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hone微博客户端产品体验报告

iPhone微博客户端产品体验报告

腾讯微博VS 新浪微博
因为本人来腾讯后才开始接触iPhone版的微博,所以,我应该是最典型的小小小白用户了。

以下是我开始使用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感受。

第一项是最直观的产品体验了,主要介绍一个功能方面。

一、功能点的比较:
1、上传头像:
腾讯微博:进入个人资料页后,点击编辑按钮,选中头像,并设为主头像。

在个人资料的顶部是头像区,用户可以有多个备用头像。

(如果之前使用的是网页上的头像,则你的头像将会被覆盖)。

建议:这个头像区不就是为了方便用户直接设置头像吗?为什么不直接点击某个图片后询问用户是否设置为主头像呢。

例:
新浪微博:我的资料,然后在编辑,上传头像,操作非常方便,简洁。

2、更改资料
腾讯微博:在pc上,用户可以随意更改昵称等资料,但是在手机上,只能更改头像,个性签名。

新浪微博:只要是个人资料都可以更改,甚至,您的性别。

3、微相册
腾讯微博:微相册就是查看好友所有的图片(位置不清晰),不过新版得到改善。

老版(直接点击下方资料按钮,进入个人资料页是看不到微相册的,只能通过主页进入):
新版:点击个人资料页可以看到微相册。

但是,如果是这样,自己看自己的资料,为什么微相册不能对照片进行修改呢,比如增删查?
4、广场
我自己理解广场的意思,就是大家能够在一起谈论的一些话题。

腾讯微博:新版的广场给人感觉很清晰,分类很明确,能够订阅自己喜欢的话题。

老版话题频道里面的内容并不一定就是该话题。

例:
(这跟美食有关系?)
建议:新版话题取消按钮会让人误解为取消订阅。

5、发表微博(定位)
腾讯微博:定位到当前位置,并显示地图。

最好,如果能与LBS结合,定位的同时在下方显示有好友在附近。

新浪微博:比较细,显示到有多少人微博在线。

发表微博后,能够提示,在您的周边有多少人同时发表了微博。

新浪微博有个不好的体验就是发博文和取消博文是在同一个地方,一不小心按两下就直接回到主页面了。

这个体验非常不好。

6、查看图片:
腾讯微博:图片直接闪出,并以原图的方式呈现,而图片下面按钮功能不也就是查看原图,然后对原图进行操作么?而且有时,在播放gif图片的时候,图片有时会卡在那。

建议:个人感觉这里其实可以融成一步操作的。

在图片下方有个小箭头,可以保存图片,但是最开始进入的时候,正下方图标不知道是干嘛的。

一直以为是放大,想要保存该图片犹豫了好久。

而且,当你点击某个图片的时候,如果直接以原图的方式呈现,即浪费流量,又浪费时间。

如果该图片加载时间过长,用户就会直接关闭,没有人会有耐心等。

但是,新浪微博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放大,而不是原图直接呈现。

等到用户查看原图的时候,才显示原图。

新浪微博:点击图片,图片会成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小->中->大,给人很炫的效果。

如果需要保存图片,只需要查看原图。

7、收藏信息:
收藏本来是个很好的行为,表明这条信息对你有用,或者你感兴趣,但是如果收藏能够进行一个分类,这样的话,查找起来就会非常方便,这点,现在版本的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都没用去做。

8、身边的人
腾讯微博:身边的人是按照距离+时间进行排序的(赞一个)
新浪微博:只是按照距离
9、身边的微博:
1)这个我一般用的比较少,因为觉得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一群陌生人发的微博。

如果可以将身边的微博进行筛选就很好啦,比如我可以查看一些认证用户的微博等。

2)身边的微博主要就是浏览附近人发表的微博,其实这个不仅仅局限于别人发表的内容,可以与LBS结合,有种类似于身边的打折信息,比如我今天在南山,我可以通过查看身边的这些信息,能知道哪些商场或者饭店正在打折的,这就与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了。

所以,微博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内容,而不是一味的把眼光放到新闻等焦点上。

10、微博墙
我特别喜欢这个应用,这也算是腾讯微博的微创新吧。

微博墙其实就是基于LBS的内容分类,将同一类人聚集在了一起。

既然这样,微博墙就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多一些话题,比如:打折季,爱运动之类的,将不同的人联系的更紧密些。

其实,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差异越来越小,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新版中添加的微相册,这个应该属于一种微创新了,个人感觉非常有特色。

又如在某条微博上的随意为之左右滑动,可以对该微博进行评论转播等,非常实用。

而且,腾讯微博的客户端比新浪微博的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自家的客户端做的真的很赞。

在产品体验的时候,我试用了weico,感觉很炫,可以给自己设置形象,而且可以设置输入法,因为个人感觉每次在打字的时候,如果能有个方便的输入法,这会提高我想要写字的欲望。

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与sns的结合
用户上网的时间是有限的,所有产品的目的都是在抢占用户的上网时间。

社交媒体评估指标体系
也就是说,社交媒体现在需要把握的两点就是:用户的粘连性和用户对于内容的一个访问深度。

微博这两点相对sns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微博现在的发展应该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时候,这也正是微博现在的一个局势就是出于一个瓶颈期,也可以说是一个转型期,因为如果只是靠用户之间感兴趣的内容对用户进行粘合,一旦用户失去兴趣,这种产品就会走向没落,如开心网。

微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为两点:1,成为媒体中心。

2,成为一种平台。

微博的兴起正是由于sns的发展不全面,所以 sns和微博之间其实是一个相互辅助的。

所以,sns和微博相结合应该是一种趋势。

无论是微博还是sns ,最终的发展趋势就是成为用户上网的一个“入口”。

微博同sns相结合:
微博实名制,其实对于与sns结合时非常有利的,这就为互联网创造了一种相互信任的环境。

提高了信息的准确度和人与人交流的积极性(就像知乎等产品)。

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不仅仅是自己感兴趣的,而且也扩张到对于熟人信息的获取,了解他们的动态等。

所以,微博需要提高自己对于信息整合。

1、如果微博作为一种平台来说,用户可以在微博上对信息进行整合或者说是筛选(一种浅层次的访问),并将该信息发布到自己的sns社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也就是说微博可以作为sns到互联网的一个中间件。

2、微博能给用户一站式的体验,而不是只是作为信息的浏览,即满足用户对于内容性的需求。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朋友圈划分成不同类,然后进行不通话题的讨论。

3、微博如果作为一种平台的话,在平台之上的可以集成某些功能性的应用或者是娱乐方面的,比如游戏之类的。

4、能够对自己的圈子或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类(we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