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与公路工程标准差异

市政与公路工程标准差异


2
合格值 -15 -20 -25 -30
6 横坡(%) ±0.3 ±0.5 ±0.3 ±0.5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1
7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附表六:城市道路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基层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压实度
平整度 厚度 宽度
中线高程 横坡
压实度(%) 及允许偏差 重型击实 95 轻型击实 98
4
中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每 200m 测 4 点,
100
弯道加 HY、YH 两点
2
5
宽度(mm)
6
平整度(mm)
7
横坡(%)
符合设计要求
15
20
±0.3
±0.5
米尺:每 200m 测 4 处 2
3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10

2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

1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 ≥96
压实 1 度(%)
0~0.80 ≥96
填方(m) 0.80~1.50 ≥94
—— ≥95 ≥95 ≥94
94
——
≥94
密度法:每 200m 每压实层 测4处
3
≥93
>1.50 ≥93 ≥92 ≥90
2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要求
2
3
纵断高程(mm)
+10,-15
+10,-20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断面 2
1、质量等级。公路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评定等级 分为合格与优良。
2、评定程序。公路工程质量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按工序、部位和单位工程三级进行,当该工程不划分部位时,可按工序和 单位工程两级进行。
3、评定方法。公路工程引入权值和单点极值的概念,并以评分值判断质量等级;市政 道路工程仅以合格率判断质量等级。具体评定步骤如下:
路基工 小桥及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人行天桥, 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建预制、安装或浇筑,桥面,
程(每
渡槽(每座)
栏杆,人行道等
10km 或
每标段)
涵洞、通道(1~3km 路段)
基础及下部构造,主要构建预制、安装或浇筑,填土, 总体等
砌筑防护工程(1~3km 路段)
挡土墙,墙背填土,抗滑桩,锚喷防护,锥、护坡, 导流工程,石笼防护等
五、其它方面的差异参见附表九:公路工程和市政工程主要差异一览表。 以上只是一己拙见,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附表一:公路工程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单位工 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1~3km 路段) 排水工程(1~3km 路段)
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软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处治 层等
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 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跌水,急流槽,水簸 箕,排水泵站等
4
用水准仪具测量
>15 6
附表五:公路工程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基层
底基层
项次
项目
高速公
高速公
其他公
其他公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路一
路一


级公路
级公路
代表值 98
97
96
95
压实度
1 (%)
每 200m 每车道 2 处
3
极值 94
93
92
91
2 平整度(mm) 8
12
12
重型击实 90
2
中线高程
±20mm ±20mm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
<9 1
3
平整度
20mm
路宽 30mm 20m (m)9~15 2
用 3m 直尺 量取最大值
>15 3
4
宽度
+200mm +100mm
1
40m
0
0
用尺量
<9 2
5
横坡
±20mm 且不大于 ±0.3%
±0.5%
路宽 20m (m)9~15
尺量:每 200m 测 4 断面 1
附表四:城市道路工程路床(路基表面以下 0-30cm)
序号
项目
压实度(%)及允 许偏差
检查频率
土路床
范围
点数
检验方法
轻型击实 98 快速路和 主干路
重型击实 95
压实度(深
轻型击实 95 1000
1 度 0~30cm) 次干路
m2
3
重型击实 93
用环刀法检验
轻型击实 92 支路
有侧石 无侧石
±15
±20
±20
±30
不小于设计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断面 1
1 尺量:每 200m 测 4 断面
1
10
横坡(%)
±0.3
±0.5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处
1
附表八: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
序号
项目
压实度(%)及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范围
点数
检验 方法
1
压实度
≥95
3m 直尺:每 200m
5
测 2 处*10 尺
3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2
SMA 路面
4
渗水系数
200mL/min;
——
其他沥青混凝土路
渗水试验仪:每 200m 测 1 处 2
面 300mL/min
5 抗滑
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
摆式仪:每 200m 测 1 处;横向力
系数测定车:全车连续 2
基础,墙身,墙背填土,构建预制,构建安装,筋带, 大型挡土墙,组合式挡土墙(每处)
锚杆、拉杆,总体等
路面工 程(每 10km 或 每标段)
路面工程(1~3km 路段)
底基层,基层,面层,垫层,联结层,路缘石,人行 道,路肩,路面边缘排水系统等
附表二:城市道路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的划分
单位工程
部位
独立核算的项目作为一个 单位工程,采用分期单独
10 ±10 不小于设计 规定 ±20 ±20 且不大 于±0.3%
检验频率
范围
点数
1000m2
1
20m
1
50m
1
40m
1
20m
1
20m
1
3
检验方法 灌砂法
用 3m 直尺量取最大值 用尺量 用尺量
用水准仪器测量 用水准仪器测量
附表七:公路工程 沥青混凝土面层
项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2)城市道路工程 合格率=同一检查项目中的合格(点)组数/同一检查项目中应检点(组)数。 4、评定标准及特殊规定 (1)公路工程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 75 分者为合格,小于 75 分者为不合格;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 分部工程为不合格。 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部工程不合格,则该 单位工程为不合格。 合同段和建设项目所属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则其质量等级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单位工 程不合格,则合同段和建设项目为不合格。 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作如下规定: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 90%,且检 测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极值,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或返工、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 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复评分值的 90%计。 (2)城市道路工程 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 100%,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应达到 70%,且不符 合标准要求的点,其最大偏差应在允许偏差的 1.5 倍之内,则该工序应评为合格;在符合合 格标准的条件下,全部检查项目的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 85%,则该工序评为优良。 所有工序合格则该部位评为合格;在评定为合格的基础上,全部工序检查项目合格率 的平均值均达到 85%,则该部位应评为优良。 所有部位的工序均为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在评定为合格的基础上,全部部 位工序检查项目合格率平均值达到 85%,则该单位工程评为优良。 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作如下规定: 在特殊情况下,如最大偏差超过允许偏差的.5 倍,但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工程结构 和使用功能,该工序仍可评为合格; 返工重做的工程应重新评定质量等级;加固补强后改变结构外形或造成永久缺陷(但 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工程,一律不得评为优良。 三、质量评定单元的划分 公路工程评定单元的划分具体细致,而市政道路工程评定单元的划分比较粗放,且具 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具体划分标准参见: 附表一:公路工程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附表二:城市道路工程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的划分 四、主要检查项目的允许偏差和检查频率 1、路床:以土路床为例。具体标准参见: 附表三:公路工程路床(路基表面以下 0-80cm) 附表四:城市道路工程路床(路基表面以下 0-30cm) 2、基层:以二灰基层为例。具体标准参见: 附表五:公路工程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低基层 附表六:城市道路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基层 3、面层:以沥青混凝土面层为例。具体标准参见: 附表七: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 附表八: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
(1)公路工程 检查项目合格率=检查合格的点(组)数/该检查项目的全部点(组)数×100%; 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100; 分项工程得分=∑(检查项目得分×权值)/∑检查项目权值; 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得分—外观缺陷减分-资料不全减分; 分部(单位)工程评分值=∑[分项(分部)工程评分值×相应权值]/ ∑分项(分部)工 程权值; 合同段(工程项目)评分值=∑[单位工程(合同段)评分值×单位工程(合同段)造价]/ 合同段(工程项目)造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