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写作:观点要明确》,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
因为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是以活动探究的方式进行诗歌创作,所以第二单元的写作可以说是进入九年级后学生的第一次议论文写作训练。
紧接着第三单元是继第二单元之后的《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第五单元是《写作:论证要合理》。
三次写作训练成一个系统的议论文写作序列。
那么本单元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点要明确”。
二、学情分析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往往重视提出观点后对观点的论证,但如何明确且正确地提出观点,其实往往是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而又现实存在的问题。
比如,学生不知道观点和普通陈述句的区别,有的学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好奇是人类遇到新鲜事物时所产生的注意、提问的倾向”,其实这不是一个观点,只是对“好奇”的一个定义,一个非观点表达的陈述句。
总的来说,关于议论文写作,学生是刚开始接触,还处于不知何为议论文、如何去写议论文的初级阶段。
因此,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提出观点,学生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结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不会在文中明确表达观点,甚至干脆不写观点,上来就论述或讲例子;二是不知道什么是观点,不明白观点和叙述、观点和态度的区别;三是表达观点时,不够准确、简洁和鲜明。
除了明确观点,学生在论据和论证方面也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初步加以指导,但因为学生是初次尝试议论文写作,不能要求面面俱到,本次写作训练主要解决明确观点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1. 通过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形成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进而学会明确自己的观点。
2. 通过练习用判断句表达观点,学会在作文里准确、简洁、鲜明地提出观点。
3. 通过借鉴课文和学习同学优秀例文,学会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凸显观点。
四、教学重点1. 通过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形成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进而学会明确自己的观点。
2. 通过练习用判断句表达观点,学会在作文里准确、简洁、鲜明地提出观点。
3. 通过借鉴课文和学习同学优秀例文,学会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凸显观点。
五、教学难点1. 明确观点时,区分观点与叙述、观点与态度的差异。
2. 表达观点时,做到准确、简洁、鲜明。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练笔】完成教材写作实践一、二中关于“好奇”的提纲和练笔文段。
(一)环节一:导入教师引导:讲一个身边的现象或一则小故事,如:开学后,家长们纷纷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导致学校门前的道路在上下学高峰时堵满了车。
前面的车在校门口停下来让孩子上车或者下车,后面的车就只能排队等着,后车的人虽然在车上抱怨,但轮到自己到校门口的时候也同样让别人等着自己。
问学生:你怎么看这个现象?(锻炼学生就某一现象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观点可以是,如“家长不应该接送孩子”、“家长应该在远离校门的地方停车”、“学校应该加强校门口的管理”、“学校德育部门应先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抱怨却又参与到错误的行为中是不可取的”等。
)学生活动:思考,表达观点。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不乏精彩之处,大家围绕着这一现象产生的看法就是观点。
把这些看法、主张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
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环节二:课前练笔例文会诊教师引导:下发学生关于“好奇”的问题例文。
例文如:甲:街边那位精神不太正常的奶奶总是时不时嚷嚷着:“千万别在深夜剪头发,会变成疯子的!”这句话真真切切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真的会成疯子吗?在一天深夜中,我下定决心剪了一缕头发。
我十分害怕那位奶奶说的是真的。
那天晚上我在恐惧中彻夜难眠。
第二天我发现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我终于舒了口气。
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驱使我当时干那么蠢的事的幕后黑手是好奇。
乙:小时候总因为反复地问大人为什么而遭到反感。
好奇,有很多体验方式,比如,爱迪生小时候看母鸡孵蛋竟自己也尝试了一番。
可能好奇需要我们去印证,但在印证的过程中会经历失败。
我总想去尝尝云朵的味道,我总想知道为什么大海是蓝色的。
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我们从未停止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丙:好奇是人类遇到新鲜事物时心理所产生的注意、提问的倾向。
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也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
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色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拔,结果脸被蜜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得看清楚蜂窝的构造。
爱迪生后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丁:我们大家常常说“好奇心害死猫”,那猫做了什么才被好奇心害死?那么好奇心又是什么呢?大家肯定知道牛顿吧!他在小的时候坐在树下睡觉,被熟了的苹果砸了脑袋,是因为好奇心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难道好奇心是成功的关键?哥白尼知道日晷后,出于好奇去问老师,最后推翻了“地心说”,发明了“日心说”,难道好奇心是可以改变事物的东西?不,直正的好奇心需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它不是虚幻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和眼来掘挖它,发现它的价值。
戊: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
有些人将它抛在脑后,而有些人刨根问底,并将道理利用在其他的事情上。
年幼的瓦特发现在水壶烧开时,壶盖会上下跳动。
他去问祖母这是为什么,祖母并没有回答他。
之后的几天,瓦特一直在细心观察。
