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云南省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课后习题(建筑工程)

2018云南省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课后习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C)。

A.30%~100%B.20%~80%C.40%~120%D.40%~100%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桩基沉降减小(B)左右。

A.20%B.30%C.40%D.50%3.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桩底后注浆导管及注浆阀数量宜根据桩径大小设置,对于d≤1000mm 的桩,宜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B)根。

A.1B.2C.3D.44.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注浆作业宜于成桩(B)后开始。

A.1dB.2dC.3dD.4d5.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对于饱和土中的复式注浆顺序宜(A)。

A.先桩侧后桩底B.先桩底后桩侧C.桩底桩侧同时D.先桩侧后桩底或先桩底后桩侧1.长螺旋水下成桩的施工效率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效率的(D)。

A.1~2倍B.2~3倍C.3~4倍D.4~5倍2.长螺旋水下成桩的施工效率是长螺旋钻孔无砂混凝土桩施工效率的(C)。

A.1.1~1.2倍B.1.2~1.4倍C.1.2~1.5倍D.1.3~1.6倍3.长螺旋水下成桩工艺中要求混凝土中粗骨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B)。

A.20mmB.30mmC.40mmD.50mm4.长螺旋水下成桩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相比,施工费用可节约约(A)。

A.28%B.32%C.40%D.49%5.长螺旋水下成桩与长螺旋钻孔无砂混凝土桩相比,施工费用可节约约(D)。

A.28%B.32%C.40%D.49%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桩距应根据基础形式、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复合地基变形、土性、施工工艺等确定,宜取(D)桩径。

A.1~2倍B.2~4倍C3~4倍 D.3~5倍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宜取(C)的桩径。

A.0.3~0.5倍B.0.2~0.5倍C.0.4~0.6倍D.0.5~0.6倍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材料可用中砂、粗砂、碎石、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超过(B)。

A.20mmB.30mmC.40mmD.50mm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主要确定(B)个参数。

A.4B.5C.6D.71.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需在砂垫层上铺设塑料密封膜并使其四周埋设于不透气层顶面以下至少(D),使之与大气压隔离。

A.20cmB.30cmC.40cmD.50cm2.真空预压法加固的土体的密实度比同等条件下堆在预压加固法(A)。

A.高B.低C.不好确定D.与土体有关3.真空预压法固结度的确定,在某一设计预压荷载下,固结度越大,地基土加固后的残余沉降越(),但所用的加固时间越()。

A.大,短B.大,长C.小,长D.小,短4.真空预压的加固范围需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一般应(B)建筑物基础边缘所包围的范围。

A.小于B.大于C.等于D.大于等于1.复合土钉墙如结合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一般用于深度(B)以上的基坑,预应力锚杆的位置多布于土钉墙的中、下部。

A.6mB.8mC.10mD.12m2.钢管土钉施工中,为保证管壁与土层的摩擦力,土钉外端自由段一般不小于(B)。

A.2mB.3mC.4mD.5m1.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同时具有抵抗侧向土水压力和阻止地下水渗漏的功能,主要用于(C)支护。

A.深度大于3m的基坑B.深度大于5m的基坑C.深基坑D.基坑2.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的成墙厚度可低至(B)。

A.500mmB.550mmC.600mmD.650mm3.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的工程造价较常用的钻孔灌注排桩的方法约节省(C)。

A.15%~30%B.10%~30%C.20%~30%D.20%~40%1.逆作法施工中周边地表下沉应控制在(A)以内。

A.10mmB.12mmC.14mmD.16mm1.高边坡防护技术适用于高度大于(B)的岩质高陡边坡、高度大于()的土质边坡、水电站侧岸高边坡、船闸、特大桥桥墩下岩石陡壁、隧道进出口仰坡等。

A.15m,30mB.30m,15mC.15m,20mD.20m,30m2.对于自然边坡,采用加固防护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B)。

A.C10B.C20C.C30D.C401.以下不属于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特点的是:(C)。

A.施工速度快B.适用范围广C.经济效益低D.节能减排2.以下不属于定向钻进穿越法适合的地层条件的是:(D)。

A.岩石B.砂土C.粉土D.卵砾石1.根据盾构头部的结构,可将其大致分为(A)。

A.闭胸式和敞开式B.土压平衡式和泥水加压式C.挤压式和手掘式D.土压式和泥土压式2.以下都为盾构法施工技术特点,除了(D)。

A.施工速度快B.机械造价昂贵C.安全可靠D.操作工艺简单1.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于所处环境下,抵抗内外劣化因素作用仍能保持其应有结构性能的能力。

下列哪个不是这方面能力(D)。

A.抵抗渗透B.钢筋的锈蚀C.碱—骨料反应D.强度2.低水胶比是保证混凝土密实性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高耐久性混凝土要求水胶比不超过(C)。

