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培训知识点
亮剑团队执行力训练营
知识点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为达到组织的目标,
•有效运用组织内以人为中心的各项资源,
•而进行的各项协调活动。
领导VS管理
•领导:
–做什么?
–为什么这么做?
–谁去做?
•管理:
–怎么做?
领导与管理的差异
•1、领导是关注未来,侧重愿景、文化、价值;管理是管理现在,侧重系统、标准、制度。
•2、领导是比较务虚的,而管理是比较务实的。
•3、领导更多是关注外部,管理的重点关心内部。
•4、领导的对象是人,重团队、重队伍,关心的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管理的对象是各种资源,包括人、时、地、物、钱、客户、信息、技术等,重工作、重事务,关心如何把事情做快做好。
•5、领导的决策是比较宏观的,管理的决策是比较微观的。
•6、领导通常关注意义和价值,关注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值得;管理比较注意过程,注意细节,注意手段,注意技术的应用。
•7、领导关注效果、关注结果,管理关注工作的效率。
•8、领导重视大的决策和方向,管理则重视决策的实施与执行。
2
领导与管理的工作内容•领导:战略与决策。
•管理:实施和执行。
一、执行的相关概念•什么是执行?
–就是将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
–什么是好的执行?
•结果=目标
–什么是不好的执行?
•结果﹤目标
–什么是很好的执行?
•结果﹥目标
•什么是执行力?
–就是将目标变成结果的能力。
•什么是执行的最终目的?
–执行的目的是获得结果。
•执行的最大误区是什么?
–完成任务而不求结果!
完成任务和获得结果的区别•完成任务只是对工作流程、过程负责;
•获得结果才是对工作目的、价值负责。
完成任务有“三事”•第一个是完成差事
–要我办的我都办了。
•第二个是例行公事
–该走的程序都走了。
•第三个是应付了事
–做得差不多就行了。
二、为什么要做结果•结果能改变命运。
三、如何定义结果
3
SMART原则
•(1)明确具体的
–所谓具体就是结果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
–让我们清晰、明了地知道,什么是我们想达到的结果。
•(2)可衡量的
–这是指结果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
–如何量化?
•一是消灭形容词
•二是数字具体化
•三是形态指标化
•(3)可接受的
–一是远景结果定义应该有挑战性。
–二是近期结果定义应该有可行性。
•(4)相关的
–部门或个人结果和组织总结果一定是相关的。
•(5)有时限的
–结果的时限性就是指结果是有时间限制的。
–没有时间限制的结果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
–表述:在T时间内,通过X行为达成Y结果(可接受的、相关的),以Z标准来衡量。
四、如何做结果
•(一)做结果的三大原则
–可检查、给客户、能交换
–1、可检查原则
•从管理的意义上说,没有检查就没有管理,检查就是管理的核心。
•而检查就要有实际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结果。
–2、给客户原则
•结果有无价值谁来决定?
–客户(外部客户或内部客户)
•客户价值:
–决定你有无价值的是客户,而不是你自己,这就是客户价值!
•要学会应用“同理心”: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
•黄金定律: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他。
4
•白金定律:
–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他也就怎么对待
你。
–3、能交换原则
•要想实现交换,结果就必须是“实物化”的。
•客户只交换结果,不交换过程。
•(二)做结果的三种思维
–外包思维、底线思维、职业思维
–1、外包思维
•外包的特点
–外包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只有提供令客户满意的结果,客户才会付费;
–做事过程中无论多辛苦、多艰难,没有达成结果就是白费。
•员工如何应用外包思维
–员工做结果时要把自己想成一家专业的“外包公司”;
–上级、同事和企业就是员工的客户;
–员工要清楚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客户付费。
•外包思维的本质
–假如你出不来结果,我可以外包给别人做!
–但是,如果别人做到了,这个钱,你来付!因为我们要的是
结果。
–2、底线思维
•什么是“ 底线” ?就是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死。
•底线结果,是一切结果的大前提。
•强调底线,不是降低工作标准。
•守住底线,不出大错,才是做公司的常态。
–3、职业思维
•公司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应当是他所在职位,所做工作的职业选
手。
•职业思维要点
–完成一个没有难度的结果,对职业选手来说是一种耻辱!
–在你的位置上做到职业选手,你是谁不重要,你应该成为谁
很重要!
•(三)做结果的三个方法
–分解法、重点法、承诺法
5
–1、分解法
•难以完成的结果:
–一是结果太大,时间太长,无法预料什么时间完成,也无法
预知最后的结果;
–二是牵扯的人过多,牵扯的部门过多,自己指挥不了,也控
制不了;
–三是不确定的客观因素太多,自己预见不了。
•(1)什么是分解法
–分解法的定义:
•把一个最终结果分成若干阶段结果;
•然后分段执行。
–分解法的作用:
•对于执行者,降低了工作难度。
•对于管理者,按节点检查阶段结果。
–什么是节点?
•每个阶段结果达成的时间点就是节点。
•(2)如何分解节点
–制定目标应以终为始,从终极目标反推回来,把目标分解开
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在不同阶段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节
点),然后将其逐个击破,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方法。
–就是用底线结果来分解:
•什么时间必须达成什么阶段结果,否则最终结果就不能达
成,那这个地方就一定要设置一个节点。
–多杈树法
•树干代表大目标;
•每一根树枝代表小目标;
•叶子代表即时的目标,即现在要去
做的每一件事。
–目标分解的原则
•小目标是大目标的策略和条件;
•大目标是小目标的结果;
•小目标的实现之“和”,一定是大目标的实现。
–多杈树的画法
•1、写下一个大目标;
•2、写出实现该目标所有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作为小目
6
标,即第一层树杈;
•3、写出实现每个小目标所需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变成
第二层树杈;
•4、如此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即时目标为止,才
算完成该目标多杈树的分解;
•5、检查多杈树分解是否充分,即反之从叶子到树枝再到树
干,不断检查如果小目标均达成,大目标是否一定会达成?
如是则表示分解已完成;如不是则表明所列的条件还不够充
分,继续补充被忽略的树枝。
–2、重点法
•帕累托(80/20)法则
–百分之八十的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
二十的价值则来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
•如何应用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认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
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1、去寻找用20%的努力就可得到80%的效果的领域;
–2、集中精力解决少数重要问题,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
•ABC分类时间管理法
–A类工作(重要且紧急):指“必须做的事“,在本质上具有
最重要性,在时间上具有最紧迫性,在后果上具有严重性。
–B类工作(重要不紧急或重要紧急不需亲自做):指“应该做
的事“,在本质上只具有一般的重要性;在时间上也只有一
般的迫切性;没有太严重后果。
–C类工作(既不重要也不紧急):指“可以去做的事”,它无
关紧要、不迫切、后果影响甚少。
–3、承诺法
•行动力的根源是什么?
–追求快乐和逃离痛苦
–这件事对我讲快乐够不够大?够大,我就愿意做。
–达不成对我讲痛苦够不够大?够大,我就一定做。
•如何提升行动力?
–95%的人定下的目标都是达不成的。
–不是目标太大,而是决心不够。
–追求快乐的力量和逃离痛苦的力量哪一个更大?
7
–逃离痛苦的力量大概是追求快乐力量的4到10倍。
–因此,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不光要想达成了怎么奖励自己?更要决定达不成怎么惩罚自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