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性质公式
两个同型矩阵如果对应的元素都相等,则称矩阵 A 与 B 相等,记作 A=B。 矩阵 A 是一个表格,而行列式|A|是一个数。
二、矩阵的运算
1.(加法) 设 A、B 是同型矩阵,则
2 s×n 矩阵,则 A、B 可乘,且乘积 AB 是一个 m×n 矩阵。
。(
)
如果向量组(Ⅰ)
可由 (Ⅱ)
线性表出,则
3.注意—— 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时,只能都作行变换(或都做列变换),不能混合行列变换。 如果只是求向量组的秩,则可以混合行列变化。
必线性相关;(向量组
中任
何一个向量 必可由
线性表出)
则称向量组
是向量组
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
注:只有一个零向量构成的向量组没有极大线性无关组。 一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是该向量组本身。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一般不唯一,但其极大线性无关组的向量个数是一样的。
2.秩——向量
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中所含向量的个数 r 称为向量组的秩。记为
3.线性相关、无关——对于 n 维向量
,如果存在不全为零的数
,使得
则称向量组
线性相关,否则称它线性无关。
关于线性无关,只要
不全为零,必有
,或者,当且
仅当
时,才有
显然,含有:零向量,相等向量,坐标成比例的向量组都是线性相关的,而阶梯形向量 组一定是线性无关的。
证明:证明线性无关通常的思路是:用定义法(同乘或拆项重组),用秩(秩等于向量个数 则线性无关),齐次方程组只有零解或反证法。 4.重要定理——
①若秩 例如 P218 ②特殊的二项式展开
,从而
③分块矩阵 ④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 ⑤简单试乘后如有规律可循,再用归纳法。
四、特殊矩阵
设 A 是 n 阶矩阵:
①单位阵:主对角元素为 1,其余元素为 0,记成 ②数量阵:数 k 与单位矩阵 E 的积 kE 称为数量矩阵。
③对角阵:非对角元素都是 0 的矩阵称为对角阵,记成
特别地,如
,则称 正交
二、线性表出、线性相关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1.线性组合——m 个 n 维向量
及 m 个数
所构成的向量
称为向量组 2.线性表出——
的一个线性组合,数
①对 n 维向量
和 ,如果存在实数
称为组合系数。 ,使得
则称向量 是向量
的线性组合,或者说向量 可由
线性表出。
②设有两个 n 维向量组(Ⅰ)
④上(下)三角阵:当
,有
的矩阵称为上(下)三角阵。
⑤对称阵:满足
,即
⑥反对称阵:满足
,即
,
的对称阵称为反对称阵。
⑦正交阵:
矩阵称为正交阵,即
⑧初等矩阵:单位矩阵经过一次初等变换所得到的矩阵。
⑨伴随矩阵:见(一.1.6)
五、可逆矩阵
1.主要定理:若 A 可逆则 A 的逆矩阵唯一且|A|不为 0。行列式不为 0 则矩阵可逆。
4.逆矩阵的运算性质——若
若 A,B 可逆,则
;特别地
若 可逆,则
;
;
注意,即使 A,B,A+B 都可逆,一般地
5.求逆矩阵的方法——①若 ②初等变换 ③用定义求 B,使得 AB=E 或 BA=E,则 A 可逆且 ④分块矩阵,设 B,C 都可逆,则
;
六、初等变换、初等矩阵
1.主要结论:用初等矩阵 P 左乘 A,所得 PA 矩阵就是矩阵 A 做了一次和矩阵 P 同样的行变
。
八、分块矩阵
1.概念——将矩阵用若干纵线和横线分成许多小块,每一小块称为原矩阵的子矩阵(或子块),
把子块看成原矩阵的一个元素,则原矩阵叫分块矩阵。
由于不同的需要,同一个矩阵有不同的方法分块,可以行分块,以列分块等。
2.分块矩阵的运算——对矩阵适当地分块处理(要保证相对应子块的运算能够合理进行),就
5.把某行的 k 倍加到另一行,行列式的值不变:
6.代数余子式的性质——行列式 任一行元素 与 另一行元素的代数余子式 乘积之和为 0
三、行列式展开公式
n 阶行列式的值等于它的任何一行(列)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
|A|按 i 行展开的展开式
|A|按 j 列展开的展开式
四、行列式的公式
;
; |AB|=|A||B|;
;
;
; 若 ,则
,且特征值相同。
一般情况下:
五、行列式的计算
1.数字型行列式 将行列式化为上下三角,再按行或列展开;
化简技巧:①将每列(行)都加到同一列(行),或者将每列(行)ki 倍都加到同一列(行)。 ②逐行(或逐列)相加 ③利用范德蒙公式或特殊的拉普拉斯展开式
