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永和中学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任福艳审核人:赵文江班级:姓名:时间: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1.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力量、组成、特点。
3.中华文化的影响,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多媒体展示传统文化
二、解读目标(3分钟)
三、自主学习(12分钟):(用双色笔在书上做好标记)
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2.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4、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5、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6.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四、合作探究(15分钟)
【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活动二】(1)、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
(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活动三】1.【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2).为什么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构成:
【活动四】(1.)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
(2.)、中华民族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归纳总结)4分钟)
课堂反馈(8分钟)(做错了请在空白处订正)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A.开拓创新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含传统美德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力量()
A.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B.集中体现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 C.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集中体现在民族团结方面
3、中华世纪坛序言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B.中华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