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法》知识竞赛题1. 《工会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自2001年10月27日起施行。
3. 什么是工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4. 我国工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工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选举产生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
5. 职工在200人以上的企业的工会:可以设专职主席。
6. 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是:三年或者五年。
7. 上级工会组织与下级工会组织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8. 工会各级组织是按照什么原则建立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9.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少个基层工会组织?90多万个。
10. 全国建立了什么样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
11. 基层工会专职主席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为多少?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
12. 罢免工会主席应履行什么样的程序?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非经会员大会全体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不得罢免。
13. 工会会员全国代表大会有权制定或修改:《中国工会章程》。
14. 在企业职工较多的乡镇、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哪些组织?可以建立基层工会的联合会。
15. 经基层工会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会会员提议,可以临时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
16. 县级地方工会委员会向哪个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同级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
17. 由谁可以派员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上级工会。
18. 县级以上各级工会的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是什么?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等待遇。
19. 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是否可以调动其工作?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
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
20. 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是否有权撤换或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者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撤换或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者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21.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补贴:由所在单位来支付。
22.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3. 休息日安排职工工作又不能补休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24. 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300%的工资报酬。
25.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应享有哪些待遇?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6. 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应当提前多长时间向谁汇报?应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27.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哪里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28. 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职工代表大会。
29. 工会的基本职责是什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30. 集体企业的权利机构是什么?职工(代表)大会。
31. 企业签订集体合同须报哪个部门审查登记?劳动行政部门。
32. 劳动部门自收到企业上报的集体合同文本,是否生效?自收到企业上报的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未提出异议,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33. 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劳动报酬②休息休假③工作时间④劳动安全卫生⑤保险福利34. 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采取哪些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
35. 国有企业的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
36.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怎样拨缴经费?按每月全体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
37. 企业、事业单位拨缴的工会经费应怎样处理?在税前列支。
38. 工会经费使用的具体办法由谁制定?中华全国总工会。
39. 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
40. 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
41. 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42. 工会经费预算的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43.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
44. 人民政府给同级工会的补贴是工会经费收入的补充来源。
45. 工会参加“三同时”审查验收是:既是国家赋予的权利,也是应当履行的义务46. 明显重大事故隐患的界定标准是:将会发生致人伤亡或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
47. 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应:对企业提出解决的建议。
48. 对工会提出的“三同时”审查验收意见,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49.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0. 下列不属于因工伤亡的是:在工作中心脏病突发死亡。
51. 妨碍工会参加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依法处理。
52. 有关部门对工会在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中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53. 工会在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中的作用只监督企业对伤亡职工的抚恤工作。
(不对)54. 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工会行使群众监督职能。
55. 在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中,工会组织既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又要独立自主,依法开展群众监督工作。
56. 工会与有关部门共同从事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的规定是:2001年修改的《工会法》中增加的一项内容。
57. 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群众经济技术活动,是对职工具体利益和总体利益的维护。
58. 提高职工素质是指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
59. 我国第一部《工会法》于1950年6月29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公布施行。
60.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会法》修正案。
问答题1. 《工会法》修改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是明确了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二是强化了工会组织建设的法律保障;三是加大了对工会干部的保护力度;四是加强了对工会经费和财产的法律保护;五是明确了《工会法》执法主体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 《工会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据是什么?答:为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 工会的四项职能是什么?答:维护职能、参与职能、建设职能、教育职能。
4.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的性质和基本职责是如何规定的?答: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 《工会法》中关于工会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如何规定的?答: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依照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工会会员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或者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章程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6. 《工会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以《宪法》为依据,总结实践经验,将工会的地位、性质、权利、义务、职能等纳入法治轨迹,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性质。
7. 什么样的人可以参加和组织工会?答: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8. 工会会员不足25人的单位组建工会时可采用哪几种方式?答: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几个单位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还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9. 确定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任期的作用是什么?答: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会组织的稳定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与“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这一法条相配套。
10. 为什么企业负责人的近亲属不能担任本企业的工会的领导职务?答:如果这些人担任工会的领导职务,由于血缘和亲情的关系,会受制于企业主并站在企业主一边,使工会组织形同虚设,难以独立自主地发挥作用,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使工会失去了独立性,甚至背离了工会的宗旨,损害了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11. 什么情况下工会组织可以依法撤销?答:基层工会所在的企业终止或者所在的事业单位、机关被撤销,该工会组织相应撤销,并报上一级工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销、合并工会组织。
12. 工会组织依法撤销后,会员会籍如何处理?答:工会组织被撤销后,工会会员的会籍可继续保留;再就业时,其会员关系转入到新的用人单位工会组织;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会员关系转入到其居住地的工会组织管理。
13. 基层工会如何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答:有两种情况:一是定期召开;二是临时召开。
临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必须经过基层工会委员会提议,或者是经过三分之一以上会员的提议才可以。
14. 工会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的意义是什么?答:①是实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证;②是建立一个有威信、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关键;③是调动广大会员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15. 基层工会、地方各级总工会、全国或地方产业工会组织的建设,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的作用是什么?答:保证了我国工会组织的统一性,对于防止出现非法的工会团体,使广大职工和全国人民一起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6. 工会教育职能的目标是什么?答: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
17. 《工会法》中对工会组织中女职工委员会的建立是如何规定的?答:女职工人数较多的可以建立女职工委员会,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女职工人数较少的,可以在工会委员会中设女职工委员。
18. 平等协商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①遵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②平等合作;③协商一致;④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⑤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19. 法律责任从性质上说分几种?答:分三种:即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20. 工会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有哪些?答:法律咨询、代理、物质上的援助以及法律意识和知识的培训、教育等。
21.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哪几方面代表组成?答: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