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建议在学习本章时,尽量联系西方经济学原理的一些方法。
二、复习范围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2.国际经济学的特征3.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4.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复习思考题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为什么要学习国际经济学?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相互需求理论、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
学习本章时,应联系国际贸易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本章的理解。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第二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一:李嘉图模型第三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二:标准贸易模型第四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三:要素禀赋模型三、复习思考题1.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的有何不同?2.H-O理论的实质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昂惕夫之谜?它对比较优势原理和H-O定理意味着什么?第三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一、复习重点本章重点是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产业内贸易第四节重叠需求理论三、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规模经济?它如何成为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比较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与重叠需求理论的异同。
3.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第四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一、复习重点本章重点是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如“雁式模式”、“贫困的增长”理论等。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第二节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作用三、复习思考题1.“贫困的增长”产生的条件有哪些?2.简述恩格尔定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什么是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什么是生产要素不同比例增长?4.什么是“雁形模式”?第五章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对这部分的理解必须有较好的国际贸易实践知识,特别是对有关各类贸易摩擦的理解。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关税壁垒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第三节出口鼓励政策三、复习思考题1.分析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
2.说明关税对大国的经济效应。
3.说明最优关税率的决定。
4.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的比较。
5.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的福利影响。
6.出口补贴对小国的经济效应。
7.倾销与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战略。
第六章贸易保护的根据一、复习重点本章重点是幼稚产业理论,贸易条件恶化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幼稚产业理论第二节贸易条件恶化论第三节国内市场失灵论第四节战略性贸易政策三、复习思考题1.简述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2.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内容及其评价。
3.评述国内市场失灵论及对症规则。
4.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古诺模型与博弈分析。
5.试述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第七章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关税同、复习盟理论,二、复习范围第一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第二节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关税同盟理论第三节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三、复习思考题1.简述经济一体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其演进。
2.分析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应。
3.分析关税同盟的动态福利效应。
4.试述不同类型国家经济一体化的成败得失。
5.简述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特点。
第八章国际收支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与分析,其中特别是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是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国际收支的概念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第四节国际收支账户与其他宏观经济账户的关系三、复习思考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内容?2.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是什么?3.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有哪些影响?4.怎样区别与理解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第九章外汇与汇率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汇率的计算方法,外汇交易的几种具体方式。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外汇第二节汇率和汇率种类第三节外汇市场第四节外汇交易第五节汇率制度三、复习思考题1.汇率是如何进行标价的?根据不同的标价方法应如何理解一国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
2.简述汇率的种类。
3.简述外汇市场的分类情况。
4.简述外汇交易业务的种类及其特点和作用。
第十章汇率决定理论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理论,这些理论是汇率理论的基础,需要认真掌握和真正学会。
此外,对国际收支理论也应该比较熟悉了解。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汇率决定的基础及影响其变动的因素第二节购买力平价说第三节利率平价理论第四节国际收支说三、复习思考题1.简述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
2.简述货币模型的基本内容。
3.简述超调模型中的汇率动态调整过程。
4.论述资产组合模型的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货币的贬值效应,J曲线效应,吸收分析理论,货币分析方法理论的政策主张。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第二节吸收分析理论第三节货币分析法三、复习思考题1.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
2.如何理解贬值后收入变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3.说明吸收分析理论的基本公式和政策含义。
4.货币分析理论的前提假定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一理论?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的宏观政策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运用方法及理论依据,难点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理论体系。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开放经济政策的目标第二节开放经济的政策工具与调控原理第三节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第四节开放经济的汇率政策第五节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三、复习思考题1.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什么?2.简述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关系。
3.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有哪些种类?4.简述开放经济下政策工具的搭配。
第十三章国际货币体系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产生到崩溃的全部过程,欧元和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过程及作用。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第三节欧洲货币体系与欧元三、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哪些内容?2.如何理解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3.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什么会崩溃?4.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包括哪些?6.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前景。
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国际资本的种类,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作用。
学习本章应结合当前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利用外资的实际工作,以加深对本章的理解。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第二节国际间接投资第三节国际直接投资第四节跨国公司三、复习思考题1.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2.当代国际资本流动有哪些新趋势?3.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有何影响?4.跨国公司及其特征是什么?5.跨国公司理论有哪些?6.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是什么?第十五章劳动力国际流动一、复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劳务输出与输入的作用,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建议学习和了解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劳务输出与国际工程承包等内容。
二、复习范围第一节劳动力国际流动概述第二节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第三节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影响三、复习思考题1.劳动力国际流动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2.当代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征有哪些?3.影响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直接原因有哪些?4.在工资率差别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劳动力国际流动对不同经济集团的福利有什么影响?5.劳动力国际流动对财政有什么影响?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供参考)一、单项选择: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A.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B.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基础。
C.两者是平行关系。
D.两者是交叉关系。
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A.资本流动。
B.社会生产力。
C.自然条件。
D.生产关系。
3.俄林认为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要素在各国间自由流动。
B.不同商品之间实行自由贸易。
C.各个地区间商品的价格差别。
D.不同国家货币比价不同形成。
4.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哪一项因素决定的A.国际价值。
B.垄断价格。
C.供求关系。
D.交换关系。
5.从需求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称为A.贸易转移效果。
B.贸易创造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D.贸易再造效果。
6.按照“要素比例说”,俄林认为要实现国际分工的利益最好是执行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有限保护贸易政策。
7.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提出这种观点的主要人物是A.汉密尔顿。
B.李斯特。
C.凯恩斯。
D.亚当·斯密。
8.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A.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B.保护幼稚工业。
C.保持贸易顺差。
D.保护新兴工业。
9.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重本抑末。
10.重商主义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政策是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有限贸易保护政策。
11.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在A.纽约。
B.布鲁塞尔。
C.日内瓦。
D.伦敦。
12.在WTO《农业协议》中,对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政策,称为下列哪项政策,并需要减让承诺A.绿箱政策。
B.蓝箱政策。
C.黄箱政策。
D.灰箱政策。
13.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禁止性补贴又称为A.红灯补贴。
B.黄灯补贴。
C.绿灯补贴。
D.蓝灯补贴。
14.买方信贷的授信人是A.出口商。
B.进口商。
C.出口商所在地银行。
D.供货商。
15.使用两种以上货币进行计价成交时,这些货币应该是A.硬币。
B.软币。
C.软币和硬币相互搭配。
D.可兑换货币。
16.在国际收支中,货币贬值后导致经常项目初期恶化、长期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描述为A.U曲线效应。
B.J曲线效应。
C.Z曲线效应。
D.L曲线效应。
17.在开放经济中反映外汇市场均衡的的曲线是A.IS曲线。
B.LM曲线。
C.BP曲线。
D.WO曲线。
18.国际长期资本流动通常是指A.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资本流动。
B.期限在1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资本流动。
C.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D.期限在3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资本流动。
19.跨国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东道国公司的A.销售权。
B.经营权。
C.所有权。
D.管理权。
20.劳动力能够进行国际流动的关键在于A.劳动力获得了温饱。
B.劳动力具有居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