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理论5、《雅典宪章》核心的规划思想是( D ) 。
A、有机疏散B卫星城C城市交通D功能分区11、《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B) 。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B物质空间决定论C综合多功能D大众参与2、《马丘比丘宪章》包括以下( ADE ) 要点。
A、强调城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B它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C将城市规划视做对终极状态的描述D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E、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41、下列关于卫星城概念中,认识错误的是( A ) 。
A、是一定区域范围中心城市,为其周围地区服务,并与某大城市相互作用B是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从属于某大城市C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D为了防止城市规模过大和蔓延22、以( A ) 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A、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B柯布西耶提出的现代城市C索里亚•玛塔提出的线形城市D戈涅提出的工业城市城市规划概念体系内容26、以下四项中,( D )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12、下列关于城市规划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纲领B、城市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C、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和城市规划师的事D、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来引导,城市规划师全权设计,不需他人合作31、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A )。
A、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与管理B、城市未来空间的架构和引导C、城市土地的使用、分配和开发D、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以及土地的分配、开发13、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
A、有不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B、除了在规划层次上有上下关系外,还有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C、有上下层次关系D、除有上下层次关系,还有共同的规划对象50、对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BDE )。
A、二者均是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宏观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C、有些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替代城市总体规划D、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协商一致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城市有关研究内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布局等)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40、一般城市规划分为( C )两个层面。
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B、城市规划控制和城市建设C、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D、区域规划和总体规划47、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 )。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32、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分类应( D ) 。
A、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B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C分至中类D分至小类9、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 ) 。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B用地面积、性质C容积率D建筑密度发展战略43、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是( D ) 。
A、城市形态B城市分散式形态C城市集中式形态D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用地分类和构成城市用地中 道路广场 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 A ) 。
10、下列城市用地分类与其代码不相符合的一组是(B ) A .居住用地( R )、道路广场用地( S )B .公共设施用地(C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 )C .仓储用地(W )、特殊用地(D )D .水域和其他用地(E )、对外交通用地(T )总体布局20、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 ( C )。
A 、城市用土规模14、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 、现场踏勘或观察B 、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C 、 访谈和座谈会调查D 、 文献资料的运用 16、城市绿地包含的两个种类绿地分别是 ( AC )。
A 、 公共绿地B 、 风景名胜区C 、生产防护绿地D 、公园 E 、 自然保护区 1、 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 C ) 不正确。
A 、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 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B 、 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 C 、 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 、 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 2. A . 8% ~15% • 15% 〜25% C .8%~25% . 25% ~38%B、工业用地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居住用地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B )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交通18、城市对外交通包括(B ) 。
A、城市道路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B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交通C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公路交通D公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28、城市中铁路设施的用地布局要符合( ACD )的要求。
A 、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避免穿越城市B 、客运站应远离市中心区,设置在市区边缘C、货运站应靠近工业区和仓库区D 、编组站要布置在市郊,避免与城市互相干扰E、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可以穿越城市4、城市干道网类型有( ACDE ) 。
A、方格网式B主辅线式C环行放射式D自由式E、混合式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
A、方格网道路容易形成不必要的穿越中心区的交通B方格网道路的非直线系数大C环形放射式道路不容易将外围交通迅速引入市中心区D环形放射式道路容易使城市呈同心圆式不断向外扩张43、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
A、低速让高速B次要让主要C交通性让生活性D适当分离48、关于道路红线的解释,下面错误的是( C ) 。
A、道路红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B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C道路红线宽度由城市道路性质决定D —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即建筑红线,亦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工程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A )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8、城市水源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 A ) 因素。
A、水量B水质C距离远近D取水条件好坏1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A )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10、城市工程管线按工程管线输送方式可分为( B ) 。
A、给水管道和排水沟管B压力管线和重力自流管线C地铺管线和地埋管线D可弯曲管线和不易弯曲管线18、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遵守的避让原则不含( D ) 。
A、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B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C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D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现有的让新建的历史文化保护30、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包括( ABD ) 。
A、有一定规模,较为完整,在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B有一定比例的真实(有形)遗存及无形文化资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C有历史、科学价值,但无艺术价值D仍然是具有活力的社区E、有一定规模,但不具有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37、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 C ) 的重要标志。
A、城市规划B城市文化C城市文明D城市环保50、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包括( ABC ) 。
A、保护文物特别丰富B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C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市区或郊区D有历史、科学价值,但无艺术价值E、有重大的艺术价值,但无科学价值管理实施法规27、下列各项法规中,( A ) 不属于相关法的内容。
A、《城市规划编制办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5、我国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 A ) 制度来得到保证的。
A、一书两证B引导和控制C管理D法规36、城市规划纲要的审批需经( C ) 审核同意。
A、国务院B城市所在省政府C城市人民政府D城市人大常委会29、在城市发展和建设领域中,( B ) 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种种缺陷而制作的。
A、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的配置B要有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的自发过程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来增加群众更大需求D依法建设城市建筑物,推进市容来发展经济8、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实行分级审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直辖市的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B. 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总体规划,由所在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C. 一般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D.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