相互提醒,注意适时地进行字形辨析,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单元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把课文读得自然、流畅,语速适当。
在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指导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句中适当停顿,又要注意停顿时间的掌握,停顿时间过长也是读破句的表现,一般句中的停顿仅仅是为了调整一下呼吸,一定要自然流畅。
2、在生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集体的反馈交流中,有重点地请学生在音、形、义方面相互提醒,注意适时地进行字形辨析,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1 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5个生字“雏、巢、蜜、蜂、封”;2、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能背诵全诗。
4、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重点:1、在阅读中学习“雏、巢、蜜、蜂、航、封”6个生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4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体会句子的含义;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读课文、划新词、标小节号教学时数: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6个,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电脑没有发明之前,在电话没有普及之前,要和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人们通常采用写信的方式,你写过信吗?收到过信吗?见到过信吗?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信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信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谁给谁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读得自然、流畅,且看清生字的字形,读通句子。
用学过的方法或读课后的注释理解自己不理解的词。
2、出示生字,进行“识字大冲浪”雏、巢、蜜、蜂、航、封1)看拼音指名读,齐读。
师适时指导书写:“巢”的上半部分是三个撇点;“封”的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提。
2)给生字找好朋友。
3、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你理解了哪个词语?(学生交流各自理解的词语。
)雏鸟:(看图理解)姹紫嫣红:(看图比较并说一句话)风平浪静:抓住关键词来理解4、齐读词语。
5、指名分节读课文,师注意正音。
6、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课后练习1)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课文中写了几封信?谁给谁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2、出示句式、交流:我想替给写信,告诉她。
3、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雏鸟妈妈快回巢花朵蜜蜂来采蜜大海小船去航行云云变春雨树树成森林4、那你对课文中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中都表达了什么感情?1)指名读课文2-5小节。
2)指名回答,谈感受。
引导体会这些信中表达了雏鸟对妈妈的爱,表达了花朵对蜜蜂的情,大海对小船的希望。
3)再读2-5节课文,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焦急,真切,鼓励,勉励。
四、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能体会句子的含义;能背诵课文。
2、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4个。
3、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字词1)把词语补充完整:山(清)水()风(和)日()窗(明)几()情(深)义()2)把词语补充完整(说两个以上)山()水()天()地()日()月()3)根据词语类型“什么怎么样”写3-5个成语。
2、复习课文内容:出示:因为(),所以我写信给小船,让她快去航海。
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快回巢。
二、指导朗读并背诵1、当“我”刚学会写信。
“我”就替别人写信,“我”的心情怎样?再听课文2—5小节录音。
2、学生模仿语气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
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
3、指名分节读。
点评,齐读。
4、师生分读。
小老师引读。
4、根据板书背诵你最喜欢的一小节给同桌听。
三、学习第六节和第一节,体会句子含义。
1、轻声朗读最后一节,你有什么问题可提?学生质疑:为什么写信会让大家的心贴得紧紧的?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结: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工具。
3、齐读第一节。
板书:交流信息沟通情感4、齐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1、小作者写出了如此优美清新的诗歌,你们想不想做小诗人编诗歌?2、学生小组自由准备,交流。
评出最佳小诗人。
五、总结全文用心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信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只有表露真情实感,才能使人与人的心更接近,情更相连。
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将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1、信交流信息沟通情感雏鸟妈妈快回巢花朵蜜蜂来采蜜大海小船去航行云云变春雨树树成森林2、茉莉花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10个“逛、摊、疏、施、苞、贪、婪、吮、蕾、沁”;积累“贪婪、稀疏、施肥、吮吸、骄阳似火、花蕾、洁白无瑕、似雪如玉”8个词语;2、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
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并且能从中感悟到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
能背诵课文第4节。
教学难点:1、能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2、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与美的享受,并且能从中感悟到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这样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课件学生:读课文、划新词、标小节号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10个“逛、摊、疏、施、苞、贪、婪、吮、蕾、沁”;积累“贪婪、稀疏、施肥、吮吸、骄阳似火、花蕾、洁白无瑕、似雪如玉”8个词语。
能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茉莉花,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你了解它吗?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茉莉花:开放在夏季,花朵洁白,虽然小,但是香气淡雅。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初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