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全国I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S 32 Na 23 C 12 Cl 35.5 Mg 24 AI 27 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中,所选用的实验试剂或实验材料,不太理想的是A.病毒均为非细胞生命体, 以复制的方式繁殖B.控制病毒性状的基因位于DNA或RNA上,要借助宿主细胞的原料才能合成自己的病毒核酸和外壳蛋白C.从图中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合成的DNA要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才能表达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在细胞外代谢3.疟疾是流行于热带地区的一种传染病。

其病原体疟原虫可通过雌按蚊叮人时由血液侵入肝细胞和红细胞,发作时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患者高烧、昏迷,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

青蒿素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细胞膜)—线粒体功能,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使其损失营养,而又不能从宿主细胞得到物质补充,因而很快死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B.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它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膜结构破坏其功能也会丧失。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共同协作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是细胞代谢和繁殖的基础。

4.黑朦性白痴是由于人溶酶体内缺少一种酶造成的遗传病。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内部的pH为5,细胞质基质的pH为7.2。

以下有关溶酶体和黑朦性白痴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可以通过膜主动运输吸收H+,故其内部的pH较低B.溶酶体有“自溶”和“他溶”功能:既能分解吞噬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又能分解自身正常的细胞或细胞器C.溶酶体内的多种酶均由核糖体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加工D.黑朦性白痴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5.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右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生长素向近苗端运输从而促进其长(芽)叶但抑制其长根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6.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定昼夜节律。

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per及其三个等位基因per5、per L、per01都仅位于X染色体上,突变基因per s、per L、per01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19h( per s)、29h( per L)和无节律( per01)。

下图所示为野生型及纯合突变体l、2、3的羽化节律,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导致per s、per L、per0l出现B.突变体1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F1羽化周期均为24hC.突变体2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1羽化周期大约为19hD.突变体3与2杂交,F1雄性的羽化周期与野生型不同7.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合成氨B.高炉炼铁C.生产硫酸D.石油分馏8.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理科综合第1页(共16页)理科综合第2页(共16页)理科综合第3页(共16页)理科综合第4页(共16页)9.设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2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3N AB .0.1mol·L -1氨水中NH 4+和NH 3·H 2O 数目之和为0.1N AC .0.2molCl 2与0.4molCH 4混合充分光照生成HCl 分子数为0.2N AD .5.6gFe 与水蒸气高温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 A10.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

已知X 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Y 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有下列含该三种元素的化学式: ①X 2Y 2Z 2 ②X 2YZ 3 ③X 2YZ 2④X 2Y 2Z 4 ⑤X 3YZ 4 ⑥XYZ 3,其中可能存在对应物质的是 A .只有②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②⑤⑥ D. 只有①②③④11.某强酸性废酸溶液中,可能含有Fe 2+、Al 3+、NH 4+、CO 32-、SO 42-、Cl -中的若干种。

现取废酸液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过程记录如下: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A 中含有NO 和CO 2B .废酸液中一定有Fe 2+、Al 3+、NH 4+和SO 42-C .沉淀B 中含有BaCO 3和BaSO 4D .废酸液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 3+和Cl - 12.已知反应:2Fe 3+ + 2I 2Fe 2+ + I 2,用KI 溶液和FeCl 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i 中现象说明有Fe 2+生成B .实验ii 中现象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Fe 3+C.实验iii 水溶液中c(Fe 2+)大于i 中c (Fe 2+)D .实验iii 中再加入4滴0.1 mol·L -1FeCl 2溶液,振荡静置,CCl 4层溶液颜色无变化13.25 ℃,在100mL 0.1mol/L 的CH 3COOH 中,通过加入浓盐酸或NaOH 固体调pH ,溶液中n (CH 3COOH)、n (CH 3COO -) 与pH 值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m 表示0.1mol/L 的CH 3COOH 溶液pH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曲线a 表示的是c (CH 3COOH)的变化B. 醋酸的电离度约等于1.0×10(4-m)%C. Q 点表示的溶液中:c (Na +) >c (CH 3COO -) D. pH=2.75时,在0.1mol/L 的CH 3COOH 中加入了适量的浓盐酸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自然界中很多元素具有放射性,对放射性元素原子核衰变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现象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衰变中会因放出粒子而损失能量,因而新原子核处于较低能级C .衰变中的半衰期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D .衰变过程中的质量是守恒的15.如图为架空输电线的示意图,电线杆高度相同、间距相等,相邻的电线杆之间的输电线长度也都相等。

受重力影响,架空线会自然下垂。

由于热胀冷缩,冬季两相邻电线杆之间的电线长度会有所减小。

则冬季与夏季相比A .输电线最低处的张力变大B .输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大小不变C .电线杆两侧电线对线杆拉力的合力变小D .电线杆对地面的压力变大16.如图所示为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原、副线圈所在电路分别含有可变电阻r 1和r 2,导线电阻不计,电路输入的交变电压恒为U 0。

当只闭合S 1时,灯泡L 1正常发光。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再闭合S 2,则r 1两端的电压将变小 B .若再闭合S 2,则r 2阻值应减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C .若再闭合S 2,则r 1阻值应增加,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D .若S 1、S 2均断开,则r 1两端的电压为U 017.“跳跳鼠”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玩的一种玩具(图甲),弹簧上端连接脚踏板,下端连接跳杆(图乙),人在脚踏板上用力向下压缩弹簧,然后弹簧将人向上弹起,最终弹簧将跳杆带离地面。

A .不论下压弹簧程度如何,弹簧都能将跳杆带离地面B .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人的动能C .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人一直向上加速运动D .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人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图甲 图乙理科综合第5页(共16页)理科综合第6页(共16页)18.如图所示,真空中两等量异种电荷P 、Q 固定于一等腰梯形ABCD 两腰的中点处,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定正确的是A . P 是正电荷,Q 是负电荷B . B 点的电势低于D 点的电势C .A 、C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D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19.现在研究月球的运动时,是将月球看作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在地月距离一定的条件下,若将地球与月球看作双星系统,即地球与月球仅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A .地球与月球将以两者连线中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B .月球运动的线速度比现在小C .月球运动的周期比现在小D .月球运动的角速度比现在小20.龟兔赛跑之后,小白兔又发起挑战,小乌龟要求按照它规定的赛道进行比赛。

比赛开始小乌龟背部向下先从沙坡加速滑下,然后在水平滩涂上减速滑行,小白兔同时从同一点开始,一直以大小不变的速率沿与小乌龟相同的路线运动。

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70s 内,它们只相遇一次B .在20s 末和40s 末分别相遇一次C .比赛进行到40s 之前,一直小白兔领先D .比赛进行70s ,小乌龟领先 21.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的O 点有固定的正点电荷Q ,带正电的点电荷q 在纸面内,正以O 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重力)A .点电荷q 的环绕方向一定为逆时针方向B .若将O 点的点电荷Q 中和,q 的运动速度将变大C .若将O 点的点电荷Q 中和,q 的运动半径将变大D .若将O 点的点电荷Q 中和,q 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将变大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5分)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采用图示装置,在斜槽轨道末端垂直斜槽轨道所在平面的右侧,放置竖直平板,从斜槽上的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击平板,利用复写纸记录小球与平板的撞击点。

现使平板分别处在相互等间距的A 、B 、C 位置,记录下小球撞击点分别为a 、b 、c 。

(1)安装装置时,需保证斜槽轨道末端____________;(2)若A 、B 、C 相互间距均为L ,a 与b 、b 与c 间距分别为h 1、h 2,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 0=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