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站设备安装检查指导规范

基站设备安装检查指导规范

中国通信建设第四工程局江苏分公司基站设备安装现场检查指导规范一、铁件安装:1、室内走线架的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允许垂直偏差为 1.5‰,加固凹钢与墙柱(无墙柱时与墙壁)固定,不得与天花板、板墙固定,并符合抗震要求;2、同一方向的立柱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可适当移动位置;3、走线架、凹钢加固点或支撑点距离在1.5-2米;走线架横档面向上安装,水平凹形钢应成凹型安装。

走线架应平直,无明显扭曲、歪斜、破皮、生锈。

走线架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4、室内走线架与墙壁或机柜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2mm;5、对于机房为彩钢板房时,宜采用木螺丝使凹形钢和彩钢板房连接;6、走线架连接时,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保护接地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室内走线架不得与室外走线架有电气连接;机房内走线架接地必须使用毛刺垫片安装,且相邻走线架用短连线连通,接地垫片应在铜鼻子和走线架中间,接地线可放在走线架内侧,保证电气连通。

二、机架安装: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如机架的安装位置如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1、落地机架安装(1)落地机架固定方式应结合机房特点和抗震要求,采用底脚安装固定方式或者底座安装固定方式,机架走线槽、顶盖和防鼠网应全部安装。

当机架顶部须开出线孔时,开孔边缘不得有毛刺;(2)落地机架需采用M8或以上膨胀螺丝固定在地基上或机墩上,同时需进行机架顶部加固;(3)落地机架两侧应垂直地面,机架水平误差应小于2mm,允许垂直偏差小于3mm;(4)设备安装具体操作应根据设备厂家的安装操作手册要求,设备应单独接地,接地线径符合设计要求,防静电手环要正确安装;(5)落地机架前后门应安装且开、关顺畅,机架各部件油漆不应有脱落或碰伤,不得变形,接地线连接牢固可靠;(6)落地机架里面不应有多余的螺钉等杂物;2、壁挂机架安装(1)壁挂机架安装应结合机房特点和抗震要求,采用固定于墙上的挂架,并用M8或以上膨胀螺丝将挂架牢固固定于墙壁或其它附着物上;(2)设备安装具体操作应根据设备厂家的安装操作手册要求,设备应单独接地,接地线径符合设计要求,防静电手环要正确安装;(3)设备正面应留有600mm操作维护空间,设备挂高其底部与地面应至少留有500mm操作空间。

设备安装垂直度误差应小于设备箱高度的1‰,水平度误差为±1度;(4)壁挂机架各部件油漆不应有脱落或碰伤,不得变形,接地线连接牢固可靠;3、与现有机架共架安装与现有机架共架的安装要求如下:1、设备安装具体操作应根据设备厂家的安装操作手册要求,设备应单独接地,接地线径符合设计要求,防静电手环要正确安装;2、机架里面不应有多余的螺钉等杂物;3、相邻两个嵌入设备之间的上下距离应大于等于1U(1U= 44.45 mm);4、设备内板块的安装要求所有的板块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的现象,安装时佩戴防静电手套或护腕,安装后歌指示灯显示正常,和现场督导或后台网管确认OK后方可离开。

三、电缆布放1、机架间的电缆机架间电缆的布放应符合机房电缆布放设计要求,走线合理整齐,路由清晰,不影响维护和扩容,尽量无交叉、且连接可靠。

绑扎线缆松紧适度,线扣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剪掉,不留尖刺,线扣朝向一致,间距均匀。

电源线、信号线必须是整条线料,外皮完整(不得有破损、断裂),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处,弯曲半径满足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

(1)、射频线馈线的规格、型号、路由走向、接地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弯曲半径大于等于馈线外径的15倍(软馈线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馈线外径的10倍),馈线布防以不交叉为原则。

