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识字 1修正栏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4、认读生字卡片.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认读生字新词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2、全班汇报.三、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四、小组竞赛.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2、汇报.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五、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板书设计:修正栏教后小记:1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四、全班汇报.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游戏"说字找字"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4、指导书写.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3、齐读,思考: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六、全班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二、精读课文.1、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3、点拨读:体会"挂、露、翻、举"描绘了怎样的情景?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美?5、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6、对照画面,试着背诵课文.四、扩展练习:创编童话剧.修正栏板书设计:教后小记:2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齐读课题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指名读课文.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四、学生质疑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谈话.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二、学习课文第一段.修正栏1、指名读.2、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全班汇报.3、小结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板书设计:教后小记: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这是一首诗.二、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情况.四、指导书写.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五、初读课文.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六、教师小结.修正栏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什么办法呢?二、朗读感悟1、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自由读.3、指名读,评议.三、学习第一节.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四、学习2-4节.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小组汇报.3、教师小结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五、学习第五节这节告诉我们什么?六、总结全文.学习了这课书,我们知道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大自然当中的知识很多很多,你要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七、背诵比赛.板书设计:教后小记:4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三、初读课文.1、作者简介.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2、互读.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3、小组汇报.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教师小结.7、小组朗读比赛.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2、小组自学.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5、教师小结.6、背诵古诗.四、扩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设计:教后小记: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二.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借肋图片,读词语.4.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三.朗读感悟.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3.有节奏地读词语.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四.读书比赛.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指名读词语.2.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三.指导书写.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3.教师范写:"琴".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预习新课.教后小记:修正栏5.一株紫丁香教学目的: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二.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1.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伙伴互相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4.指名按每一节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5.全班齐读课文:要读得正确,不多字,不丢字.6.自学: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汉字的字形.7.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8.全班汇报.二."我会读".小组读,开火车读.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先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指导书写"歌"、"甜"、"除".四.自由读课文.板书设计:教后小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二.读中悟情、抒情.1.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3.学生自读: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质疑.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节朗读,说说这一节都写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小组进行展示,表现出师生情,全班评读."绿叶沙沙"像什么?修正栏"盛开的花儿"像什么?7.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三.写字练习.四.教师小结.五.实践活动.以我爱老师为题,每人完成一幅诗配画,在全班展示.板书设计:教后小记:6.我选我教学目的: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对自己有信心,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通过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体会同学对"我选我"的认同.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质疑.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2.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的读音.2.小组接力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准字音.3.小组合作学习:记住生字.4.全班汇报.5.教师指导书写.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我"指的是谁?2.王宁选自己干什么?3.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4.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后小记:修正栏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读了语气.1.带着问题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2.全班交流,教师导读.3.关于王宁"我选我"一事,说说你的想法?三.自由读、小组读、全班展示,读出语气.四.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五."我会读".1.读一读,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2.自己试着说两句话.六.实践活动.假如你竞选班干部,你想说什么?板书设计:教后小记:7.一分钟教学目的: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使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闹钟,让学生闭目感受一分钟的长短.2.一分钟很短,但对每个人却很重要.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1.自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3.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修正栏4.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5.全班汇报:教师重点指导.6.巩固汉字,伙伴互相考考是否认识生字.7."找找说说",比一比,看谁组得快.8.指导写字,先观察笔画,再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三.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四.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并整体感知.指名读第一、第五、六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他却迟到了20分钟.他后悔什么?二.小组合作学习.自学提示,自由读第2至4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三.小组汇报,全班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四.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这句话.要求读出着急、自责的语气.五.全班齐读课文并说说: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每一分钟、每秒钟都重要.六.全班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七.实践活动.体会一分钟里能干什么.板书设计:教后小记:8.难忘的一天教学目的: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邓爷爷的崇敬.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教学时数:2课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导入新课: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修正栏二.识字写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了读不准的汉字.2.小组分自然段课文,小组互查读音情况.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准汉字的读音.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字形.5.班上汇报: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汉字的?6.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和独体字.教师范写.三.自由读课文,学生质疑.四.作业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2."我会读",开火车游戏.二.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画出小作者心情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我紧张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下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开始紧张,后来就不紧张了呢?3.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语气.4.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我"忘不了这一天?5.学生讨论心得.6.指名读第四至六自然段,读出语气.7.全班朗读全文,说说学完这课后有什么感受?三.实践活动.把课前搜集的有关邓爷爷的故事、名言在全班交流一下.课后可以进行一下展览.四.指导书写.用"仔细地"说一句话,并且写下来.板书设计:教后小记:识字3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祖国的伟大.3、培养学生累字能力,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2、培养学生积累字词的能力.修正栏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对三字经语言形式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同学们,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女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二、读中识字,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1、学生自渎课文.2、分组练习读词语.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4、出示卡片让学生自主认读.5、开火车读生字.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1、自渎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分组讨论、质疑.(1)、神州、华夏、中华的意思.(2)、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怎样的?(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台湾和大陆是一家?(师讲解)(4)、"各民族"指56个民族.四、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感情.五、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全班读,要求读出语气.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指导书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11个生字.2、"我会读"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词语.二、识字写字.1、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2、全班汇报.(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识字并积累字词的能力.州-----()、()、()川-----()、()岛-----()、()、()峡-----()、()民-----()、()(2)、利用生字和熟字比较记忆字形.申-----神勇------涌鸟------岛夹-------峡修正栏写-----与民-----眠旅------族(3)、出示韵语:自由读、全班读,巩固识字.3、"读读认认":看图读词语.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夕、川、民.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小记:9 、欢庆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熟背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3、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2、通过想象读出韵律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审题.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二、读中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3、小组读课文:互查读音情况.4、分组读上下句.5、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字形.6、全班汇报情况.(1)、注意"庆"、"帜"、"奏"、"曲"的读音.(2)、"读读写写":给下面生字组词.洁庆曲三、指导写字.1、观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洁祖旗2、教师范写:亿、庆、曲三个字.四、朗读课文.修正栏1、多种形式读课文.2、读喜欢的诗句,说出为什么喜欢?五、学生质疑.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本课字词:"开火车"游戏,读出语气.2、复习本课生字:全班读.3、复习句子:指明读句子,要读出语气.(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2)、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3)、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4)、大海奏起欢乐的乐章.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二、朗读感悟.1、介绍国庆的来历.2、出示投影:图中都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3、"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这是什么日子?4、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5、全班汇报:小组代表介绍.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全班读.7、教师小结.三、实践活动.1、读一读歌颂祖国的歌曲中的歌词.2、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小记:修正栏10 、北京教学目标: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4、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3、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二、读中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四、写字指导.1、分析字的结构.2、注重同偏旁的字.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六、布置作业.修正栏板书设计:教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自由读课文: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读出立交桥的美)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3、教师小结.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实践活动.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小记:11、我们成功了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