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温线的判读 (2)

等温线的判读 (2)

等温线的判读
一、等温线的应用:
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由等值线变化趋势判断或估计某点气温值。

2、判断南北半球位置: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3、判断海陆分布及季节: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份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4、判断洋流流向及性质:等温线由低纬向高纬弯曲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5、判断地形特点: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闭合的等温线图,内高外低为盆地,外高内低山顶(地)。

二、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常见因素有,太阳辐射、地形地势等下垫面状况、大气运动及天气特征、洋流等等。

1、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2、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若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显著。

4、等温线越密集表示气温变化越大,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

三、气温的水平分布
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

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

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

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弯曲。

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的西伯利亚。

6 中国的气温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寒冷;南方地区受到层层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影响小一些。

最冷的地方是漠河,最热的是南沙群岛。

一月份00C等温线在秦岭---淮河线附近,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北方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南方相差不大。

且南方阴雨天气比北方多,太阳辐射削弱较多。

最冷的是青藏高原,最热是吐鲁番盆地。

四、等温线分析:
1、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南半球
2、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温差)小。

3、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同一区域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4、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在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5、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6、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7、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

(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
8、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9、等值线闭合:局部温暖中心或低温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中心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中心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五、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有时因图示范围较小,而显示为不封闭。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特殊原因直接标出每条数值者除外)
五、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等差距(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同一等值线两侧数值一般不同;变化趋势;数值范围和极植
2.读疏密状况——表明变化大小,同时分析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
3.读走向——同时分析影响因素
4.读等值线的弯曲方向——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同时分析影响因素
5、辨方向——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6、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同时分析引起闭合原因,变化的趋势和数值范围
下面以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三种等值线为例列表说明:
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
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一一气温差异越大;等温钱越稀疏一一气温差异越小。

(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
等温线与海岸大致平行一一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导致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等高线)平行一—受地形因素影响
等温线为闭合一一受地形垂直影响(温度与高度反相关)
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月份)
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结论: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
5.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性质
在海洋中,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减方向判断半球及洋流性质,还可以根据大洋名称判断洋流名称。

等温线向低值(或高纬)弯曲的舌部顶端一暖流
等温线向高值(或低纬)弯曲的舌部顶端一寒流
6.根据等温线判断气压和地势:气温越高,地势越低;同高度则气压越低。

二.等温线图
等温线图是用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

这种图能帮助人们形象地确定气温分布的空间概念,了解气温递变方向和规律,并进而分析各地区气温差异的形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
(2).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
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若等温线与
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
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
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