A.0.30B.0.36C.0.38D.0.403.高耐久性混凝土要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B)。

A.20mmB.25mmC.30mmD.35mm4.高耐久性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B)。

A.C30B.C40C.C50D.C60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强度等级超过(C)的混凝土。

A.C60B.C70C.C80D.C9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不超过(B)。

A.0.26B.0.28C.0.36D.0.383.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自收缩开裂及长期开裂的总宽度要低于(D)。

A.0.5mmB.0.4mmC.0.3mmD.0.2mm4.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变处于3‰时,实际承载力已近于(A)。

A.0B.20%C.50%D.80%5.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不超过(B)kg/m³。

A.150B.200C.250D.3001.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少于(D)kg/m³。

A.350B.400C.450D.5002.自密实混凝土砂的含泥量和杂质,会使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下降,砂率控制在(C)以上。

A.35%B.40%C.45%D.50%3.自密实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一般以小于(B)为宜。

A.10mmB.20mmC.30mmD.40mm4.自密实混凝土必须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分层浇筑,每层不得大于(B)。

A.40cmB.50cmC.60cmD.70cm5.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垂直下落距离不宜太大,应控制在(A)以内。

A.5mB.6mC.7mD.8m1.凡是采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表观密度不大于(C)kg/m³,均可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A.1700B.1800C.1900D.20002.若混凝土强度较高,轻骨料混凝土往往比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7天强度通常为28d的(D)。

A.60%~70%B.60%~80%C.70%~80%D.80%~90%3.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最高不超过(B)kg。

A.500B.550C.600D.6504.在干燥空气下,轻骨料混凝土最终收缩值为同强度普通混凝土收缩的(A)倍。

A.1~1.5B.1.2C.1.3D.1.51.凝缩裂缝是指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因体积收缩而引起的裂缝,通常它在浇筑混凝土(A)个月后出现。

A.2~3B.2C.3D.42.冷缩裂缝是指构件因受气温降低而收缩,且在构件两端受到强有力约束而引起的裂缝,一般只有在气温低于(C)℃时才会出现。

A.-2B.-1C.0D.13.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求水泥的进场温度不宜高于(B)℃。

A.50B.60C.70D.804.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求骨料使用温度不宜大于(C)℃。

A.20B.26C.28D.30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求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小于(D)℃。

A.24B.26C.28D.301.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一般是指泵送高度超过(B)的现代混凝土泵送技术。

A.180B.200C.300D.4002.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在常规泵送作业时要求最大骨料粒径与管径之比不大于(B)。

A.1:2B.1:3C.1:4D.1:53.泵送高度超过300m的,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宜大于(C)。

A.180mmB.200mmC.240mmD.300mm4.泵送高度超过300m的,倒锥法混凝土下落时间小于(A)。

A.15sB.18sC.20sD.24s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由于采用预应力技术,减小了构件截面,含钢量降低(B)以上。

A.10%B.20%C.25%D.30%2.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与现浇结构相比,建筑物的造价可降低(A)以上。

A.10%B.20%C.25%D.30%1.以下哪个为我国自主开发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D)。

A.套筒挤压接头B.锥螺纹接头C.直螺纹接头D.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2.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的镦粗过程对钢筋有冷作硬化作用,使钢筋的强度(C),延性()。

A.降低,降低B.降低,提高C.提高,降低D.提高,提高3.设计I级接头套筒尺寸时,应使套筒的净横截面积与套筒材料设计强度值的乘积大于钢筋面积与钢筋标准强度乘积的(B)倍,并应留有安全储备量。

A.0.9B.1.1C.1.2D.1.34.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以(A)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

A.500B.400C.300D.200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总损失预估为(C)。

A.10%~15%B.8%~15%C.15%~25%D.10%~25%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于板和次梁类楼盖结构,在板中的使用跨度为(B),可用于单向板、双向板、点支撑板和悬臂板。

A.8~12mB.6~12mC.8~15mD.6~15m1.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束预应力总损失预估为(D)。

A.10%~20%B.10%~15%C.15%~25%D.20%~30%2.扁管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用于平板混凝土楼盖结构,适用跨度为(C)。

A.8~12mB.6~12mC.8~15mD.6~15m1.早拆柱头螺杆插入立杆内的安全长度不得小于(B)。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2.早拆模板技术的采用,在立柱间距小于2m的受力状态,在常温下,楼板混凝土浇筑2~4d 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A)以上即可拆模。

A.50%B.75%C.80%D.100%1.爬模装置爬升时,承载体受力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C),并应满足爬模设计要求。

A.20MPaB.15MPaC.10MPaD.5MPa2.液压爬升模板技术中的油缸机位间距不宜超过(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