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卧位与搬运技巧

常用卧位与搬运技巧

47
<计划> 用物准备:平车(上置以被单和橡胶单包好的垫 子和枕头),根据季节准备毛巾被或带套的毛毯 (棉被)。 如为骨折病人,应有木板垫于平车上,并将骨 折部位固定稳妥; 如为颈椎、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应备 有帆布中单或布中单。
48
49
<实施>
1、操作步骤:
(1)将平车推至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或家 属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和配合事项, (2)安置好病人身上的导管等,避免导管脱落、 受压或液体逆流。 (3)根据病人的体重及病情选择采取几人进行 的搬运方法。
搬运者丙、丁分别站于病床及平车两侧,紧紧 抓住帆布兜或中单四角,四人同时抬起,将病 人轻放于平车中央。
65
④协助病人躺好,用被单及盖被包裹病 人,先盖脚部,然后两侧,露出头部, 上层边缘向内折叠。 ⑤整理好病人床单位,铺暂空床。
⑥松闸,推病人至指定地点。
66
67
运送病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护士站在病人头侧推车,以观察病人。
20
(六)头低足高位
姿势:患者仰卧,枕头横立 床头,以防碰伤头部。 床尾用支托物垫高1530cm。
21
(六)头低足高位
适用范围: 肺部分泌物引流患者,使痰易于咳出。十二 指肠引流术患者,有利于胆汁引流。下肢骨 折牵引患者。胎膜早破患者,防止脐带脱垂。
22
(七)头高足低位
姿势 病人仰卧,枕头横 立于床尾,床头垫 高15~30cm或根 据病情调节,床尾 放置软枕,以防足 底触及床尾栏杆。
57
③将病人移至床边,甲一手抬起病人头、颈、 肩部,一手抬起腰部;乙一手抬起病人臀部, 一手抬起病人膝部(腘窝处)。 ④二人同时抬起,使病人身体稍向护士倾斜, 并移步将病人放于平车上,盖好盖被。
⑤身高者托病人上半身,使病人处于头高位, 以减轻不适。
58
59
4)三人搬运法
适用于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 较重者。 ①移床旁椅至床尾,将平车推至病人同侧 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将闸制 动。松开盖被,协助病人穿好衣服。
搬运者在搬运病人时,注意两脚前后分开,可 扩大支撑面,降低重心,便于转身。
55
56
3)二人搬运法 适用于病情允许,体重较重者。 ①移床旁椅至床尾,将平车推至病人同侧床尾,使平 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将闸制动。松开盖被,协助病 人穿好衣服。 ②操作者甲、乙二人站在床边,将病人上肢交叉于自 己胸前或病人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
(6)翻下脚踏板,让病人双脚置于其上。病人如 有下肢水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脚踏板抬起, 垫以软枕,双脚踏于软枕上。
41
(7)天冷时加盖毛毯
42
(8)整理好床单位,铺暂空床。观察病人,确定无不适后, 松闸,推病人至目的地。 在推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
下坡应减速,并嘱病人抓紧扶手;
过门槛时,翘起前轮,避免过 大的震动,保证病人安全。
38
(5)对于不能自行下床的病人,坐轮椅的方法。
①可扶病人坐起,并移至床边,请病人双手置于 搬运者肩上,搬运者双手环抱病人腰部,协助病 人下床; ②嘱病人用其近轮椅侧之手,扶住轮椅外侧之把 手,转身坐入轮椅中; ③或由搬运者环抱病人,协助病人坐入轮椅中。
39
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嘱病人 的头及背向后靠,并抓紧扶手,以免发生意外。 40
--
卧位
病人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 姿势。卧位与诊断、治疗和护理有密切的 关系,正确的卧位对减轻症状、治疗疾病、 预防并发症均起到良好的作用。临床上常 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理需要为之调整相应 的卧位。
2
卧位的分类
1、主动卧位 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 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常见于轻 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的患者 2、被动卧位 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 于他人安置的卧位。常见于极度衰弱、昏 迷、瘫痪的患者。 3、被迫卧位 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 的能力,但由于疾病或治疗的需要,被迫 所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 患者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 位。
13
(二)侧卧位
适用范围: 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肠、肠镜镜查 。 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 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臀部肌肉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 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14
(三)半坐卧位
姿势
患者仰卧,先摇起床 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 与床成30°~50°,再 摇起床尾,以防治患 者下滑。必要时床尾 放置一软枕,垫于患 者的足底,增加患者 的舒适度,防止足底 触及床尾栏杆。放平 时,先摇平床尾再摇 平床头。
34
35
36
(3)扶病人坐起, 嘱病人以手掌撑在 床面维持坐姿, 协助穿衣及鞋袜 下地,撤盖被至 床尾。注意观察 病人有无眩晕和 不适等反应。
37
