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昆明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诊一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诊一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0届高三地理“三诊一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白酒是经原料发酵,蒸馏而成,其香型由发酵微生物的构成和数量决定,与酿造原料、自然环境、发酵技艺关系密切。

在川黔交界的金沙江、岷江、赤水河流域,形成:“中国白酒金三角”,这里集中了众多知名白酒品牌和数千家中小酒厂及相关产业。

据史料记载。

白酒发酵技艺由北向南经历了缸窖(在地上挖坑放入陶缸)、土窖(用黏土糊内壁).石窖(用砂石加固四壁,保留泥底)的传承变化过程(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造的白酒香气浓郁的主要原因是A. 淡水资源充足B. 地形夏杂多样C. 发酵窖池独特D. 酿造经验丰富2. “中国白酒金三角”吸引众多酒厂集聚的主导因素是A. 资金、技术B. 自然环境、区域品牌C. 原料、动力D. 消费市场、政策扶持3. “中国白酒金三角”集聚众多酒厂及相关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是A. 增加企业生产成本B. 区域闲塞,协作困难C. 基础设施利用不足D.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白酒是经原料发酵,蒸馏而成,其香型由发酵微生物的构成和数量决定,与酿造原料、自然环境、发酵技艺关系密切”,因此发酵窖池独特是白酒香气浓郁的主要原因,C正确。

据材料判断:淡水资源水量、地形、酿造经验不是主要因素,AB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酒厂不是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企业,AC错误。

众多酒厂集聚在“中国白酒金三角”,原因是“中国白酒金三角”自然环境优越,发酵条件好,有“中国白酒金三角”之称,区域品牌效应好,B正确。

“中国白酒金三角”在川黔交界的金沙江、岷江、赤水河流域,距离市场远,D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中国白酒金三角”集聚众多酒厂为了利用当地的优越发酵条件,相关企业集聚应该是较低企业生产成本,A错误。

据图分析该区域不闭塞,协作较方便,B错误。

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利用便利,C错误。

集聚众多酒厂及相关企业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D正确。

故选D。

人口规模超百万的城市称为大城市,大城市率是指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读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的大城市率变化曲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四国大城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 国土面积B. 城市化水平C. 人口密度D. 大城市数量5. 图中曲线代表中国的是A. aB. bC. CD. d6. 曲线b在199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反映该国A. 逆城市化现象突出B. 城市发展趋向合理C. 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 城市化问题更突出【答案】4. B 5. D 6. B【解析】【4题详解】大城市率是指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

大城市率和城市化水平关系密切,影响四国大城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水平,B正确。

【5题详解】影响四国大城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现在发展缓慢,中国城市化起步晚、现在发展快、水平低,图中曲线代表中国的是d,D正确。

【6题详解】曲线b在199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大城市率下降,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应该是出现逆城市化,但是下降不明显,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逆城市化反映了为缓解城市化问题,建设新城、卫星城,分散大城市职能,反映该国城市发展趋向合理,B正确,A错误。

城市等级不变,城市服务范围没变,C错误。

城市化问题逐步得到缓解,D错误。

故选B。

驳岸是湿地公园中连接水体和陆地的纽带,生态驳岸是指具有透水性的自然或人工驳岸。

我国最早尝试生态驳岸的是杭州市区内的西溪湿地公园,其驳岸分为原始自然驳岸、木桩驳岸、块石驳岸三种。

其中块石驳岸主要应用于公园码头、人工湖塘(下左图)等。

驳岸周边植物种类多、密度高,生态好,但公园内涉禽类(下右图)数量低于杭州市其他公园平均水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公园内人工湖塘使用块石驳岸的主要功能是A. 增加游客亲水空间B. 增加水陆接触面积C. 防止湖岸遭受侵蚀D. 避免游人落水危险8. 西溪湿地涉禽数量较少的原因是A. 人口密集,干扰严重B. 水质良好,食物匮乏C. 物种多样,竞争激烈D. 植物茂密,缺少生境【答案】7. A 8. D【解析】【7题详解】块石驳岸主要应用于公园码头、人工湖塘,公园内人工湖塘使用块石驳岸可以增加游客亲水空间,便于近距离、安全的欣赏景色,A正确。

