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岔

道岔


主要内容
1、道岔的种类 2、单开道岔构造 3、列车通过道岔的容许速度及高速道岔 4、特种道岔 5、轨道连接
第 2页
道岔
概述
• 道岔是使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分支进入另一股轨 道、或跨越另一股轨道的线路设备; • 线路连接和交叉设备总称为道岔和交叉,铁路工 程界习惯称为道岔; • 用于铁路列车的到发、会让、越行、调车、以及 机车摘挂等作业的线路; • 道岔还用于铁路路网与厂矿、港口专用铁路的连 接,以及在区间两线之间改变行驶线路的连接。 • 道岔(线路连接和交叉设备)包括道岔、交叉以 及道岔与交叉的组合三种
第58页
道岔
1、2-直股连接线
基本轨 尖轨 导轨
3、4-曲股连接线(导曲线)
护轨 翼轨 叉心
1 3 2
辙叉角
4
转辙器部分 连接部分(导曲线) 辙叉部分
道岔直向 道岔角
第59页
道岔
六、岔枕 • 在我国铁路上,岔枕多使用木枕,客运专 线及高速铁路设计使用混凝土岔枕。为便 于安置道岔转辙机械,提速道岔的转辙牵 引点采用钢岔枕。 • 木岔枕断面高为160mm,宽为240mm,但断 面尺寸160×220 mm的岔枕仍多有使用。长 度分为12级,其中最短为2.60m,最长为 4.80m,级差为0.20m,采用螺纹道钉与垫 板联结。
第 8页
道岔
对称三开道岔
• 主线为直线,用同一部位的两组转辙器,将 一条轨道分为三条,两侧对称分支的道岔。
第 9页
道岔
不对称三开道岔
• 主线为直线,在不同部位用两组转辙器, 将一条轨道分为三条,两侧不对称分支的 道岔
第10页
道岔
菱形交叉
• 两直线轨道相交成菱形的交叉
第11页
道岔
直角交叉
• 两条直线轨道以直角相交的交叉
第47页
道岔
第48页
道岔
第49页
道岔
五、护轨
• 护轨设于固定辙叉的两侧或道岔侧线的一 侧,用于引导车轮轮缘,使之进入适当的 轮缘槽,防止与叉心碰撞。目前我国道岔 的护轨结构类型主要有间隔铁型、H型和槽 型三种。
第50页
道岔
第51页
道岔
第52页
道岔 护轨
第53页
道岔
护轨
叉心
第54页
道岔
线路连接和交叉 (习惯称道岔)
第 4页
道岔
单开道岔
• 主线为直线,侧线向主线的左侧或右侧分支的道岔
第 5页
道岔
单式对称道岔
• 把直线轨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条轨道 的道岔(又称双开道岔)
第 6页
道岔
单式不对称道岔
• 把直线轨道分为左右不对称的两条轨道 的道岔
第 7页
道岔
单式同侧道岔
• 把直线轨道在同一侧分为两条轨道的道岔
第60页
道岔
道岔结束
第61页
第 3页
道岔
道岔的种类
单开道岔 对称(双开)道岔 单式异侧道岔 不对称道岔 单式同侧道岔 道岔 对称道岔 三开道岔 不对称道岔 三轨套线道岔 套线道岔 四轨套线道岔 直角交叉 交叉 直线菱形交叉 菱形交叉 直线与曲线菱形交叉 曲线与曲线菱形交叉 单式交分道岔 道岔与交叉组合 复式交分道岔 单渡线道岔 交叉渡线道岔
第12页
道岔
单式交分道岔
• 在两条轨道交叉地点,列车只能一侧转 线的交分道岔
第13页
道岔
复式交分道岔
• 在两条轨道交叉地点,列车能两侧转线 的交分道岔
第14页
道岔
交叉渡线
• 相邻两线路间由两条相交的渡线和一组菱 形交叉组成的设备
第15页
道岔
套 线
• 将一条轨道纳入另一条轨道,共同使用轨 下基础的设备
基本轨
第25页
间隔铁
道岔
基本轨
尖轨跟端
第26页
道岔
三、转辙器主要零件 1、滑床板
第27页
道岔
2、轨撑
第28页
道岔
第29页
道岔
1-六角螺栓;2-长方头螺栓; 3-轨撑;4-铁座;5-垫板
第30页
道岔
第31页
道岔
4.道岔拉杆及连杆
转辙设备 拉杆 连杆
第32页
道岔
辙叉及护轨
112
第33页
道岔
辙叉角
转辙器部分
连接部分(导曲线)
辙叉部分
道岔直向 道岔角
两条线路中心交点
道岔侧向
第56页
道岔
道岔连接部分
第57页
道岔
• 连接部分是转辙器和辙叉之间的连接线路,包括 直股连接线和曲股连接线(亦称为导曲线)。直 股连接线与区间线路构造基本相同。导曲线的平 面形式可以是圆曲线、缓和曲线及其组合。我国 铁路道岔导曲线多为圆曲线,38号道岔采用圆曲 线与三次抛物线组合的导曲线形式。导曲线一般 不设外轨超高和轨底坡,仅有提速道岔设有轨底 坡。 • 为防止导曲线钢轨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外倾及轨距 扩大,其中应设臵一定数量的轨撑或轨距拉杆。 为防止道岔钢轨爬行应按规定设臵一定数量的防 爬器及防爬撑。
