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金的建立及灭辽和北宋(靖康之变),南宋的建立及岳飞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等史实。

②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使学生知道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①在学习岳飞抗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方法。

②在学习宋金对峙对两国的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史料,学习用比较和概括的方法来研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髙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②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教学重点】金的崛起以及宋金的对峙【教学难点】如何客观看待岳飞抗金。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展示满江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学习(一)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人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0 世纪末学会农业耕作和制造铁器。

12 世纪初,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

(扩展:女真,或女贞与女直,亦作女真族,可能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地名,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地名(读音“莫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

到明朝后期仍然自称为女真,清朝时改为“满州族”。

至今也有自称为女真族后代至今,认为与满族不同。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金的建立(>>>PPT播放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画像)建立时间:1115年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都城: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南)(>>>PPT播放女真画像)2.完颜阿骨打(1068—1123),金太祖女真部落的杰出首领,金国开国皇帝,又名完颜旻。

一生驰骋疆场,完成建国与灭辽两件大事,为女真的统一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对女真部落联盟组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对女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PPT播放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汉文记载了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的史实。

)3.知识扩展:金朝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金朝统治中原地区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提倡儒学。

金朝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

金朝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

为满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内容命题的需求,朝廷还组织人力整理典籍,编纂史书。

(>>>PPT播放金、辽、北宋并立形势图)(二)金灭辽及北宋1. 金灭辽(>>>PPT播放金灭辽示意图)背景:辽的统治越来越腐朽;宋金协议共同灭辽。

时间:1125年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的大败。

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金在于北宋联兵抗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2.金灭北宋(>>>PPT播放金灭北宋示意图)背景:北宋政治腐败、军事上的无能。

时间:1127年北宋灭亡3.靖康之难1127年冬天,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珠宝器物,史称“靖康之变”。

思考:北宋为什么在金兵的攻击下这么快就灭亡了?答: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与金交战时常常不战而逃。

(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逃。

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

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

对此,金军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

)(三)南宋的偏安1. 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宋高宗)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PPT播放赵构画像)2.岳飞抗金(>>>PPT展示岳母刺字)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京城开封失陷,徽、钦二帝被俘。

岳飞在国难当头之际,立志要恢复中原。

岳母看到国家沦亡,心里十分悲愤,为教儿不忘靖康之耻,特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剌上“精忠报国”4个字。

岳飞透过铜镜看到背上“精忠报国”的“国”字少了一点,就问道:“娘亲,您刺的‘精忠报国’4个字,孩儿终生不忘。

可不知‘国’字少了一点是何道理?”岳母拭泪答日:“这少一点,乃指国家没有皇帝呀!我儿一定要救国救君,报仇雪耻呀!”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功绩: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郾城大捷)结果: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PPT播放岳飞手迹)还我河山。

表达了岳飞对金兵的极大愤慨和一定要收复中原的决心。

3. 动脑筋: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答:①岳飞抗金是正义的,符合人民愿望,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这是岳飞抗金取胜的根本原因。

②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比较强。

③其他抗金将领对金的斗争,支援和配合了岳飞的抗金斗争。

4.莫须有(>>>PPT播放莫须有视频)思考:历史上都是将军打了胜仗受到奖赏,打了败仗受到惩罚,为什么宋高宗、秦桧在岳飞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还将他杀害?答:①担心抗金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②担心抗金胜利后,被俘的皇帝回来,自己帝位不保;③妥协投降派一心议和,而岳飞等成为议和的障碍。

(>>>PPT播放岳王庙一系列图片)5.动脑筋: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答: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岳飞也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6.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三、课堂总结金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他们在反抗压迫中强大,建立了政权,推翻辽朝。

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导致北宋的灭亡,也即靖康之耻。

南宋建立后,在抗金的过程中,涌现出以岳飞为代表的一大批抗金名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值得我们学习。

绍兴合议,是建立在南宋屈辱基础上的合议,但是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四、课堂练习1.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的“靖康耻”是指( C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西夏和金订立盟约C.金军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D.宋金和议2.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是( B )A.对少数民族称臣B.向少数民族送银两C.对少数民族割地求和D.都被少数民族打败后订立盟约议和3.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B )A、对宋称臣B、北宋送“岁币”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D、辽夏推行汉法4.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D )A.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 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C.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

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

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

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材料一是北宋材料二是南宋(2)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澶渊之盟和南宋与金订立的盟约。

两次议和都是在宋军获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频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初一学生在处于认知的初始阶段,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开发和培养。

在前面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知道梳理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大事以及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的今天所学的《金与南宋的对峙》,其中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在难度,需要依托史料、图片和视频等感性的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直观在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