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
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23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若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称为塑性变形。
24变形温度对金属的塑性有重大影响。
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
25以主应力表示点的应力状态称为主应力状态,表示主应力个数及其符号的简图称为主应力图。
可能出现的主应力图共有九种。
27加工硬化是指一般常用的金属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和变形抗力逐渐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
28在实际冲压时,分离或成形后的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与模具工作部分形状和尺寸不尽相同,就是因卸载规律引起的弹性回复(简称回弹)造成的。
29材料对各种冲压成形方法的适应能力称为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冲压成形性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内容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成形极限,二是成形质量。
30圆形垫圈的内孔属于冲孔外形属于落料。
31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确定冲孔以凸模为计算基准,落料以凹模为计算基准。
32冲裁件的经济冲裁精度为IT11级。
33凸凹模在下模部分的叫倒装式复合模,凸凹模在上模部分的叫正装式复合模,其中正装式复合模多一套打件装置。
34弹性卸料装置除了起卸料作用外,还起压料作用,它一般用于材料厚度较小的情况。
35侧刃常用于级进模中,起控制条料送进步距的作用。
36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模具的压力中心,设计模具时,要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重合。
10.挡料销用于条料送进时的粗定位,导正销用于条料送进时的精定位。
37将各种金属坯料沿直线弯成一定角度和曲率,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零件尺寸的冲压工序称为弯曲。
38弯曲时外侧材料受拉伸,当外侧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后,在板料的外侧将产生裂纹,此中现象称为弯裂。
39在外荷作用下,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同时,伴随弹性变形,当外荷去掉以后,弹性变形恢复,使制件的形状和尺寸都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回弹。
40在弯曲过程中,坯料沿凹模边缘滑动时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当坯料各边受到摩擦阻力不等时,坯料会沿其长度方向产生滑移,从而使弯曲后的零件两直边长度不符合图样要求,这种现象称之为偏移。
41为了确定弯曲前毛坯的形状和大小,需要计算弯曲件的展开尺寸。
42弯曲件的工艺安排使在工艺分析和计算之后进行的一项设计工作。
43常见的弯曲模类型有:单工序弯曲模、级进弯曲模、复合弯曲模、通用弯曲模。
44对于小批量生产和试制生产的弯曲件,因为生产量小,品种多,尺寸经常改变,采用常用的弯曲模成本高,周期长,采用手工时强度大,精度不易保证,所有生产中常采用通用弯曲模。
45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对弯曲变型力,模具寿命,弯曲件质量等均有影响。
46对于有压料的自由弯曲,压力机公称压力为F压机≥(1.6~1.8)(F自+FY)。
32用拉深模将一定形状的平面坯料或空心件制成开口件的冲压工序叫做拉深。
47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出IT11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