数学归纳法——①验证 n=1 时命题正确;假设 n=k 时命题正确;证明 n=k+1 时,命题正确。 ②验证 n=1 和 n=2 时命题都正确,假设 n<k 命题正确,证明 n=k,命题正确。 ③对于 n 阶的三对角行列式,通常可用数学归纳法。
二、行列式的性质
1.经过转置行列式的值不变,即
→行列式行的性质与列的性质是对等的。
2.两行互换位置,行列式的值变号。特别地,两行相同(或两行成比例),行列式的值为 0. 3.某行如有公因子 k,则可把 k 提出行列式记号外。 4. 如 果 行 列 式 某 行 ( 或 列 ) 是 两 个 元 素 之 和 , 则 可 把 行 列 式 拆 成 两 个 行 列 式 之 和 :
。若
,则后者称为 A 的等价标准形。(A 的等价标准型是与 A 等价的所有矩阵中的最简
矩阵。) 5.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性质——
①初等矩阵的转置仍然是初等矩阵; ②初等矩阵均是可逆矩阵且其逆矩阵仍是同一类型的初等矩阵
,
,
③
左行右列
④当 A 时可逆矩阵时,则 A 可作一系列初等行变换成单位矩阵,即存在初等矩阵 ,
2.概念——设 A 是 n 阶方阵如果存在 n 阶矩阵 B 使得
成立,则称 A 是可逆矩阵
或非奇异矩阵,B 是 A 的逆矩阵,记成
3.可逆的充要条件——①存在 n 阶矩阵 B 使得 AB=E
②
,或秩 r(A)=n,或 A 的列(行)向量线性无关
③齐次方程组 Ax=0 只有零解
④矩阵 A 的特征值不全为 0
因此,判断行列式是否为 0,常用:①秩;②齐次方程组是否有非零解;③看特征值是 否为 0;④反证法;⑤若|A|=k|A|,且 k≠1 时也能得出|A|=0 4.代数余子式求和
①按定义直接计算求和;
②用行列式的按行或列展开的公式。由于 的值与 的值没有关系,故可以构造一个新
的行列式|B|,通过求新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间接求出原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P205 例 20 ③利用行列式 任一行元素 与 另一行元素的代数余子式 乘积之和为 0 的性质
2.逆序与逆序数——一个排列中,如果一个大的数排列在小的数之前,就称这两个数构成一
个逆序。一个排列的逆序总是称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用
表示排列
的逆序数。
3.偶排列与奇排列——如果一个排列的逆序数是偶数,则称这个排列为偶排列,否则称为奇 排列。
4.2 阶与 3 阶行列式的展开——
,
5.余子式与代数余子式——在 n 阶行列式
记成
,其中
4.转置 将矩阵 A 的行列互换得到矩阵 A 的转置矩阵
三、矩阵的运算规则
ABC 为同型矩阵,则
1.加法—— 2.数乘——
3.乘法 ABC 满足可乘条件 注意一般情况下
对角矩阵
对角矩阵的逆矩阵
4.转置——
;
5.伴随矩阵——
;
; ;
;
;
;
;
6.方阵的幂—— 注意
7.特殊方阵的幂 (求 )——
;(Ⅱ)
;如果(Ⅰ)中每个向量 都可由(Ⅱ)
中的向量
线性表出,则称向量组(Ⅰ)可由向量组(Ⅱ)线性表出。
如果(Ⅰ) 、(Ⅱ)这两个向量组可以互相线性表出,则称这两个向量组等价。 等价向量组具有传逆性、对称性、反身性。 向量组和它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是等价向量组。 向量组的任意两个极大无关组是等价向量组。 等价的向量组有相同的秩,但秩相等的向量组不一定等价。
有如下运算法则:
若 B,C 分别是 m 阶与 s 阶矩阵,则
,
若 B,C 分别是 m 阶与 s 阶可逆矩阵,则
,
若 A 是 m×n 矩阵,B 是 n×S 矩阵且 AB=O,对 B 和 O 矩阵按列分块有
线性表出 P214
即 B 的列向量是齐次方程组
的解。
一、n 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1.n 维向量——n 个有序数组
一、相关概念
线性代数
第一章 行列式
1.行列式——n 阶行列式
是所有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 n 个元素的乘积
的代数和,这里
是 1,2,···n 的一个排列。当
号;当
是奇排列时,该项的前面带负号,即
是偶排列时,该项的前面带正
(1.1)
这里
表示对所有 n 阶排列求和。式(1.1)称为 n 阶行列式的完全展开式。
线性相关,则向量 可由
线性表出,且表示方法唯一。
⑨设有两个 n 维向量组(Ⅰ)
;(Ⅱ)
,如果向量组(Ⅰ)可由向量组(Ⅱ)
线性表出,且 ,则
必线性相关。
若 n 维向量组
可由
三、极大线性无关组、秩
线性表出,且
1.概念——设向量组
中,有一个部分组
线性无关,则 ,满足条件
①
线性无关;
②再添加任一向量
,向量组
④根据伴随矩阵 的定义,通过求 再来求和。
一、矩阵的概念及运算
第二章 矩阵
矩阵——m×n 个数排成如下 m 行 n 列的一个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