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板块 教案 (3)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板块 教案 (3)

3.6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
发生的原因。

2、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
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分析地壳变动和板块运动的关系,并能通过练习,总结前一节课所学习的火
山、地震的分布和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从宏观上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地壳变动发生的原因
2、分析地壳变动和板块运动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和处理:
根据大陆漂移说引出板块构成学说,然后介绍板块运动情况。

板块运动情况可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可具体介绍东非大裂谷与大西洋海岭的形成;消亡边界可具体介绍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玛利亚那海沟的形成。

通过看影像和自己亲身动手做实验,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板块运动的过程,记忆深刻。

通过实验中现象的自我分析,提高学生对探究知识的兴趣。

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能利用板块构造的知识解释一系列相关的地理现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两本书本、小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