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LM386的功放电路设计

基于LM386的功放电路设计

基于LM386的简单功放系统设计
一、系统概述、设计思路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概率。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

LM386是美国的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

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但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或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200。

输入端以地为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地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工作电压范围宽,4~12V 或5~18V,在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24mV,且外围元件少。

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外形与引脚功能
LM386是8引脚双排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其外形与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2脚为反向输入端,3脚为同向输入端,5脚为输出端,6脚与4脚分别为电源和地端,1脚和8脚为电压增益设定端;使用时,引脚7和地之间接旁路电容,通常为10uf。

(2)其内部电路如下
由图可知,该集成OTL型功放电路的常见类型,与通用型集成运放的特性相似,是一个三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差分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第三级
为准互补输出级功放电路。

第一级为差分放大电路,T1和T3、T2和T4分别构成复合管,作为差分放大电路的放大管;T5和T6组成镜像电流源作为T1和T2的有源负载;T3和T4信号从管的基极输入,从T2管的集电极输出,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电路。

使用镜像电流源作为差分放大电路有源负载,可使单端输出电路的增益近似等于双端输出电容的增益。

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T7为放大管,恒流源作有源负载,以增大放大倍数。

第三级中的T8和T9管复合成PNP型管,与NPN型管T10构成准互补输出级。

二极管D1和D2为输出级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引脚3为同相输入端。

电路由单电源供电,故为OTL电路。

输出端(引脚5)应外接输出电容后再接负载。

电阻R7从输出端连接到T2的发射极,形成反馈通路,并与R5和R6构成反馈网络,从而引入了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使整个电路具有稳定的电压增益。

当1脚和8脚之间开路时,电压增益为26db;若在1脚和8脚之间接阻容串联元件,则增益可达46DB,改变阻容值则增益可在26db-46db之间任意选取。

电阻值越小增益越大。

(3)功能框图
LM386集成功放属于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器结构,它是一个三级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

输入级由差分放大器组成,它可以克服直接耦合产生的零漂现象,使电路工作稳定。

中间放大要求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因此由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它为输出级提供足够大的信号电压。

输出级要驱动负载,所以要求输出电阻小,输出电压幅度高,输出功率大,因此采用互补对称功放电路。

(4)设计电路图
如图,该电路是由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三部分组成的。

输入级是由100F μ的耦合电容及100Ωk 的电位器组成的,它具有隔直、调节音量及增益的作用。

中间级是由集成运放LM386以及由R2、R7、C2等组成的放大电路。

其工作原理如下:输入信号通过C1耦合,由反相输入端输入运放,需要大增益时,将开关J2闭合,集成运放5输出端经过R2反馈到反相端,形成电压并联反馈。

根据反相比例运算关系可知,当R1滑点在中点时,放大倍数约为-50。

当R1滑点在底端,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被短路,对低频信号来说负反馈增强,增益下降,反之亦然。

同时滑动R1时还可调节输入电压,当R1滑点在底端时,输入电压为零,此时增益也最小;当R1滑点在顶端时,输入电压为输入音频交流电压,且此时增益也最大。

(此时应调节R7使运放固有增益最大,约为200) 当仅需要小增益时,将开关J2断开,靠运放固有放大增益放大,在LM386的1脚和8脚之间有一只外接可变电阻和电容,可调节可变电阻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200(反向放大)。

同时滑动R1还可调节输入电压,当R1滑点在底端时,输入电压为零,音量也为零;当R1滑点在顶端时,输入电压为输入音频交流电压。

输出级是由低通滤波器及扬声器组成的,其中L1为高频扼流圈。

当高频噪声被L1扼制,通过R3及C5流入地线。

低音频信号通过L1、C6后,流经扬声器放出音乐。

由于该电路为双声道功率放大器,所以下部分电路与上部分电路完全对称,故电路原理同上。

三、元器件明细表
元器件名称参数备注
μ电解电容⨯2
C1 100F
μ电解电容⨯3
C2 220F
μ电解电容⨯4
C3 10F
C4 10nF ⨯1
C5 47nF ⨯2
k⨯2
R1 270Ω
R2 10Ω⨯2
k可变电阻器⨯4
R3 10Ω
L1 1mH ⨯2
电源适配器220V交流到9v直流⨯1
LM386 ⨯2
开关⨯3
四、调试所需的仪器设备
万用表,MP3,示波器,电烙铁
五、设计的步骤、难点
步骤(1)查找资料(2)电路仿真(3)布局布线(4)实际焊接(5)实际调试(6)封装电路(7)作品完成
难点:布局布线要合理,焊接的焊点要均匀饱满,不能有“非线”
六、实测的性能指标
功放电路的音质良好,能够满足低噪声播放音乐,调节音量的要求。

七、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出现的问题:第一次布局布线不合理,地线位子不合理,喇叭两端不小心接地了。

于是拆了源器件,换块板子进行了第二次焊接。

第二次焊接注意了原件布局的松紧度,地
线的布置,焊点的工艺标准。

最后第二块板子表现良好。

八、人员分工与进度安排
小组成员学号分工备注
收集资料,设计电路,调试,组织
书面材料和总结性报告
收集资料,整理文档,焊接电路,
组织书面材料和总结性报告
九、课程设计的感受
此次实验准确地来说比较简单,很容易在制作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在具体的焊接过程中布线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并且要细心认真和注意滤波,在焊接之前就应该大体考虑好各个工序,再者要讲求其美观性。

只要按照以上步骤去做,在保证电路图正确及器件正常的前提条件下,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十、实际系统图片
十一、参考文献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孙肖子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高频电子线路》杨霓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电子爱好者集成电子线路设计手册》宋家友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