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围绕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所进行的设计和再设计。
2、环境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中国、欧洲和伊斯兰三大建筑体系。
3、框架木结构分为:
①抬梁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式。
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宇和寺院等大
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②穿斗式
或称“串逗”式,特点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
重量,不设架空的抬梁,而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也就是用较小的柱与
数根木拼合的穿,造成纵向整堵墙的构架。
4、榫卯结构的价值
历史悠久,被视为”国粹“;结实耐用,完全靠木材本身切合;便于运输,便于修葺;品质
高。
5、屋顶形式
“官式”建筑屋顶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卷棚顶
6、人类最早的居住环境分为两种:①利用天然岩洞②构巢而居
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是干阑式建筑。
干阑式建筑是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现有材料表明河姆渡文化的干阑式建筑营建
技术大致先后经历打桩式和挖坑埋柱式两个阶段,干阑式建筑遗存主要发现于河姆渡遗址和
鯔(zi)山遗址。
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是木骨泥墙房屋。
筑墙使用手腕粗的木柱作为骨架,以它们为基础编造篱笆,然后在表面敷上几层厚厚的湿泥,再架上柴火将其烤干,以此打造出的墙面坚固美观,被称为”木骨泥墙“。
7、我国最早一部有关设计类的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科技文献是《周礼·考工记》
8、《考工记》对古代环境设计的影响:
①确立了设计的职能范围和价值取向。
②为设计之优劣规定了科学原则和标准。
③制订了关于营建城市、王宫、宗庙、水利工程等整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④在实用之中体现审美原则。
9、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首先,中国古代建筑巧妙而科学地运用框架式木结构。
②中国古建筑的美还体现在庭院式
的组合布局。
③中国古建筑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
10、中国佛寺的建筑布局有一定的规律:(佛寺的平面布局形制)
平面方形,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从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
线,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
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一般有三个,也称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
是藏经楼。
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
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等。
西侧主要是云水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
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
11、中西古典园林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
指导思想讲究自然美,体现“天人合一”
的传统文化体现人工美,体现征服自然的哲学思想
造园态度自然拟人化人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