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之家笔记外泌体简介Exosome ,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 nm 。
尽管外泌体最初在1983 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
然而最近几年,人们发现这种微小膜泡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
这些发现点燃了人们对细胞分泌膜泡的兴趣。
最近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在很多生理病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免疫中抗原呈递、肿瘤的生长与迁移、组织损伤的修复等。
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不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很好的保护其包被的物质,且能靶向特定)。
细胞或组织,因此是一种很好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elivery system2015 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做到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
外泌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热点,由于它在体内存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便捷性,已经成为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在有效方式,在精准医学发展上有着光明的前景。
综述虽然,已有初步研究结果解释外泌体在体内的运输途径。
4)外泌体对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对肿瘤抗放疗、抗化疗的影响。
Cell :外泌体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CQ号传导的功能研究仍需要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来解释。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以肿瘤细胞及其微 环境为背景,认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癌症的发生及恶化起着重要的媒介调控作用。
:as-,。
・』蓄] IMF*tj 趨勰矍:魁趣 EV ZIdT dl 価n 1 niZ pKilitatiDO Dh ml[ nDLIiLvrind'Inhidupodiu Inr —■I'cp -R d ■■ H I M X U I L M■ C 石l-rr.t&J ■■«UJ - 2 lllv IsIMF DP fCU ruiPr>>rTHlActK rwclicifeliiblrVwwnli 一合尹丫AgP 二帀 flf F£i ・[i,z 号flfUiTT'F = ji-Jllff. u- J ui' iJiiJy- ^dbidlunH'al'fairrw Vniliiv e ■ EI J圭 c lU HHI 5 J I 二心ft*____常《(■ kr\.i|yb ・n —“…y一營V”厂百炉L '弦f 盘*莎Hp .!?■ !;;" j “ Ilk Cl*: i-TR. Illi- mi Fl i —I rr : ■:r«・rF*<Kf尸9在这篇Cell 文章中,作者首先总结了目前外泌体最引人注目的功能研究: 1)外泌体携带的 蛋白促进了肿瘤进展和转移;2)外泌体的分泌、运输途径等传递信号通路;3)外泌体中的但关于,其介导的细胞间的信小RNA 具有什么作用;从物理、 生化上区分开, 比如说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存在哪些不同的生物标志物, 学功能上区分不同类型的外泌体仍存在很多难题。
肿瘤 免疫 干细胞 心血管 诊断 靶向给药 方法组学 分泌机制方法及组学Nanoscale :一种能高纯度捕获和释放外泌体的微流体装置目前,最好的分离外泌体的金标准方法仍然是超速离心法, 其它方法, 如基于聚合物的分离试剂盒, 会非特异性地沉淀下所有外泌体大小的物质, 需要然后还介绍了对外泌体的功能了解存在着哪些局限, 比如说, 外泌体存在着众多子类, 怎么已及从生理 通常得率较低 ( 5%至 25%)。
额外步骤去除杂质,且价格昂贵。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微流体装置, 用于捕获血液中的外泌体。
该装置含有两个不同的免疫模块层, 通过抗体与外泌体结合实现高通量特异性分离, 体和外泌体之间结合的机会。
此外, 还会对分离下来的外泌进行去抗体处理, 原状,有利于下游的分析。
研究人员使用 MCF-7 分泌的外泌体验证了本装置的性能,发现分离出来的浓度和比例 均高于常规试剂盒。
这种简单快速的外泌体捕获技术对阐明癌症患者外泌体的功能具有很大 的潜力,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外泌体的癌症研究。
参考文献 : Kang YT, Kim YJ, Bu J, Cho YH, Han SW, Moon BI. High-purity capture and releaseof circulating exosomes using an exosome -specific dual -patterned immunofiltration (ExoDIF) device. Nanoscale. 2017 Sep 1.肿瘤促进增殖 促进转移免疫逃逸或免疫杀伤综述】外泌体及 miRNA 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在化疗过程中, 癌细胞能产生耐药性, 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膜的药物通透性和增强细胞 对药物的外排作用实现的。
癌细胞能通过外泌体的形式向外排出化疗药物而使化疗药物失效。
并且能够通过机械旋转来增强抗 使外泌体恢复外泌体 miRNA 如何在肿瘤微环境中 “帮助” 肿瘤产生耐药性, 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阐述。
在这篇综述里,研究人员着重介绍关于外泌体介导的miRNA 递送在调控耐药性方面的研究。
研究人员还认为外泌体可作为对抗耐药性的新方法。
