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民情民意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民情民意调研报告工作,在远教播放室为农民群众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和科技致富方面的宣传片,大学生村官们的严谨态度和工作热情受到了村民和村干部的一致好评。
江山市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创办了衢州地区第一份村报——《清漾村报》,每月一期,村报内容丰富,有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好人好事、本村历史与文化的变迁、本村的新闻简讯和大小事项,村报的推出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不少村民还成为村报的记者,向村报投稿,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村民们都说有了村报太好了,自己村里发生什么事都能了解地一清二楚了,而且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村报成了当地村干部与村民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了面向农民做思想宣传工作的有效载体。
(三)基层情况的反映者,科技脱贫致富的领路者作为直接与群众进行接触的大学生村官,更能了解民情,真实准确地向上级部门做出反映,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自身的知识面广、思路灵活等方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这才是农民朋友最关心的问题。
最明显的是在信息上报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们能够认真了解村情、民情,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将了解到的村情民情整理成各类舆情信息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
在201X年4月,衢州柯城柑橘遭遇价格大跌和销路不畅,大学生村官吴小正看到村民们无望地将自己辛辛苦苦收回来的橘子低价抛售,有的甚至烂在家里时,吴小正感到很痛心,那段时间,他天天通过“农民信箱”发布柑橘销售信息,帮助村民解决柑橘销路问题。
[6]在春耕期间,安远县车头镇三排村大学生“村官”刘鹏到田头给农民讲解瓜果的科学施肥方法。
大学生“村官”们纷纷深入农户家中,制订产业规划,送技术下乡,帮助群众抓好春耕生产,利用科技帮助农民提高产量。
又如山西省的大学生村官谢芳,建立了新品种示范蔬菜大棚项目,日本珍珠娃娃菜、日本黑帅长茄、荷兰贝纳多(甜椒)、西班牙西红柿、韩国好日子黄瓜、以色列德力特番茄等等多种蔬菜,这些新品种和新尝试正在吸引着更多的当地农民争相效仿,并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江山贺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自己办起了养鸡场,带领村民致富,已成为当地的美谈。
[7]四、大学生村官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制度法规不规范。
“大学生村官”还是一个新名词,缺乏统一规范的机制和法规支持,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社会阶层。
就目前农村体制来说,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村官是由村民选举出来的,且多由村民担任,村里的任何决策都需要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换句话说,村民特别是村官掌握着村里的人权、决策权等权力,而大学生担任的多为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并不具有真正的实权,为不至于破坏村民自治,可能造成大学生村官的“空降”,同时村民们对于“大学生村官”并不了解,在村民们的观念里认为,村内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有书记、主任才能够拍板决定,其他人起不到任何作用。
虽然说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然还有不少地方政府对此重视不够,缺乏关怀和重视,再加上地区经济落后,村民们暂时的不认可,很难留得住人才。
(二)岗位职责不明确。
大学生到社区、农村工作,其目的是让大学生们熟悉农村,了解农村,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锻炼基层工作能力,提高总体素质;其次是指导农村,发挥人才智慧的优势,为基层新农村建设服务。
但从调研结果来看,部份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不够清晰,发挥作用不够突出,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做做会议记录,整理整理台帐,打打文件、整理资料等方面细小杂事,村里的大事管不了,小事也管不好,琐事不敢管。
[8]大部分人都觉得工作没有成就感,舞台很大,发挥作用却很小。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许多基层领导放权不够,认为他们还是“小毛孩”,还不成熟,不敢放权放手给大学生村官们。
第二,大学生们的主动性还不够强,考村官的目的是解决眼下的就业困难,暂时修身养性,并把此作为平台和跳板,为以后发展寻找机会,从而导致自身工作主动性、事业心大打折扣。
第三,“村官乡用”现象比较普遍,有许多乡镇、街道为了缓和突击性的工作压力,动用了大学生“村官”,安排大学生村官应付乡镇、街道许多繁琐的工作;有的基本上都安排到乡镇使用,来顶替乡镇一些几大员的位子,成为不三不四的“编外乡镇干部”,使许多“村官”们不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了。
(三)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
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地出台了不少优惠的政策,在推动阶段,政府给以极大的承诺,诸如考研、考公务员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就有可能在吸引大学生到村官担任村官的同时,产生一种仅仅把担任村官作为一种谋求好前途的“跳板”的心理。
另外,因为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而当代大学生由于专业不对口、实践经验欠缺,再加上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等原因,可能使得大学生在角色的转换与适应上出现困难,而所学的用不上更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这必然会降低大学生的积极性,感到无所事事。
对于刚刚离开繁华都市的大学生,尤其是根本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大学生,农村条件的艰苦,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再加上工作中的挫折,不少大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离开农村的想法。
(四)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大学生村官虽然是“村官”,但又不是在编“村官”,有些地方镇村混合使用,使用主体不明导致了管理主体的不明;在学习培训、工作、培养提高、考核考勤等方面缺乏相关的制度管理。
在调查中发现两方面问题:一是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干部一样,早上报个到,下午四、五点钟急着回家,沉在村里的时间不多,晚上在村里的时间更少,殊不知农村中农民白天忙着干活,所以许多民情沟通、矛盾调处、政策宣传等工作都要到晚上才好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才。
府真正能做到承诺吗?这一担心不容忽视。
