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第1章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为指导4:12:84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1.2 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中牟县景观大道南延新建工程k2+550—k5+309.079底基层工程施工。

1.3 编制依据及验收标准1.3.1中牟县景观大道南延新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1.3.2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公路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4 编制原则1.4.1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 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 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2章工程综合说明2.1 工程简介本项目道路工程设计有主辅道和左右之分,横断面布置为:(4.0m 人行道+4.0m辅道+2.0m边花坛+12.0m主道路面+4.0m中花坛)×2,总宽52.0m。

本标段线路全长2.759km,桥梁总长205.0m,5.0%水泥土路床处理长度2554.0m,底基层采用4:12:84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厚度18cm,下基层采用4.5%水泥稳定碎石。

上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与实际情况,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

2.2 工程项目环境2.2.1地质情况本项目位于黄河南岸,施工区域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成槽状。

地表广泛分布松散状风积沙层,沙丘固定,沙害轻微或无危害。

2.2.2 交通运输本工程所用土源运输以汽车为主,材料运输外围市政道路及施工区域内临时便道解决。

第3章施工总体部署3.1 总体施工安排3.1.1 总体施工安排原则1、综合考虑地方因素,合理组织交通、材料供应,将地方干扰降到最低。

2、以水泥施工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为施工重点,分区、分段进行施工安排。

3、按流水作业顺序,区、段工序安排平行作业。

3.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3.2.1施工场地的交通疏导本工程为达到文明施工要求,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满足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创建文明施工工地,施工区外设置醒目的施工标识,明确指示车流方向。

3.3 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3.3.1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为安全、优质、快速完成本工程,我们将按项目法组建责、权、利统一的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部人员配置详见下表。

施工组织机构图工程1部质量部 办公室测量组工程2部项目经理:王鹏辉 项目负责人 :彭建新材料负责人计量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资料员试验员机管员现场负责人:徐林 施工负责人:刘朝阳项目总工: 曲宽厚3.4 劳动力投入计划为确保业主要求的工期,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工期紧张的各个施工阶段中,严格进行施工管理,不折不扣的完成施工计划要求,项目经理部由管理、技术人员计28人组成。

根据本工程总体部署及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所投入的劳动力高峰期为30人3.5 主要材料计划3.5.1 土:混合料所用土为黄河冲砂土,土中不得含有污染物,有机质或其它有害物质。

3.5.2 石灰:石灰质量应符合III级以上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石灰应经充分消解后才能使用。

不得含有灰团和生石灰块。

3.5.3 水泥:所用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3.6 主要施工设备根据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将调集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主要施工设备序机械或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备注号1 振动压路机14T 3 常州20062 压路机(胶轮)15T3 徐州20053 压路机(三轮)18~21 2 徐州20054 推土机802 2 洛阳20045 自卸汽车10t 16 武汉20076 摊铺机 2 镇江20067 洒水车 3 20058 路拌机 2 上海20089 平地机 1 徐州2006主要的测量仪器设备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水准仪DS3 台 42 全站仪RTS238 台 13 钢卷尺50 把 4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4.1 工期计划目标计划于2012年3月20日—2012年4月25日完成水泥石灰土底基层工作;2010年4月12日—2012年5月20日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作。

4.2工期保证措施本工程工期紧、工作量大、施工难度高,为确保按期完成工程,特制定以下工期保证措施:(一)道路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迅速成立、及时到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二)施工准备抓早抓紧: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组织进行设计技术交底,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相关机械及时进场,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三)施工组织不断优化:以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四)建立从经理部到各施工现场的调度指挥控制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五)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规范化。

(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七)确保劳力充足、高效: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

第5章施工工艺5.1 路拌法施工工艺(中牟县景观大道南延工程)5.1.1 工艺流程铺土→打格卸灰→拌和→整形→碾压→养生5.1.2 铺土5.1.2.1 采用同一车型运土。

计算每车土堆放的纵横间距,按计算的间距卸土。

5.1.2.2 用推土机将土摊平,并进行排压。

用平地机整平,检验松铺土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1.3 打格卸灰5.1.3.1 采用同一车型运输石灰。

计算出每车石灰摊铺的面积,事先在路基上用石灰打出方格,每格中卸一车石灰。

5.1.3.2 用推土机配合人工将石灰摊铺均匀。

5.1.4 拌和5.1.4.1 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相邻拌和段重叠拌和5米以上,相邻拌和重叠拌和25cm以上。

5.1.4.2 拌和时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含水量等于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应及时调整。

5.1.4.3 拌和时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拌和深度应直达水泥石灰土底基层底面。

5.1.5 整形5.1.5.1 拌和均匀后应立即进行初步整形。

5.1.5.2 采用推土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5.1.5.3 将局部低洼处表层5cm以上的石灰土耙松,用石灰土找平,并用机械碾压一遍。

5.1.5.4 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并将高处的石灰土刮出路外。

5.1.5.5 每次整平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

5.1.6 碾压5.1.6.1 根据首件施工确定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路基两侧应多压2~3遍。

5.1.6.2 整形后,石灰土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1%~2%,立即进行碾压。

5.1.6.3 在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曲线段由路基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曲线段,由曲线内侧向曲线外侧碾压。

5.1.6.4 碾压时,轮迹应重叠不小于30cm。

5.1.7 养生5.1.7.1 底基层碾压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如不立即进行基底施工,应洒水养生。

5.1.7.2 完工后的石灰土层应养生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其表面呈潮湿状态,常温季节每日应洒水4次以上。

5.2 厂拌法施工(中牟县景观大道南延工程)采用厂拌(路外拌和)的石灰土应拌和均匀,且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考虑到纬十三路幅宽较宽,施工时拟采用半幅施工方法。

5.2.1 工艺流程铺土→整形→碾压→养生5.2.2 铺土5.2.2.1 采用同一车型运土。

计算每车土堆放的纵横间距,按计算的间距卸土。

5.2.2.2 用推土机将土摊平,并进行排压。

检验松铺土层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5.2.3 整形5.2.3.1 采用推土机或轮胎压路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5.2.3.2 将局部低洼处表面5cm以上的石灰土耙松,用石灰土填平,并用机械碾压一遍。

5.2.3.3 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将高处的石灰土刮出路外。

5.2.3.4 每次整平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

5.2.4 碾压5.2.4.1 按照首件施工确定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路基两侧应多压2~3遍。

5.2.4.2 整形后,水泥石灰土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1%~±2%时,应立即进行碾压。

5.2.4.3 在直线段或不设超高的曲线段由路基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曲线段,由曲线内侧向曲线外侧碾压。

5.2.4.4 碾压时轮迹应重叠30cm以上。

5.2.5 养生5.2.5.1 底基层碾压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如不立即进行基层施工,应洒水养生。

5.2.5.2 完工后的水泥石灰土层应养生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其表面呈潮湿状态。

常温季节每日应洒水4次以上。

本工程采用路拌法施工。

第6章质量保证措施6.1 工程质量目标承诺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工程质量等级确保合格,力争达到优良标准。

6.2 质量指导方针6.2.1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公司贯标认证工作相结合,按ISO-9002模式进行管理。

6.2.2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在施工方案中,以实现工程优质为前提,在多项技术措施中以优质为目标,做好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6.2.3项目经理是质量第一责任人,应把质量的好坏与个人经济挂钩,奖惩分明,增强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

6.2.4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施工。

6.2.5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项目工程师有权制止,必要时予以返工处理,按公司规定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