他发现原来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而且这力量还真不小呢!一七八二年,瓦特利用此原理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完成了。
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学生活动:1. 分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浏览例文,组内会诊,找出例文存在的问题。
2. 全班交流。
小组轮流发布会诊结果。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梳理:例文在提出观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甲:没有真正的观点,上来就论述或讲事例。
乙:态度不明确,缺乏鲜明的观点。
丙:不知道什么是观点,不明白观点和叙述、观点和态度的区别。
丁:表达观点时,不够准确、简洁,甚至观点本身有问题。
戊:不会在文章中凸显观点,观点往往比较“隐蔽”。
……(三)环节三:集思广益,提出对策教师引导:根据刚才会诊的结果,结合课本上的建议,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学生活动:1. 小组讨论各类问题例文的解决策略。
2. 全班交流。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梳理,如:策略一:先明确你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态度,就是说要把问题想清楚,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
(针对问题甲、乙)策略二: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表达你的观点。
句式:……是……;……要/应当或必须……;……能够或将会……(针对问题丙、丁)策略三:在文章中凸显你的观点。
一是题目直接表明观点,二是开篇处亮明观点,三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针对问题戊)(四)环节四:根据对策,展开训练活动教师引导:匹配策略一的训练活动:思考讨论“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电子游戏?”思考讨论后形成自己明确的观点。
匹配策略二的训练活动:接龙游戏。
如,用“……是……”的句式,有的学生说“诚实是一种优秀的品格”,下一位同学说“优秀的品格是在挫折中磨练而成”,再下一位说“挫折与失败是成功之母”,再下一位可以说“成功是……”。
注意前一位说的时候要考虑到给后一位的词是能接下去发表观点的词。
以此类推,也可以用“……要或应当或必须……”或“……能够或将会……”的句式来接龙。
匹配策略三提供拓展资源:1. 教师引导学生借鉴本单元的课文。
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还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2. 教师给学生提供优秀例文,如:好奇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牛顿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但他却有了如此大的成就,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源于他对万物充满好奇心。
有一次,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突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砸中了他的头。
他与普通人不一样,他并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捡起来就吃掉,而是对这件事产生了好奇心。
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这棵苹果树不停地生长,直到长到和月亮一样高会怎样呢?假设月亮就是这苹果,为什么不会像苹果那样从上掉下来呢?而且,苹果为什么就会掉下来,而不是悬在空中呢?由好奇心引起的一连串疑问使牛顿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最终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答案——引力。
由此可见,好奇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好奇心,牛顿一开始也就不会在意并且还深入研究这个现象了,那我们也许到现在还不知道地球是有引力的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冯嘉睿)【评】例文在文段开头就提出观点“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非常明确,让人一目了然知道你要论述的是什么。
第二段进一步带入人物说牛顿有如此大的成就就是源于好奇心,仍然在突出观点。
第三段讲好奇心驱使下发现真理的这个故事过程。
第四段再回到观点上来论述。
最后第五段再次凸显观点,并且从反面说明没有好奇心就不会发现真理。
全文虽然短小简单,但观点明确,并且在不同的地方都在凸显观点,值得学习。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或拓展资源,进行训练或学习。
(五)环节五:布置写作任务教师引导:上一环节我们对“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电子游戏?”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学们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请大家围绕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或者可以让学生完全自拟题目,教师可提供一些参考,如:《论爱国》、《论成才》、《论挫折》、《论诚信》、《论合作》、《论苦》、《论哭》、《论批评》、《论取舍》、《论手机》、《论网红》、《论笑》、《论追星》、《论自由》等,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有话想说的话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上关于“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电子游戏?”的写作任务及提示,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参考题目,准备接下来的写作。
七、板书设计1. 深思讨论,明确观点。
明确观点2. 判断句表达提出观点。
3. 借鉴好文,凸显观点。
-------------------------------------------例文评析------------------------------------------论电子游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董荭萱大家对于电子游戏应该已经不陌生了吧?现在几乎人人的手机或电脑上都有电子游戏的“身影”,如今,种类丰富的电子游戏更是俘获了一大群青少年的心。
一方面,我认为电子游戏的确是有一些益处的。
首先,电子游戏能让人获得很多乐趣。
如今的电子游戏种类繁多:益智类、策略类、体育类、动作类等,可供不同年龄段、不同喜好的人随意挑选,大家都能享受到电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其次,电子游戏还对身体有益。
在劳累的时候动动手指玩玩游戏,使我们的大脑、精神得到片刻的放松,可谓是缓解压力的良方,接下来的学习或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研究表明,每天玩一个小时的电子游戏,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