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应用PPT1
地理信息的应用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 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
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
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及特点 遥感技术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传感器接 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 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的全过程。遥感 工作流程示意如下:
信息 获取
信息记录 和传输
信息处理 判读分析
用户 应用
物体的反射或 辐射的电磁波 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不同,这是遥感影像能够 被判读的基础。遥感卫星接收不同地物反射信息示意 图如下图所示。
二、GIS与城市管理
1.目前,GIS广泛应用于 预测 调查、环境评估、灾害 管理 、 国土 管理 、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 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2.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有:城市 规划和管理 、 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
(2008年高考广东地理卷)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 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 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 类植物,应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
A.①——第30天 C.③——第100天
B.②——第75天 D.④——第130天
【解析】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甲、 乙两类植物生长期内波段Ⅰ和波段Ⅱ中差异最大处。读图 可知,甲、乙两类植物的反射率在波段Ⅰ和波段Ⅱ中差异 最大的均是①处,对应的生长期为第30天。 【答案】 A
(2)表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 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耕地
① 57.80 ② 40.96 ③ 30.71 ④A. 2①0.16
C.③
林地 草地
37.32 0.76 25.68 0.16 31.15 0.37 50.B9.5 ② 0.56
D.④
建设用 地
3.59 11.60 31.86 7.61
4.GIS的组成。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硬件设备、 地理数据 、 GIS软件、GIS人员、 应用模型 。 5.GIS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 据的操作和 分析 ,以及地理信息 输出 等环节。 6.GIS的数据存储采用“ 分层 ”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 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 图层 ”要素进行重叠, 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
六、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1.GPS的最初设计主要用于 军事 目的,目前,其应用领 域正不断拓展,在多个部门与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 逐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GPS还有许多用途,如科学家用它来监测地壳 的 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RS结合,为资 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等。
2.第二步:GIS数据的存储 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 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 同主题的地图。 3.第三步:GIS数据的操作与分析 对GIS数据的操作与分析,是GIS应用的基础。通过对GIS 数据的操作,可以使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 来。
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 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 提供了条件
3.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 监测等领域。例如,长江流域大洪水
与实地测绘相比,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飞得高,探得 远”)、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小(适应 性强)等特点。在有些方面,遥感还是目前取得所需资料的 唯一手段,特别是人员难以进入区域的调查,因此具有成 本低,效益大的特点。
4.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小路②所经过的地区,仅与
一条等高线相交,说明该小路所经过的地区地势平缓,起
伏最小。
【答案】 B
5.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 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解析】 M山比P地高288米,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3.5°S),M山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6.5°+23.5°)= 30°,按照公式tan α=H,L(α为正午太阳高度,H为M山的高 度,L为P、M之间的水平距离),可知L=H,tan α=288,tan 30°≈497米。 【答案】 C
四、遥感与资源普查
1.蕴藏矿产的地方多为地质 断裂 或环形构造地带,较 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的存在。 2.在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调查中, 通过遥感图像 解译 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 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五、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 方位 、实时 三维 导航 与 定位 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组成:空间星座( 24颗卫星)、用户系统( 接收 设备)、地面 控制系统。 3.空间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组成。在GPS导 航定位时,要想获得准确的三维信息(经度、纬度和高程),必 须接受到 4 颗GPS卫星的信号,这4颗卫星称为 定 位 星座。 4.GPS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用途分类,主要有以下几 种: 导航 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 授时 接收机。
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1)图示中的图层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土壤、地形、 土地利用和水系分布可以说明耕地的分类和评价;而B项工业分 布与交通的关系则需要工厂和交通线的图层,与土壤没关系;C 项商业分布和规划则需要商业网点的图层,图中没有呈现,且 商业与土壤、水系分布无关;学校的分布与土壤、水系无关。 (2)通过分析可知,深埋垃圾场对大气污染小,故不能选①;造 纸厂、印刷厂是市场指向型的企业,与垃圾处理厂没有直接关 联,故③不合题意;而深埋垃圾场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稳定的地 势低洼地或沟谷、远离城区、对居民区地下水没有或污染小等 条件。 【答案】 (1)A (2)D
1.(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
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
8.1%。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 术”,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 不同的“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一个 GIS系统中,可能包含多个图层。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涉 及部分或个别图层,而不是所有的图层。
2.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 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1)~ (2)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数字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诸多关键技 术: 信息高速公路 与高速网络技术、高 分辨率 卫星遥感 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大容量 数据 存储技术、 可视 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 计算 能力。
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遥感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 财力,提高效率
其他用 地
0.53 21.60 5.91 20.72
【解析】 (1)遥感具有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 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等特点,能快捷、高效调查全省 土地利用状况。(2)根据题干可得出安徽省地形以平原和丘 陵为主,在土地利用现状中耕地比重最大。其次是建设用 地和其他用地,总结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②中土地利用类 型结构正确。 【答案】 (1)A (2)B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 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 答3~5题。
3.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三维定位的功能,即经度、 纬度和海拔。 【答案】 B
下图为“数字黄河”的某一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1~2题。
1.上图反映“数字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来查阅获得黄河的有关信息 B.可以用来指导黄河防汛和水量调度 C.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距离较远,价值不大 D.“数字黄河”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答案】 C
2.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 B.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真实的地球 C.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 D.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 影响,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答案】 D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GIS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 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如下图所 示:
1.第一步:建设GIS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地理数据库 GIS的数据源是多种多样的。将收集好的各种数据资料, 经过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后,就可输入到计算机中。其中,对 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 化处理。此外,遥感数据已经成为GIS的重要数据来源。
4.第四步:GIS输出 GIS的输出,是指将编辑好的GIS信息在计算机显示器 的屏幕上显示,或通过绘图仪、打印机等输出。 其实,GIS工作过程还有最重要的第五步:GIS应用。以各 种图形、地图或表格等形式输出的数据,用户和决策者对 数据进行判断分析后,就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