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视角下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19-12-25T17:18:15.57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5期作者:欧海英[导读] 近几年,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不论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从能源安全角度出发,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行业作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必须要系统筹划其节能途径,发挥建筑产业的节能效益,我国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对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以此开辟出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山西新星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同 037008
摘要:近几年,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不论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从能源安全角度出发,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行业作为环境污染的大户,必须要系统筹划其节能途径,发挥建筑产业的节能效益,我国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对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以此开辟出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发展;有效路径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写字办公大楼拔地而起,更有住宅楼商品楼等,层出不穷。
而这是就面临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做到绿色环保是领导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导致的,需要以更长远的意识来引领发展;并且国家建设资源节能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的发展方针,做好建筑节能施工和绿色建筑迫在眉睫。
2绿色建筑理念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初也是模仿国外的标准,政策,技术等,并依据国外绿色建筑发展之路,来预测、制定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路线,尽管历程不长但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提速,加上国外很多方式逐渐不符合我国发展国情。
国外的方法和技术,经验等已不能满足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
中国化的绿色建筑之路由此而生,它既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也符合我国的发展国情。
在走中国化的绿色建筑道路上,需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与规划。
有效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减少绿色建筑本身对能源的过度依赖性。
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并采取可行性措施,能够有条不紊的朝着既定方向运行,从而能够达到合理利用能源有效发展绿色建筑行业的目的。
绿色建筑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高效节能绿色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世界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从浅绿到深绿再到泛绿的发展过程。
现阶段我国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由浅绿建筑到深绿建筑的过程是建筑行业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
绿色建筑材料在原料使用和再利用中,选择有利于人类生存且对自然界产生最低影响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设计之前要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或者周边的冷源来进行取暖和降温。
设计要遵循当地的场地因素和气候条件,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数据分析。
绿色建筑的施工应符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的要求。
绿色建筑的施工对绿色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3节能减排视角下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有效路径
3.1加大节能减排理念的宣传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越来越看重,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向施工人员和社会人员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节能减排理念的认识,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管理作用,有效运用各项节能减排设备和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绿色化和环保性。
3.2基于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
3.2.1建筑选址及规划
在基于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中,对建筑物的选址及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绿色建筑的选址、规划和设计环节,可以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目标。
当设计不合理或选址不正确时,则势必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设计师在选址和规划时,必须要以综合设计作为切入点,密切配合结构工程师与能源分析专家,使选址、规划和设计能够满足节能要求。
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当地的经济、能源结构及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例如,为了改善当地的局部微气候,在建筑周边栽种花草树木,并设置人工湖等水体,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建筑的形态进行相应设计,同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及采光,可大幅减少建筑对能源的依赖性。
3.2.2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
太阳能的发电系统和热水系统,都是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可再生能源,可有效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是以太阳能为资源,实现对室内电气设备的使用,因而严重影响着公路照明的用电以及公共区域的用电。
综合国内及国外的建筑能源技术可知,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为建筑提供能源。
但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太阳能技术发展就越落后,因为其利用从总体上还存在投资偏高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在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对于建筑采用来说,还存在太阳能不足的关键问题。
所以,对于可再生能源建筑来说,一方面要以太阳能作为主体能源,另一方面,还要配备其他辅助能源,而其中的辅助能源主要有生物质和沼气。
从目前技术水平看,适用的利用方法只有生物质成型技术,这是因为此技术比较简单,并且与村镇的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从我国的新农村状况发展可以发现,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生物质成型技术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达到了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发展的目标。
3.3基于绿色建筑的减排技术
3.3.1加大现场的节能材料的使用
目前的中国,因为资源的大量的开采,自然资源已面临着严重的匮乏问题,相应的再生资源已经无法保障,为此各行各业竭力推行相应的节能减排的措施,目的就是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破坏,同时保护环境。
建筑行业同样也在此实施过程中,为此,建筑工程应该加大节能材料的使用,以此来推动节能减排在工程中的有效实施。
①设计人员应该在建筑工程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加大新型建材的使用,以此来有效的保障工程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例如:外墙采用新型保温材料作为外围护结构,既有效保障了室内温度的有效控制,也从资源利用上减小了对常规资源的依赖。
②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尽量建少现场搅拌;这里的现场搅拌主要是指对混凝土和砂浆的搅拌,此种材料现场搅拌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也很难保证材料的质量。
为此应该加大采用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的采集,由此减少现场的材料搅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3.2建筑采光及通风
追求室内较高的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设计者始终保持不变的设计理念之一。
在这一方面,充足的采光条件是室内环境质量优越的表现之一,这可以通过将绿色建筑朝向东南方向来实现。
为了增强室内自然采光的强度,建设设计者可以在建筑整体的设计布局中增加天井、反光板等设计元素,从而使得室内的采光强度在面向东南的基础上有着更明显的提高。
除了采光需要注意之外,设计者还应该注意绿色建筑居住环境的动与静。
选用清洁、高效的隔音材料,保证室内的隔音效果。
同时,外窗设计应当采用厚度较大的玻璃窗,玻璃厚度大约在十厘米以上。
在墙体隔声性能上,其隔声效果要与单位面积质量成正比,并通过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风口位置设计,确保建筑的自然通风率,使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现阶段,人们已经在建筑中广泛采用自然通风的设计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开门和开窗通风,这种设计方式对建筑的室内外条件进行了充分利用,例如,依据建筑的内部结构布局及其所处的周边环境,使太阳辐射和自然通风能够迁移至具体的建筑结构中,通过门窗、屋顶、双层幕墙等相关构件的设计与优化,从而达到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的目的。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能耗在所有行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对现有的建筑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并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旖.节能减排背景下分析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目标[J].江西建材,2017,24:25-26.
[2]李雨霏.节能减排下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J].低碳世界,2018,04:175-176.
[3]李佐军,赵西君.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J].江淮论坛,2014,0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