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行走前检查表
施工单位
检查部位
工程名称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签字)
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及要求标准图片检查结果
轨道系统2组行走轨道是否平行,2组行走轨道中心线5.02m,偏差不大于2cm;两侧行走轨道中心线顶面高差不得超过5mm
挂篮较低一侧前支腿处轨道垫梁是否按25cm间距进行加密,其它地方间距50cm。
铺设行走轨道时,轨道平联及纵向连接板和螺栓安装必须紧固,螺栓直径、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
轨道间接缝是否采用螺栓连接可靠,特别注意1m、1.5m 短挂篮处轨道间连接及精轧螺纹钢锚固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轨道锚固钢筋规格、纵横向间距、锚固长度、连接处螺纹是否完好,套筒安装是否居中,钢筋是否顺直。
行走轨道锚固扁担梁应居中锚固牢靠且无漏锚.
气象分析
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风力大于6级(含6级)或台风
期不许前移挂篮。
/
葫芦安装作为挂篮前移牵引动力的两个葫芦安装完成
/设置在后支腿附近作为保险装置的1个葫芦必须安装
完成
主体结构前支腿处限位装置是否已解除
影响挂篮行走的障碍物是否清除
所有销子应受力是否合理,插销是否完好无损
行走小车运行正常,受力均匀,焊缝完好是否满足要
求
挂篮后锚、内箱及翼缘吊带须拆除,中横梁处的行走
吊带要安装牢固(楔块支垫牢固紧密平整,吊带及销
子居中,吊带连接紧密)
放松底篮及模板系统,使底篮及模板脱离箱梁,临时
固定外侧模
其他
挂篮行走前主要施工人员部署已好,模板上不得站人/
检查脱模是否彻底,检查纵向预应力是否张拉/
结论
挂篮行时检查表
施工单位检查部位
工程名称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签字)
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及要求标准图片检查结果
轨道再次检查行走轨道的锚固扁担梁、连接钢筋及套筒的
锚固情况,确定锚固紧固、无漏锚
挂篮同步
同一只挂篮两片主桁尽量做到同步进行,同步距离
<10cm,挂篮移动速度<0.1m/min.
挂篮轴线检查挂篮主桁中心线是否与设计符合,如有偏位应调整两侧葫芦牵引步调。
挂篮前移即将到位时,应调整挂篮的轴线至设计位置;
保险葫芦设置了作为保险装置葫芦,应边前移边松葫芦,且其速度应略快于挂篮前移速度
后锚小车
行走时注意观察行走小车的行走状况,行走小车不得别住、歪斜
挂篮前移过程中若发现后锚小车行走受碍,应立刻停止挂篮前移,并通过千斤顶调正小车位置后再继续行走,严禁猛烈敲打小车
行走小车运行正常,受力均匀,焊缝完好。
所有销子应受力合理,插销应完好无损
外、底模板挂篮前移过程中若发现外、底模板行走受碍,应立刻停止挂篮前移,将障碍消除后挂篮继续行走;行走时模板应固定牢靠
走辊
挂篮前移过程中及时将走辊往前支腿下前端放置,走
辊轴线应居中、与轨道垂直且其间距应均匀
轨道锚固
行走时,行走小车前后轨道锚固间距控制在 1.5m以
内,挂篮前移时及时将轨道锚固
限位装置
挂篮到位后,必须立即设置挂篮主桁后锚,此时行走
小车不再承受挂篮荷载
其他注意观察外滑梁及后底横梁是否变形,核查风力情况
是否小于6级。
结论
挂篮行走到位浇筑混凝土前检查表施工单位检查部位
工程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签字)
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及要求标准图片检查结果
主桁系统主桁杆件、节点板、中横梁、前横梁、主桁横联、前支腿等焊缝是否满足要求,无明显变形及损伤
前支腿下方是否按设计图支垫紧密,是否设置了限位装置。
螺栓、销子及限位销是否正确安装、无遗漏
锚固系统后锚横梁是否与主桁节点板密贴,锚固用精轧螺纹钢筋规格、数量、其上部和下部的扁担梁、垫板、销子、螺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按图安装
后锚扁担梁是否用千斤顶对称压紧,压紧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压导致主桁架偏压变形
轨道纵向是否按图连接、无遗漏,锚固精轧螺纹钢数量及轨道扁担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挂篮B吊带底部连接板焊缝是否满足要求,浇筑混凝土前所有千斤顶是否均卸压,所有吊带是否竖直。
底篮系统前、后横梁及纵梁连接焊缝是否完好/
悬吊系统吊带及其连接板、连接销子等规格、尺寸、材质、孔(直)径等是否与设计相符,限位销是否正确安装,销子受力是否合理
吊带各连接处是否安全、吊带是否产生明显变形,吊带连接板处是否采用铁丝捆绑密贴,所有倒链是否不受力。
模板系统模板表面是否清理干净并涂抹脱模剂,模板表面平整无变形、接缝无明显错台。
模板是否与已浇混凝土面密贴
模板拉杆布置间距及直径是否与设计相符,螺帽是否上紧、无漏拧,螺杆是否全部加上双螺帽
内模桁架、滑梁是否符合设计并无明显变形,悬吊精轧螺纹钢筋锚固是否牢靠
模板底部是否与底篮焊接固定,上端是否采用葫芦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