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课件新人教版
郑和下西洋
板 书 Last one
目录
郑和下西洋
探究活动
郑和下西洋
课堂练习
退出
郑和
下一页
关于郑和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保(宝)”,回族,云南昆明人,生于明 洪武四年(1371年),殁于宣德八年(1433年)。 洪武十五年(1383年)被掳成为燕王朱棣家奴,后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 变中有功,朱棣夺取政权后,即任用为“内官监太监”,列入内迁高级 官员,并赐姓“郑”。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 年(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明代称加里曼丹岛以西的 海域为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 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 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空 前创举。这一光辉业绩,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创 新精神,也使中华民族的声望远播于海外,促进了与亚非国家人民的友 好交往。
返回
郑和航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先进的造船技术 先进的航海技术
下一页
郑和乘坐的宝船(模型)
返回
从江苏太仓出发,经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印尼、 新加坡、泰国、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巴基斯 坦 伊朗、阿联酋、安曼,最后抵达肯尼亚.
下一页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返回
郑和下西洋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2.壮举: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3.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 南洋地区社会经
下一页
旧金山唐人街
下一页
“凤凰号”单桅帆船整装待发与抛锚起航
返回
探究活动
探索与思考:郑和下西洋 任务:搜集有关郑和及其远航的历史资 料。根据你的视角撰写历史小论文《郑 和下西洋》。
返回
课堂练习
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B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规模大,(船只多,人数多)船队由200多艘船 组成,参加航行的人数达2万多人; 造船技术先进,最大的船长151.8米,宽61.6米; 时间长,次数多,1404—1433年共远航七次; 时间早,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航程远,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这些无一不证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 前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