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效率与市场(1)

效率与市场(1)

n 1、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缘内的生产组合,不产 生生产效率。
n 2、所有有效率配置的生产组合都位于生产可 能性曲线上。
n 3、并不能由(2)判断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的任何一种生产组合会比在同一条生产可能性 边缘曲线上的其他生产组合更有配置效率。
n 4、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生产组合并 非都必然比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生产组合 更有效率。
n 一、效率的含义 n 二、帕累托改善 n 三、交换效率* n 四、生产效率* n 五、综合效率*
效率与市场(1)
一、效率的含义
n 效率概念
n 投入—产出;成本—收益
n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效率的概念是一种不 可测定的概念,从交易来看,达成“一 致性”,“效率”就达成了。
n 社会经济制度的效率在于对经济增长的 促进,制度的效率在于能否解决搭便车 行为,激励问题。
四、生产效率*
n 图示 n 边际转换率MRT(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是指企业在社会资源 既定的条件下和生产1、2两种产品的情 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1的生产, 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产量。这是由于生产 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通 常用RPT1,2,说明这两种产品存在着 “转换”关系,也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斜率的绝对值。公式:
三、资源配置机制*
n (一)资源配置机制由四个主要“部 件”组成:
n 1.决策机制 n 2.信息机制 n 3.动力(利益)机制 n 4.协调机制 n 5.组织机制
效率与市场(1)
(二)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机制
1.市场机制
自愿地买卖商品和服务,在整理分散信息方面, 比人们精心设计的任何机制更有效。
资源配置效率
又称帕累托效率,或帕
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是指在既
定的条件下,当资源配 置使得一个人福利的改 善必然使另一个人的福 利受损时的资源配置状 态(在不使某个人福利 减少的同时,任何其他 人的福利都不会增加)。
效率与市场(1)
帕累托效率与帕累托改进
r
Eg
g h
O’ 李四
n 换言之,在达到均衡之前,人们彼此间 的商品(要素)交换是能增进各自效用 的。
效率与市场(1)
四、生产效率*
n 是指在既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实现了这样一种生 产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不可能不减少一种产品 的产出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
n 生产一种商品
L
等产量 线
Lb
b 等成本线
o
Kb
K
等产量线(Isoquanta curve) :技术水平不变 的条件下,生产者产量 相等时,各种不同生产 要素的组合轨迹。 等成本线:即成本约束, 成本一定时各种不同要 素的生产组合轨迹。 两线的切点(如b点)表示 成本一定时生产者可以 实现的最大产量。
n 生产什么?最终决定于“消费者和技术”两大因 素。
n 需求选择--收益最大化:私人需求(货币投票)与公 共需求(政治投票即公共选择)
n 如何生产?取决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n 技术选择--成本最小化
n 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n 收入分配--激励最大化:个人激励与集体激励
四、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
生产两种商品:生产效率
K K
劳动L 资 本
X
劳动L
Y 在契约曲线上的
任意一点,不同 商品的边际技术 替代率相等。即:
资 本 这时,且只有这
时,生产的资源 配置处于最优状 态。即任意改变 配置状态,不可 能在不减少某种 商品产量的情况 下去增加另一种 商品的产量。 (要素总量不变)
效率与市场(1)
生产与效率的判断
交换效率是指所进行的交换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 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益的同时不使交换的另一 方受损(交换效率的图示)
实现条件:在交换效率状态下所有个人对于任意两种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用等式表示为:
合同曲线或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
交换效率:经济含义
n 对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当人们彼此间 的交换意愿均相同时,资源配置就是最 有效率的。此时,进一步的交换会终止, 交换处于均衡状态。
效率与市场(1)
生产效率:经济含义
n 对任意一种生产要素,当其生产任意 一种商品的产出率相同时,要素就处 于最优配置状态。此时,要素配置处 于均衡状态,不再继续在不同商品生 产间流动。
n 换言之,在均衡出现之前,要素流动 可以提高产出率。
效率与市场(1)
五、帕累托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消费和生产 同时实现帕累托最优。 生产效率(生产可能性 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只 是意味着成本既定时的 产量最大化,它不等于 产品结构(边际转换率) 与社会最优需求结构吻 合,如G点。因此,综 合效率要求在实现产量 最大化的同时,产品结 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一致。
n 一、“经济人”假说 n 二、市场 n 三、市场机制 n 四、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
效率与市场(1)
一、“经济人”假说
n 亚当·斯密: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其行为动 机都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
n “经济人”的行为虽然是利己的,但对社会 财富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
n ——“当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 他好象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共的最 好福利”。
二、市场
1、市场的含义 狭义:人们买卖商品或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广义:一种实现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经济联系的系统空间、
过程。 市场主体:家庭与企业
目标 供给 需求 约束条件
家庭 效用最大化 生产要素 商品与劳务 预算约束
企业 利润最大化 商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 预算约束
2、市场体系: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组合效率:经济含义
而反映最优需求结构的是消费效率,即任意两 个消费者相等的边际替代率,即:
消费中的任意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等于生产中 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此时,交换和生 产同时处于最优状态。
其实质和意义是产品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一致。
第四节 公共商品供给的效率产量★
n 现代西方公共财政学的核心问题,是公共 商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即如何确定公共商 品的效率产量。
2.非市场机制
强制地转移财富和价值
一般的观点是,非市场机制的功能主要在于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自然经济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决策机制 自主、多元 自主、多元 命令、一元
信息机制 自我反馈
市场、价格 纵向、产量
动力机制 物质利益
物质利益 各种利益
协调机制 自给自足
价格波动
计效率划与市场(1)
第二节 市场机制
n 公共部门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应提供 多大规模公共服务。
n 一、鲍温模型 n 二、庇古模型 n 三、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
效率与市场(1)
一、鲍温模型
n 美国经济学家,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法,比较 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提供之间的差异,给出 了公共品提供的均衡条件。 n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指单个公共商品供求平衡或均 衡的分析。
货币
货币
S

