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与项目申报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5月13日与14日参加了培训中心的专题学习,收获颇多,特别感谢培训中心四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使我对如何进行科研项目申报以及提高科研水平等问题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一、明确科研方向至关重要
科研选题和科研方向是我们年轻教师特别关心的话题。
年轻老师对科研方向的选择往往比较迷茫,导致研究的持续性、连贯性不够,进而出现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与深刻性缺乏。
在项目申报时往往跟着所谓的研究热点进行,但对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实际是不够深入的,故而写不出高质量的申报书。
高宝山研究员和曾天山主任都谈到了科研选题的问题,对自己今后明确科研方向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首先应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研究条件,来选择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而后通过有针对性的文献查新和信息查询,通过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来加深对研究方向的认识,并逐步缩小研究领域,最后形成自己的一个明确的科研选题方向。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在申报科研课题时选题范围小一点,任务单一点,讨论才能透一点,才更容易出成果。
二、端正科研心态至关重要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培训中四位老师都提到了这个理念,就是做科研一定要有端正的学术心态,踏踏实实,注重研究与积累,把科研当做自己的事业去追求。
我们很多年轻老师,由于职称晋升的压力,参与课题申报的积极性比较高,但由于心态比较浮躁,不注意自己领域的研究积累,在项目申报中搞突击,碰运气。
其实,这种科研心态是非常不可取的,科研要出成果,必须要有所付出。
虽然课题申报书得撰写存在一定技巧,但是还是不能离开扎实的积累,必须要有大量的中外参考文献的阅读与研究作为前提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类国家级课题项目申报中有所收获。
另一方面,做科研贵在坚持。
科学上没有平坦故道路。
朝任何一个科研方向前进都会遇到许多困难。
我们很多老师平时也非常认真搞科研,但是往往在申报时不能成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专家老师在报告中也鼓励我们,不要轻言放弃。
课题申报有一部分市属于技能技巧的问题,只要我们加强学习研究,总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提高的。
三、提高科研申报技巧至关重要
以前在申报课题时都比较随意,不太注意申报技能的训练,所以项目申报表的质量往往不高,这导致项目申报时即使有好的课题选题但成功率也比较低。
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李建平主任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曾天山主任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教育部课题、教育规划课题等申报要求与技能,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刘复兴教授对项目申报技巧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有很多收获。
比如,老师们讲到了申报课题时要将自己的研究专长与“申报指南”的要求相结合,围绕指南来定具体题目;要突出研究课题的新颖性,如果让专家感觉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资助;另外,关于项目申报团队的组织,要注意发挥团队的协作力量,优势互补。
也要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要结合单位的实际、研究的条件等方面去申报课题,保证研究顺利完成;最后,尤其要重视课题申报表的书写。
评审专家给予课题评价的依据就是你的课题申报书。
一定要要注意提高课题申报书的写作质量,既要言简意赅,又要突出重点和优势,体现课题的价值与意义,体现研究的良好基础与科研能力,明确课题的可行性。
最后,感谢培训中心给大家提供这么一次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感谢李建平主任、刘复兴教授、曾天山教授、高宝山主编四位专家老师的精彩的讲解,使我深受启发。
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培训,最好有针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方面的专题。
宁波大红鹰学院
李婕
201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