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采购、装卸、储存、出入库、使用、报废处理等程序,预防发生安全事故。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装卸、储存、出入库、使用、报废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

3.职责
3.1采购部门负责危化品供货单位的资质审查和登记备案。

3.2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负责提报采购、出入库、使用、报废等环节的具体管理,生产部负责化学品的接卸环节具体管理。

3.3仓库对各种化学品的质量进行检查或验证验收,并对各部门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技术指导。

3.4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危化品的监管,对危化品供货商的运输车辆进厂前检查和重要危险化学品的接卸现场监管。

4.程序
4.1危险化学品的计划与采购
4.l.1各类危险化学品在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实行即用即购的限量购入原则,尽量减少库存量,缩短存放时间,严格控制危险品的中转环节。

4.1.2使用部门根据对危险化学品的需要、数量和质量进行选择,向采购部提出采购计划。

对于有特殊审批规定的物品,在采购前应按规定,由采购部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审批、备案。

对于申请购买新品种化学品,应将该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提供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审核,之后报送公司负责人审核。

4.1.3采购部门接到已审批的危险化学品采购申请后,制做采购订单,按采购程序实施采购。

4.1.5采购入库危化品必须附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进口化学品必须附有中、英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和质量鉴定书。

4.2危险化学品的接卸
4.2.1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进入公司时,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查验,检查车辆是否与送货单的车辆一致,检查驾驶员与押运员是否与证件相对应,并通知相关车间。

4.2.2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化学品)车辆入厂后,车间通知品质部进行抽样化验, 品质部应在接到化验通知后的2小时内,将化验结果报给相关车间,并填写《辅料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可卸车。

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由品质部通知使用部门,听候处理。

4.2.3 装卸作业禁止在夜间照明不足时和雷雨天进行。

4.2.5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立即停止装卸,并做妥善处理:
4.2.4.1雷雨、大风(风力超过5级以上)、冰雹、大雪、雾霾、沙尘等恶劣天气;
4.2.4.2附近发生火灾;
4.2.4.3危化品出现泄漏。

4.2.6 工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装备,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作业现场安全。

4.2.7 装卸过程中,供货单位驾驶员或押运员和我公司操作人员在场,外来人员严禁操作我方设备,我方人员严禁操作外来设备,使用车间统一协调卸货现场的安全管理。

4.3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4.3.1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指定的库房和储罐,储存地点应设置
醒目、清晰和齐全的安全标志。

4.3.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分别符合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的储存要求,落地物品应加木板垫放。

4.3.3 危化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堆垛不宜过高、过密,并要留出一定安全距离和通道。

4.3.4危化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静电的安全要求,遇水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不得存放在潮湿或容易积水的地点。

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的化学易燃物品,不得在露天存放,闪点在四十五度以下的桶装易燃液体不准露天存放,如果需要露天存放,在炎热季节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4.3.5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和变质以及混有杂质易引起燃烧、爆炸危品,如盐酸等,应经常进行检查,防止自燃、自爆,一般物品以及性质互相抵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库储存,并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短缺等,应及时处理。

4.3.6因库房不足、暂时需露天放置的危险化学品,其放置部位的安全措施,使用部门在品质部技术指导下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提出,经同意后方可放在露天保管。

夏天天气热,对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应当采取降温措施。

并由指定专人负责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每月月底由危化品专管人员对危险化学品贮存数量及时统计,及时上报部门经理。

4.3.7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
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4.4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
4.4.1 危险化学品入库前,各部门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物品性质,进行仔细检查,入库后,再次对品名、数量、包装、危险标志认真核对,确认正确无误后,填写《危险化学品台帐》,经审核人签字认可,并定期检查。

4.4.2 进入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防静电等安全措施。

4.4.3 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

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4.4.4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正确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4.4.5危险化学品正常出库时按要求做好出库记录。

4.4.6非正常使用(例如外借),须经过使用部门主管同意,在品质部安全技术指导下,上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方可出库,并做好记录。

4.5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或操作
4.4.1使用(操作)部门应妥善保管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将复印件放置作业现场。

现场的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上,必须保留安全标签。

4.4.2使用(操作)者在使用(操作)前,应熟知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4.4.2使用(操作)者在使用(操作)时,必须正确佩戴公司发放的劳动防护装备。

4.4.3使用(操作)现场,应设置符合要求的应急救援器材或装
备。

4.4.4使用(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不得留有残余化学品。

剩余物料必须严格按规定办理退库手续,不得随意丢弃。

4.4.5 品质部对使用过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和器具,做好清洁或回收工作。

4.4.6 危险化学品的周转存放处,应设置醒目、清晰和齐全的安全标志。

4.6危险化学品的报废处理
4.6.1危险化学品用后的包装容器(桶、纸袋、瓶、木桶等)须严加管理,废弃的危险物品不允许擅自处理,须有获得资格认可的单位进行处理。

4.6.2有爆炸、腐蚀性危险的物品的报废处理,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品质部进行技术指导,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现场监督处理情况。

4.6.3危险物品的储存、消耗和废弃数量,应由危险物品仓储、使用负责人,认真核对,记录在危险化学品管理台帐上。

4.7危险化学品台账(档案)
危险化学品管理台帐包括:
1)名称,包括别名、英文名等;
2) 存放、生产、使用地点;
3)数量;
4)危险性分类、危规号、包装类别、登记号;
5)安全技术说明书与安全标签。

4.8危害告知
公司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活性危害、禁配物等,以及采
取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4.9重大源危险源辨识
4.9.1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编制《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

4.9.2如果存在重大危险源,则依据《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5.相关文件
《供应商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危险化学品台帐》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
1、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为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在该标准中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将危险物质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和毒性物质九大类。

标准中给出了物质的名称及其临界量,超过临界量的物质即属重大危险源。

标准给出了物质的名称及其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2211 n
n Q q Q q Q q +++ (1) 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

Q 1.Q 2…,Q 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2、公司危险化学品存在量及临界量的确定见下表。

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及单元内存在的数量 物质名称
标准规定的临界量 临界量取值依据 实际最大存在量 q 1/Q 1
3、辨识结果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如下:
q 1/Q 1+q 2/Q 2+…+q 10/Q 10=0<1
所以,公司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辨识人: 批准人: 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