第43页
道岔
• 我国铁路主要采用的道岔号数为6、7、9、 12和18、30、38号等,其中12号是我国主 型道岔。 • 道岔号数越大,允许列车侧向通过道岔的 速度越高。 • 道岔号数的选用应符合有关设计规范的规 定。
第44页
道岔
1、固定型辙叉
• 钢轨组合式辙叉
第45页
道岔
• 固定型辙叉的坡度
固定型辙叉因其工作边的不连续性致 使进入辙叉的车轮重心发生起伏。若车轮 逆向进岔,随着锥形车轮踏面由翼轨驶向 叉心,车轮滚动圆逐渐减小,致使车轮重 心下降,直至车轮滚动至心轨,又回复至 原有车轮重心高度,反之亦然 。为了避免 车轮在翼轨与心轨之间过渡所产生的冲击, 辙叉心轨端部轨面须适当降低,翼轨顶面 相应提高。
第39页
道岔
辙叉趾E、F
辙叉趾距Pn
E Pn C F
α
辙叉跟A、B
辙叉跟距Pm
A Pm B
n
m
辙叉前长n
辙叉后长m
第40页
道岔
有害空间
翼轨
咽喉 理论尖端 实际尖端
第41页
道岔
四、道岔号数
• 直线辙叉跟端心轨两工作边的交角称为辙 叉角,曲线辙叉角以其曲线工作边的切线 与直线工作边的交角表示。
直线辙叉
第38页
道岔
• 间隔铁的作用是保持尖轨跟端处与基本轨有固定 的间隔宽度,保证车轮的正常通行。 • 间隔铁式尖轨跟端结构是由间隔铁、夹板、辙跟 轨撑及联结的套管、螺栓等组成。 • 连接杆: 将两根尖轨联接成一个框架式整体一起 摆动,同时保持两尖轨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一 般为2~3根。
• 顶铁是保证基本轨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横向压力 而设于尖轨轨腰处的。
• 护轨的防护范围
应包括辙叉咽喉至叉心顶宽50mm的一段长度,并要求 有适当的余裕。辙叉护轨由中间平直段、两端缓冲段和开 口段组成,护轨平直段是实际起着防护作用的部分,缓冲 段及开口段的作用是将车轮平顺地引入护轨平直段。缓冲 段的冲击角应与列车允许的通过速度相配合。
第55页
道岔
护轨 基本轨 尖轨 导轨 翼轨 叉心
一、辙叉的组成
• 辙叉由叉心及翼轨联结而成,其功能是使车轮 跨越轨线。
有害空间
翼轨
咽喉
理论尖端 实际尖端
翼轨
叉心
第34页
道岔
辙叉
第35页
道岔
第36页
道岔
二、辙叉的类型
• 按平面几何型式分有:直线辙叉和曲线辙叉 • 直线辙叉:两工作边均为直线的辙叉称直线辙叉。 直线辙叉可通用于左右开道岔,是我国目前辙叉 的主要型式。 • 曲线辙叉:两工作边有一条或两条为曲线的辙叉 叫曲线辙叉。曲线辙叉的优点是可加大道岔导曲 线半径或缩短道岔全长,有利于提高侧向行车速 度,但其加工复杂,左右开道岔也不能通用。目 前我国单开道岔标准设计中尚未采用。 • 按辙叉心的构造型式分有:固定型辙叉和活动心 轨辙叉。
1-基本轨;2-尖轨;3-跟部结构;4-轨撑;5-顶铁; 6-连接杆;7-辙前垫板;8-滑床板;9-通长垫板; 10-辙后垫板
第18页
道岔
连接杆
尖轨 基本轨
第19页
道岔
一、基本轨
• 转辙器基本轨由标准钢轨断面的钢轨制成, 一侧为直基本轨,一侧为曲基本轨。
护轨 基本轨 尖轨 导轨 翼轨 叉心
辙叉角
第46页
道岔
2、可动心轨辙叉
• 可动心轨辙叉由翼轨及可动心轨组成,其长短心 轨均采用60AT轨制造,长心轨与短心轨之间用间 隔铁联结。长心轨为弹性可弯式,在理论弹性可 弯部分轨底作刨切。长心轨跟端用模压成形工艺 制成60kg/m钢轨断面,与岔后连接轨可采用普通 接头夹板联结或焊接,短心轨跟端为滑动端,与 叉跟尖轨联结,
第37页
道岔
三、辙叉中的名词术语
• 辙叉咽喉:两翼轨工作边距离最小处。 • 叉心理论尖端:辙叉心轨两工作边的交点。 • 叉心实际尖端:辙叉心实际加工成型的尖端,宽约8~10 mm。 • 有害空间:固定型辙叉咽喉至叉心实际尖端的区域。 • 辙叉趾及辙叉趾距:E、F点称辙叉趾,Pn为辙叉趾距。 • 辙叉跟及辙叉跟距:A、B点称辙叉跟,Pm为辙叉跟距。 • 辙叉前部长度n:辙叉趾端至叉心理论尖端C的距离。 • 辙叉后部长度m:辙叉跟端至叉心理论尖端C的距离。 • 辙叉全长:辙叉趾端至辙叉跟端的长度,其值等于n+m, EB,FA线段长度表示辙叉全长。
曲线辙叉
第42页
道岔
• 我国《铁路道岔号数系列》(GB1246—76)规定, 道岔号数N以辙叉角α的余切值表示:
AC′ N= = cot α BC′
BC’-叉心工作边上任一点B至另一工作边的垂直距离 AC’-由辙叉理论尖端沿工作边至垂足C’的长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