(4)护士站在轮椅背后,用两手臂压住椅背,一只脚踏 住椅背下面的横挡,以固定轮椅,嘱病人扶着轮椅的扶 手,身体置于椅座中部,抬头向后靠坐稳。 提醒病人不可前倾、自行站起或下轮椅,以免摔倒,如 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者,应系安全带避免发生意外。
适用范围: 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 。 肛门、直肠检查及治疗 。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26
(九)截石位
姿势 手术取位的一种方 式。患者取仰卧, 双腿放置于腿架上, 将臀部移到床边, 能最大限度的暴露 会阴,多用于肛肠 手术和妇科手术。
27
(九)截石位
适用范围: 会阴、肛门部位的手术和治疗。 产妇分娩、执行阴道灌洗及会阴冲洗护理、 膀胱镜。
病人准备:病人了解轮椅运送的方法和目的, 能够主动配合操作。 环境准备:移开障碍物,保证环境宽敞。
32
33
<实施> 1、操作步骤 (1)仔细检查轮椅的性能,再次核对病人,向 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方法和配合方法,鼓励病 人参与。 (2)将轮椅推至病人床旁与床尾平齐,面向床 头,以缩短病人上轮椅的距离,便于病人入坐, 翻起脚踏板,将闸制动,防止轮椅滑动。
4
被迫卧位:破伤风病人
5
常见卧位
仰卧位
侧卧位 半坐卧位 头高足低位
去枕仰卧位 中凹卧位 屈膝仰卧位
头低足高位
端坐位
俯卧位
膝胸位
截石位
6
(一)1、去枕仰卧位
姿势
去枕仰卧,头偏向 一侧,两手臂放于 身体两侧,双腿伸 直,自然放平,将 枕头横立于床头。
7
(一)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
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可避免呕吐物误 入气管而引起的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腰麻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可预防颅内 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
B:推车时,小轮在前,转弯时灵活。 C:推车不可过快,(进出门时)避免碰撞。 D:上下坡时病人的头部应在高处一端。
E:骨折病人注意固定;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及昏迷 的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有输液和引流时应保持管 道通畅。
68
69
谢谢大家
THANK YOU FOR YOUR
70
11
(一)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 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该卧 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 作部位。
12
(二)侧卧位
姿势
患者侧卧,臀部稍后移, 双臂曲肘。一手放在 枕旁,一手放在胸前, 下腿稍伸直,上腿弯 曲。必要时在两膝之 间、胸腹部放置软枕, 以扩大支撑面,增加 稳定性,使患者感到 舒适与安全。
62
63
5 )四人搬运法
适用于病情危重或颈、腰椎骨折等病人。在病人腰、 臀下铺帆布兜或中单。 A:骨折病人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 B:中单的质量一定要能承受住病人的体重。 C:多人搬运需协调一致,护士应站于病人头侧,以便 观察病情变化。 D:病人平卧于平车中央,避免碰撞。
64
③搬运者甲、乙分别站于病床首、尾端,分别 抬起病人的头、颈肩及双腿;
<评价> 1、搬运是否安全、顺利,病人有无病情改变。 2、病人坐于轮椅上是否舒适,有无疲劳、不适,病人能否配合。
45
搬运法
46
二、平车运送法
<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病人出、入院、作各种特殊检查、治疗、 手术或转运病人。 <评估> 1、病人的病情、体重、与躯体活动能力。 2、病人的病损部位与理解合作程度。 3、平车性能是否良好。
23
(七)头高足低位
适用范围 ◆ 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以利用人 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 减轻颅内压,以预防脑水肿。 ◆ 开颅手术后病人。
24
(八)膝胸卧位
姿势 患者跪卧,两小腿 平于床上,稍分开。 大腿与床面垂直, 身体俯向床面,腹 部悬空,臀部抬起, 头转向一侧。
25
(八)膝胸卧位
17
(四)端坐位
◆ 支气管哮喘发作、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的 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患者被迫日夜 端坐。
18
(五)俯卧位
姿势 患者俯卧,两臂曲肘放 于头的两侧,双腿伸 直。胸下、髋部及脚 踝部各放置一软枕, 头偏向一侧。
19
(五)俯卧位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 不能平 卧或侧卧的病人。 胃肠胀气所致腹痛。俯卧位时,腹腔容积增 大,可用于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43
◆ (9)下轮椅时的方法。 ◆ ①将轮椅推至床尾,将闸制动,翻起脚踏板。 ◆ ②护士立于病人前,两腿前后分开,屈膝屈 髋,两手置于病人腰部,病人双手放于护士 肩上,协助病人站立。 ◆ ③或利用轮椅扶手、床缘等,协助病人站立 慢慢坐回床缘;协助脱去鞋子和保暖外衣。 ◆ (10)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盖好盖被。整 理床单位。观察病情。推轮椅回原处放置。 44 需要时做好记录。
15
(三)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 头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 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 困难的患者。 ◆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