二是各地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来吸引大学生,可是这些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满后,政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对策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大学生村官制度”有其优越性,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的同时,对大学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事物的两面性也决定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阻力。
然而,从上面的问题来看,并不是不可以加以改变、克服的。
为此,为保证这项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
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目的、意义,加大政策和招聘工作的宣传力度。
积极挖掘典型,开展到农村、社区工作优秀高校毕业生的评选,加大优秀农村、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宣传报道,树立农村、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的良好形象,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支持,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
在思路上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战略工程,而不是权宜之计。
所以逐步建立完善相应得配套实施,诸如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法规,以防止大学生村官的过于频繁的流动;国家通过制定更多的政策和待遇,比如说: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增长工资、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后,对于优秀分子,可以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等,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
[9]这样可以保证这些毕业生在几年的工作后能感觉有所收获,而不是虚度光阴,对于带动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高校毕业生招聘到农村、社区工作后,实行3个月的试用期。
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要根据他们的能力素质和适应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既然是“村官”,就应授以权,委以职,一般可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或团支部书记、文书等职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工作岗位。
乡镇、街道等上级单位和部门尽可能不要长期抽调他们应付其他方面的工作。
如江山市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始后,大学生村官们均被纳入本村的选举领导小组,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和村选举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
在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们积极主动,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白天和村干部一起与联系选民,走家串户,逐一核对、梳理选民情况,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与选举委员会成员一起进行选民造册登记。
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参与下,各村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正顺利、有序的向前推进。
(三)加大培养锻炼力度。
对到农村、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落实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要重视做好培训工作,除市级集中组织上岗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之外,乡镇、街道要将他们的培训纳入本乡镇、街道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与农村、社区工作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
要有计划地抓好对他们的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
要适时对他们进行分工调整,使他们经受多岗锻炼。
要实施乡镇、街道联村干部联系和村主要领导帮带制度,丰富传帮带内容,重点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农村工作实际能力。
[10](四)切实加强管理和考核。
乡镇、街道要作为管理主体,把高校毕业生列入村、社区专职干部管理范围(可不占村、社区专职干部职数),实行劳动合同管理。
考核工作由当地组织部、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共同牵头,并负责制订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具体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实施。
考核结果可确定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
根据考核结果,参照同类村、社区专职干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表现较差、不胜任工作、考核不称职的,按照合同规定予以解聘。
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生村官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
然附送:大学生村官演讲报告大学生村官演讲报告篇一:大学生村官演讲稿做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张大毛,是201X届大学生村官,现在任东山镇花园居委会主任助理。
201X年8月,踏上四宏这片激情的土地时的激动还没有远去,然而,两年一瞬,转眼间自己已经变成有两年村官经历的“老” 村官了。
今天非常荣幸在此与在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村官生活,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汇报一下自己如何开展“知民情、解民忧、带民富”的主题活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做好新村民,全面知民情。
花园居委会位于宁宿徐高速公路东山站出口东西两侧,镇工业园区就坐落在花园居西片范围内,交通便捷,道路通畅,有5个自然村庄,10个村民小组。
要想顺利开展工作,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上,就必须对全村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就必须得到包括党员、村民代表在内的全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深入到农户家走访、拉家常,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同劳作,帮助五保户农户抢收粮食,在晚饭过后我也经常骑着自行车到村中串门。
我分别走访了老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家,向大家表明来意,了解情况,征求意见,通过走访从不同侧面了解到村内基本情况,并建立了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档案表,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不少村民,和很多村民混了个脸熟,村民就真把我当自家的孩子待,路上遇到了,他们远远地就朝我点头招手,遇到村民和他们说说笑笑,心头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