公园内人工湖塘使用块石驳岸不是为了增加水陆接触面积、防止湖岸遭受侵蚀、避免游人落水危险,BCD错误。

故选A。

【8题详解】“驳岸周边植物种类多、密度高,生态好”,涉禽生活在水边,擅长在水中行走,驳岸周边植物种类多、密度高,不利于其行走,因此西溪湿地涉禽数量较少,D错误。

“驳岸周边植物种类多、密度高,生态好”说明人口稀少,水质良好、食物丰富,杭州市区内的西溪湿地公园物种不多,ABC错误。

故选D。

原生于美洲的草地贪夜城是一种迁飞性害虫,适宜其繁殖、生存的温度为11~30°C,寄主植物广泛,嗜好玉米、水稻等植物。

2019年1月首次入侵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并于此定殖,5月开始向北迁飞扩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草地贪夜蛾在美洲的原生地最可能是A. 五大湖地区B. 拉布拉多高原地区C. 中美洲地区D. 阿塔卡玛沙漠地区10. 利于草地贪夜蛾向我国北方迁飞扩散的条件是A. 北方雨季即将开始,食物充足B. 太阳辐射强,利于繁殖C. 白昼时间逐渐变长,便于觅食D. 盛行偏南风,利于飞行11. 我国防治该虫灾的最佳时段是A. 2~3月B. 4~5月C. 6~7月D. 8~9月【答案】9. C 10. D 11. A【解析】【9题详解】“原生于美洲的草地贪夜城是一种迁飞性害虫,适宜其繁殖、生存的温度为11~30°C,寄主植物广泛,嗜好玉米、水稻等植物”,中美洲地区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作物是玉米、水稻等植物,温度在11~30°C附近,草地贪夜蛾在美洲的原生地最可能是中美洲地区,C正确。

五大湖地区气温温凉,不适合其生存;拉布拉多高原地区位于高纬度,气温低;阿塔卡玛沙漠地区植物少,食物少。

ABD错误。

故选C。

【10题详解】草地贪夜蛾迁飞主要是借助于盛行风,2019年1月首次入侵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并于此定殖,5月开始向北迁飞扩散,5月我国开始盛行偏南风,利于草地贪夜蛾向北迁飞扩散,D正确。

北方雨季降水多,不利于迁飞,雨季不是主要迁飞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白昼时间不是主要迁飞影响因素;ABC错误。

故选D。

【11题详解】适宜其繁殖、生存的温度为11~30°C,2019年1月首次入侵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并于此定殖,定殖利于彻底灭杀;1月入侵到定殖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我国防治该虫灾的最佳时段是2~3月,A正确。

其余时间不是定殖时间、是迁飞时间,不利于灭杀,BCD错误。

故选A。

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喜光、喜冷凉,耐寒、耐旱、耐贫瘠,需要的降水量在450~500mm之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80%的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该市被誉为“中国薯都"。

近年来,乌兰察布为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发展规模化生产,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实现马铃薯产量不断增长。

形成了集研发、育种、种植、加工的生产链和储存、包装、运输的服务链。

现已建成储存能力近170万吨的储窖和11处大型交易市场,产品畅销国内外。

下图示意乌兰察布市相关位置及其地理信息。

(1)分析乌兰察布马铃薯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气候条件。

(2)简述该地区种植马铃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目的。

(3)分析“中国薯都”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4)指出乌兰察布落实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有利条件。

【答案】(1)纬度及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生长周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降雨集中且雨热同期,利于生长;冬季寒冷,夏季日低温较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小,产品绿色环保。

(任答三点即可)(2)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土壤板结、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3)大型交易市场多,马铃薯收购量与销售量大;储存能力强,供应稳定;公路、铁路,与附近海港组成交通运输网,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4)乌兰察布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产量大;乌兰察布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品质好;乌兰察布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规模化生产,增产潜力较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人类对农业区位条件的改善以及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详解】(1)注意关键词“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说明。

分析材料:“马铃薯喜光、喜冷凉,耐寒、耐旱、耐贫瘠,需要的降水量在450~500mm之间”,乌兰察布纬度及海拔较高,海拔在1300-1700米,年平均气温2.5-6℃,气候冷凉,生长周期长;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降雨集中于6-8月,年降水在370mm左右且雨热同期,利于生长;冬季寒冷,夏季日低温较低,温差大,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小,产品绿色环保。

(2)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土壤板结、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3)“现已建成储存能力近170万吨的储窖和11处大型交易市场”,说明大型交易市场多,马铃薯收购量与销售量大;储存能力强,供应稳定,利于物流业稳定发展;图中该地区公路、铁路,与附近海港组成交通运输网,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4)“内蒙古乌兰察布市80%的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乌兰察布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种植面积大,产量大;“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说明乌兰察布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品质好;乌兰察布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规模化生产,增产潜力较大。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时期柴达木盆地为巨大湖泊,在地壳抬升和气候干早化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面积萎缩,形成群山环抱的封闭性断陷盆地。

强劲的西北风从阿尔金山的低洼区穿入,不断剥蚀出露的古湖沉积地层,形成规模巨大,与主导风向一致的雅丹地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