室外馈线头与跳线的接头处应保持平直,平直段不少于15 cm,以保证馈线、跳线连接处没有应力。

室内外跳线原则上不应打圈,应远离接头10-20cm处才能弯曲。

室内馈线头位置不要求一致,室内馈线严禁个走线架横铁接触,距离馈线头10-20cm处必须有馈线卡固定,馈线卡安装要求牢固可靠、整齐美观。

(2)、电源线电源线的布放路由、规格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连布放整齐,不能有交叉现象,更不能和其它信号线捆扎在一起。

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应分开敷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直流线与信号线至少在100mm以上;交流电缆与信号线水平隔离应大于200mm。

铠装电力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电缆外径的20倍。

其它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6倍电缆外径。

在设备端连接电源线时不能出现“S”型弯。

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信号线必须分开布放。

380V电源线色谱要正确,ABC三相依次是黄绿红,零线为蓝色。

直流线的高电位用红色,低电位用蓝色。

黑色或黄绿线用作保护接地。

铜鼻子必须经过镀锡处理后方可与设备端子相连。

螺栓穿向应由内向外、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平垫、弹垫齐全(弹簧垫片应加装于螺帽一侧),螺杆露丝应不小于2螺纹。

电源线与铜鼻子连接应采用压接或焊接方式,导线与铜鼻子应匹配,要求压接或焊接牢靠(采用压接不得少于2道),且用相应颜色的热缩套管保护。

电源线和熔丝、接线端子连接处不应有应力,正常情况下应保留线缆外径2.5倍直线距离之后才可以拐弯,铜鼻子长度要合适,应确保接触面积。

电源线两端的标签要求清晰,含义中能够明确反映出对端的相应位置(3)、光纤线光纤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布放时应远离交流线、直流线。

光纤电缆应直放避免弯曲,外层套塑料波纹套管或光纤缠绕管(铠装尾纤除外)做好相应保护,不得放置在其他线缆的下方,光纤不得碰触到锋利的边缘;多余尾纤应整齐盘绕于盘纤盒(光纤绕盘)内或绕成直径大于8cm的圈后固定。

已布放好的光纤,如暂未使用,光连接器上应安装光纤帽加以保护。

光纤两端的标签要求清晰,含义中能够明确反映出设备的相应位置。

从BBU设备至PTN设备之间的光纤布放路由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转弯,在走线架上敷设应加套管或者线槽保护(铠装尾纤除外)。

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过紧。

尾纤在ODF 和设备侧的预留应分别不超过500mm,并在其两端分别有统一、清楚的标识标签。

(4)、地线基站所有设备外壳、馈线窗必须做保护接地。

各设备保护地应独立接地,传输综合机柜内的各设备(除传输设备外)应经机架复接后接到保护地。

接地线径为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

交流屏防雷接地、光纤避雷地应单独接在室外地排,开关电源架防雷地应单独接在室内地排。

设备的地线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应不与电源线捆扎在一起,地线应短、平、直,不得成直角弯、锐角弯、打圈等。

2G室外接地点分A、B、C三点(A点:距室外馈线头25-30cm;B点:水平天桥馈线起弯处向上0.5-1m处;C点:馈线防水弯之前)。

禁止在馈线拐弯的弧度上做接地。

当馈线长度超过60m时,应在中间部位增加一处接地。

3G、4G室外RRU电源线接地根据厂家配置做相应接地。

2、机架内部电缆(1)机柜内每一条电缆都正确地连到标签所指定的位置,并保持走线平直无交错,用线扣绑扎整齐。

(2)电缆两端有正确的标签,标签贴在距插头20mm处,插头与插接部位紧密牢靠,接触良好。

(3)电缆布线应整齐美观,转弯处要有弧度,且保持一致,使电缆的根部、插头等所受应力最小。

多余的线应顺放入机架中的线槽中并加以绑扎,连线两端的接头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

(4)单根电线和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该线径的10倍。

(5)线组或线束的最小弯曲半径为该线组或线束直径的6倍。

(6)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其外径的3倍。

(7)机柜内较长且较粗的电缆,可将多余部分盘绕(半径100mm)且用线扣扎紧。

(8)机架内部线缆不得悬空飞线。

四、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安装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的组装应符合厂家说明书要求,特别注意将润滑剂涂在紧固螺杆上,便于将来调整天线和射频拉远单元。