Bach DH, Hong JY,Park HJ, Lee SK. The role of exosomes and miRNAs in drug -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Int J Cancer. 2017 Jul 15;141(2):220-230.NK 细胞外泌体的抗肿瘤作用来自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医学院的Bye on g-Cheol Ahn 研究组发现NK 细胞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值得进一步将其发展为癌症的潜在免疫治疗策略。
该研究发现, NK 细胞外泌体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但是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通过FasL 抑制剂可减轻其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
现 NK 细胞外泌体处理组的肿瘤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
其细胞毒性作用。
使用聚合物沉淀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1. Zhu, L., et al. (2017). "Exosomes Derived From Natural Killer Cells Exert Therapeutic Effect in Melanoma." Theranostics 7(10): 2732-2745.2. Jong, A. Y., et al. (2017). "Large-scale isol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activated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 J Extracell Vesicles 6(1):1294368.强胶质瘤干细胞的致癌性miRNA 的转移可以改变非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NK 细胞外泌体在体外诱导了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
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在体内检测了NK 细胞外泌体的肿瘤抑制作用,发是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了活化的人NK 细胞的胞外囊泡的大规模分离及EV 。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发文:胶质瘤相关 MSC 分泌的外泌体增研究表明,癌细胞分泌外泌体中的原癌肿瘤抑制性miRNA的转移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在此前一项研究中,胶质瘤细胞分泌含有mRNA和miRNA的外泌体,促进血管形成。
胶质瘤的细胞外囊泡将miR-1递送至受体细胞, 改变了胶质瘤细胞侵袭和增殖特性并且影响基质细胞促进内皮细管的形成。
另有研究认为, GBM衍生的外泌体可将miRNA转移至小神经胶质细胞中。
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Frederick Lang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认为神经胶质瘤相关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GA-hMSC)胶质母细胞瘤的基质成分,能够释放外泌体,增加肿瘤起始胶质瘤干细胞(GSCS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研究人员分析了外泌体内容物,鉴定出miR-1587是GSCs外泌体的作用介质, 其中部分机理是可下调肿瘤抑制性核受体共抑制因子NC0R1。
CSCCDMI—3* BM-'MSC ■ WT Tumv Ibtrdcr1 SiXvv^[Cell】肿瘤细胞迫使基质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无蛋白结合的RNA RN7SL1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乳腺癌细胞触发基质细胞NOTCH-MYC 信号通路导致POL3 驱动的RN7SL1 增加。
在外泌体转移到免疫细胞后,非屏蔽的RN7SL1 触发炎症反应;转移到乳腺癌细胞后,非屏蔽RN7SL1 激活PRR RIG-1 以增强肿 瘤生长、转移和治疗抗性。
Highlights胞质RNA 被RNA 结合蛋白屏蔽从而抑制 RIG-I 的识别肿瘤成纤维细胞中 NOTCHMYC 信号通路促进非屏蔽的 RN7SL1 RNA 通过外泌体释放外泌体中的非屏蔽 RN7SL1作为DAMP 激活乳腺癌的RGIRNA 的非屏蔽与基质激活协同促进炎症和肿瘤进展InHammalorv[1曲叫3|岳1亦INabet B Y, Qiu Y, Shabason J E, et al. Exosome RNA Unshielding Coup les Stromal Activation to P attern Recognition Rece ptor Signaling in Cancer[J]. Cell, 2017, 170(2): 352-366. e13.Matei I, Kim H S, Lyden D. Unshielding Exosomal RNA Unleashes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J]. Cell, 2017, 170(2): 223-225.—CQ相同来源的肿瘤细胞转移到不同的器官后会显示出不同的基因表达谱。
胞和外在信号之间在转移器官的动态相互作用影响其转移后的生长。
Nature :脑微环境通过外泌体microRNAs 促进肿瘤转移EKcntfrifiaf t 3iri"'4jlirv :iRea 虱 Cartcar C B II^StnorrvaJ Fibfmhlflst*显然,转移的肿瘤细I Interterun- SbnuWdd Gm ISkiini-iir ■ HHIH 氏Primary 当Turner f ■ J rb葩fTumor CellsProliferatron 十Apoptcjsis 4尸■奄 UWE 用EeRf+.靑枣3Outgrowth f这篇研究文章揭示了正常表达 PTEN (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的人和小鼠的肿瘤细胞在 传播到脑部后丢失 P TEN 的表达,但是传播到其他器官后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