D

产品பைடு நூலகம்
产品市场
产品 供 给
家庭
企业
供 给 要素服务
要素服务

S

D
货币
要素市场
货币
效率与市场(1)
二、市场
n 3、市场类型 n 完全竞争市场 n 不完全竞争市场
n 完全垄断市场 n 垄断竞争市场 n 寡头垄断
三、市场机制
n 市场机制是能够引起某种经济运动或发挥某种经济功 能的市场装置或市场系统。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竞 争、供求、风险等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均衡,解 决基本的经济问题:
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19081986):当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剑桥 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提出与经济增 长论相溶合的收入分配论和建议以消费税 (直接消费税)代替个人所得税著称。
三、交换效率*
一个人经济(消费)
Y
无差异曲线
Yb
b
o Xb
预算线
X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 效用相等时,各种不同 的商品消费组合轨迹, 也称等效用线。 预算线:即收入约束, 收入一定时各种不同商 品的消费组合轨迹。 两线的切点(如b点)表示 收入一定时消费者可以 实现的最大效用,这时 消费者的替代率正好等 于预算线的斜率。
卡尔多补偿标准
n 现实中往往出现一个人福利改善而使另一 个人福利受损,这时用帕累托标准就无法 判断优劣。卡尔多补偿标准就是针对这种 情况提出来的。
n 卡尔多改善:如果改变资源配置使一个人 增加的福利大于另一个人减少的福利,这 种状况就是卡尔多改善。
n 卡尔多效率:如果任意改变资源配置不能 使一个人增加的福利大于另一个人减少的 福利,这种状况就是卡尔多效率。
三、交换效率*
边际替代率MR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 对消费者而言一种商品L的边际效用与另一种商品K的边际 效用之比,即:
指在效用不变时,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 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反映出以一种商品L替 代另一种商品K后对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实际上是效 用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效率与市场(1)
二、资源配置的内涵
是为了满足社会需 求而对资源使用进 行的组合或选择 。
资源配置不仅仅 是在不同类产品之 间进行配置,而且 会涉及在今天和明 天之间进行配置。
效率与市场(1)
资源配置分类
n (一)微观
n 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 谁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