天线加固确保牢固可靠,注意正确使用双螺帽加固。

天线安装位置及高度要确保在避雷针的45度角保护范围之内。

天线扇区次序正确,方位角偏差小于5度,俯仰角偏差小于1度。

如电调天线使用控制线必须安装避雷器,每个避雷器必须单独接地。

射频拉远单元底部应预留300mm布线空间,顶部应预留300mm 布线和维护空间,左侧应预留300mm 布线和维护空间,右侧应预留300mm 布线和维护空间,前部应预留600mm 布线和维护空间。

射频拉远单元两种安装方式,分别为抱杆安装和挂墙安装,抱杆应垂直于水平面,垂直角度误差在±1º以内。

射频拉远单元抱杆上安装:将射频拉远单元整机上自带的专用支撑板拆下,用组合螺钉把抱杆卡箍紧固到专用支撑板的上下部,注意组合螺钉的穿插方向,依次上紧平垫、弹垫、螺母。

用组合螺钉把专用支撑板用抱杆安装组件紧固到抱杆上。

把射频拉远单元连接板上的螺柱挂装到专用支撑板的上部凹槽,再把连接板下部螺柱推入支撑板下部的卡槽,最后紧固挂接位置的螺母,上好支撑板与背挂件的紧固螺钉。

射频拉远单元壁挂安装:将射频拉远单元整机上自带的专用支撑板拆下,依照支撑板的孔位尺寸,在设计挂墙的安装位置,打孔,安装膨胀螺栓。

安装专用支撑板,用螺母、弹簧垫片、平垫片与膨胀螺栓把专用支撑板紧固到墙面。

把射频拉远单元连接板上的螺柱挂装到专用支撑板的上部凹槽,再把连接板下部螺柱推入支撑板下部的卡槽,最后紧固挂接位置的螺母,上好支撑板与背挂件的紧固螺钉。

五、 蓄电池安装蓄电池的组装要考虑出线路由,电池线尽可能短。

电源线不得交叉、不得触地。

单体电池应按顺序排放,连接条及螺丝截面应涂上电力脂或其它保护材料,拧紧螺丝,套好接线端子保护套。

每块电池应按顺序贴上电池序号标签,总电压0V 处为1号依此类推2号、3 号……48号。

蓄电池抗震铁架要求对地加固并接地(两组电池架的复接地线连接位置、走向要一致)。

六、 GPS 安装GPS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需求,安装位置上方净空45度无遮挡,避免安装在建筑物的四角。

GPS天线要朝向南半球安装(因为我们地处北半球),避免安装在微波天线的辐射方向。

塔体安装时,GPS天线应远离塔体0.5~1米。

2个GPS安装位置间距应不小于1.5m。

七、防水处理1、室外光纤、RRU电源线、GPS馈线、7/8馈线等进入馈线窗前需要做滴水弯,“滴水弯”进机房前预留10cm左右,防止雨水沿馈线渗如室内主设备。

2、RRU电源线、GPS馈线、7/8馈线保护地接头处,7/8馈线和1/2跳线连接处,RRU或天线和跳线连接处必须进行防水密封,防水制作方法如下:1)清洁接头处的灰尘或杂物2)先用防水胶带以半重叠方式从下往上缠绕1层,注意拉伸防水胶带3)然后用防水胶泥以半重叠方式从下往上缠绕3层,缠绕过程中将胶泥拉伸至原来的3/4宽度4)最后一层用防水胶带以半重叠方式从下往上缠绕3层,注意拉伸防水胶带5)在防水包的两头使用防紫外线黑色扎带捆扎固定,扎带位置在外层胶带靠末端内侧20~30mm处3,RRU 或天线和跳线连接处防水如使用冷缩管,应先用胶泥缠绕一层,然后使用冷缩管,冷缩管需靠近RRU 或天线方可抽拉,保证冷缩管密封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