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资料

2019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资料


河流为聚 落的分布 提供有利 条件
①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②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 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①对聚落规模的影响:河网密布地区,耕地破碎,聚落规模较
小,如江南水乡;河流稀少地区,耕地连片,聚落规模较大,如
(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B(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其沉积物最有可能依次是A( )
A.河卵石 中粗砂 粉细砂 B.河卵石 粉细砂 中粗砂
C.粉细砂 河卵石 中粗砂 D.粉细砂 中粗砂 河卵石
(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C( )
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河流对聚 落的影响
华北平原 ②影响聚落的分布位置:在山区河谷中,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 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
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影响聚落形态:沿河分布的聚落成线状分布
2.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高原地区
山区
平原
河流地 貌类型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冲)积扇和河流 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方法技巧:河流侵蚀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河流侵蚀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1)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方面分析。受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 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 (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则应该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则分析。
1.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 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结合下图回答(1)~(3)题。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
河流地 貌条件
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 谷地势低、气候温 暖,两岸泥沙淤积而 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 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 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 有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 富,而且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 海上运输
聚落 分布
大多呈条带状分布在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 河漫滩平原上
答案:(1)河流的侵蚀地貌,如峡谷。 (2)存在。在河流流出山口的地方形成山麓冲积扇。 (3)虎跳峡处流水以侵蚀作用为主;在荆江河段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 (画图)
1.河谷的发育过程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 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 沟谷发育而成。当沟谷深切至地下水获取 稳定的补给水源时,沟谷就成了河谷。河 谷的发育过程和特征如图所示: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 形,冲积扇顶端到 边缘地势逐渐降 低,堆积物颗粒由 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 河流改道或者继续 向下侵蚀,多个被 废弃的河漫滩连接 在一起形成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水 下坡度平缓的入海口处,加 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沉 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三角 洲以河道分叉处为顶点向海 洋方向形成扇形或三角形
2冲__洪_不_积_断_—_扩_冲_大_积_,_平_彼_原_此_:相发互育联于合山而前成,由_洪__(_冲__)_积__扇___
积平 原类 型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_河__流__中___下__游__,由多个被废 弃的__河__漫__滩___连接而成 __三__角__洲___平原:河流___入__海__口__处___泥沙堆积而成
2.河谷在不同河段的表现
(1)“V”型河谷的发育 ①河流侵蚀作用:河流发育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原因: 流速快,能量集中),使河谷加深和延长。 ②河谷形态:深、狭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2)槽型河谷的发育 ①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向下侵蚀减弱,向两岸侵蚀加强(原因:河流 落差变小),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流更加弯曲,河谷拓宽。 ②河谷形态:弯、宽、浅,横剖面呈槽型。
蚀为主
呈“__V_____”型
中期
向__河__谷__两__岸__的侵蚀作用 加强
河流更为__弯__曲____,河谷__拓__宽___
后期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_宽__而__浅__的__槽___型
2.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被河流_搬__运_______的物质,在河流搬__运__能__力__减__弱______的情况下 堆积而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沿途流经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等地形区。地貌景观十分壮观。下面是一旅游者沿长江旅行时拍摄的一些照 片。
请思考下列问题: (1)长江上游流经横断山区形成的主要地貌有哪些? (2)在河流的上游存在堆积地貌吗? (3)虎跳峡和荆江河段,河流的主要作用力有何差异?请画出形成两地河 谷的横剖面。
知识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__生__产__、__生__活__用__水___。 (2)方便对外联系和___运__输_____。 (3)提供丰富的__农__副__产__品___。
2.河流对聚落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__相__对__较__小___ 规模的影响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__规__模__大____
3.根据聚落和港口分布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 堆积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 地;侵蚀岸河水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 误区警示:河流堆积地貌不只形成于下游 在河流的上游地区,虽然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当河流流出山口时, 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 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D.③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②处早
【解析】 第(1)题,从河流阶地的概念上,结合图中四点的位置可知② 属于河流阶地。第(2)题,流水沉积作用有分异规律,体积大比重大的颗粒先沉 积,体积小比重小的颗粒后沉积,故甲层为河卵石,乙层为中粗砂,丙层为粉 细砂。第(3)题,图中两岸都有沉积物,河底也有大量沉积物,故该处以沉积作 用为主,位于平直河道,A错;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沉积物较少,B错。 ③处沉积物位于较深的河道,根据河谷发育过程可知,该处沉积物晚于②处。
分析造成地 表形态变化 的内、外力因
成与发展过程(重 点); 河流堆积地貌的形
格奇特的石宝寨、三峡大坝等景观,使海 内外无数游客为之神往。
素 2.举例说明 河流地貌对
成与发展过程(重 点、难点);
聚落分布的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
【思考】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呢?
影响
布的影响(重点)
1
互动课堂
2
知识构建
3
新课标导学
地理
必修① ·人教版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情景导读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重点难点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是瞿塘峡、1.结合实例,河流侵蚀地貌的形
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两岸高山 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 1 000 -1 500 米。三峡沿线有“水下碑林”白鹤 梁、“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建筑风
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上,呈明显的条带状,或 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 流两岸发展
沿河发展,形成沿河 聚落带;有的沿海岸 发展,形成沿海聚落 带
误区警示:1.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 一般而言,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内 河航运发达,比较适宜聚落发展,所以是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个别特殊地 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由于该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差,人烟稀 少,聚落很少。 2.气候恶化的地区不一定没有城市分布 气候条件恶劣的干旱荒漠地区、高纬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很 少有城市分布,但并非一个也没有。例如,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 区内也有城市分布,只是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湿润季风区内的东南沿海地 区。
(3)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有何影响?
河流水系图的判读 [信息提取] 提取三大信息:①地势的高低;②地形类型;③地形区。
[方法总结] 1.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 河流总是在重力作用下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且河流总是 沿山谷发育,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常根据河流分布判定山谷,然后再确定河流 地貌。 2.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定地形类型 水系的特征与河流支流的汇入直接相关,而支流的发育与形成受地形限 制。 (1)若水系为向心状,该地形为盆地。 (2)若水系为放射状,该地形为山地。
2.结合下图及所学内容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聚落沿河流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河流的供水和交通功能影响了聚落沿河流分布。 (2)在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有哪些影响(从河网密度及取水难易 两方面分析)? 不同地区的河网密度不同,水源获取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聚落规模也不 同。在河网密度较大、水源获取容易的地区,聚落的规模往往较小;而在河网 密度较小、水源获取困难的地区,聚落的规模往往较大。
请思考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2)青藏高原的人们为什么选择在河谷里居住? (3)你能说出河谷聚落的形态吗? 答案:(1)地势高、气温低、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2)河谷地带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沿河伸展,呈条带状。
1.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3.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1)含沙量大,说明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2)结冰现象,说明该区域冬季气温低于0℃,在我国应分布于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 (3)汛期。 ①若出现两次明显的汛期,一次春汛,一次夏汛,则说明该区河流有季 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我国应分布于东北地区。 ②若汛期与多雨期一致,则说明该区河流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在我国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③若河流汛期与气温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在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