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欣赏及飞行原理
F-15是一种全天候高机动性战术战斗机,用于空中优势作战任务。目前麦道 公司已经为波音公司兼并。上图是白红色涂装的F-15A原型机。图中的F-15A 的机头处安装了试飞用的传感器。
F- 16f型战斗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 冲压喷气发动机 需要消耗自身动力来获得升力。而升力的来源是飞行中 空气对机翼的作用。 在下面这幅图里,有一个机翼的剖面示意图。机翼的上表面是弯曲的,下表面是平坦的 ,因此在机翼与空气相对运动时,流过上表面的空气在同一时间(T)内走过的路程(S1) 比流过下表面的空气的路程(S2)远,所以在上表面的空气的相对速度比下表面的空气 快(V1=S1/T >V2=S2/T1)。根据帕奴利定理——“流体对周围的物质产生的压力与 流体的相对速度成反比。”,因此上表面的空气施加给机翼的压力 F1 小于下表面的 F2 。F1、F2 的合力必然向上,这就产生了升力。 从机翼的原理,我们也就可以理解螺旋桨的工作原理。螺旋桨就好像一个竖放的机翼, 凸起面向前,平滑面向后。旋转时压力的合力向前,推动螺旋桨向前,从而带动飞机向 前。当然螺旋桨并不是简单的凸起平滑,而有着复杂的曲面结构。老式螺旋桨是固定的 外形,而后期设计则采用了可以改变的相对角度等设计,改善螺旋桨性能。
涡轮喷气发动机 这类发动机的原理基本与上面提到的喷气原理相同,具有加 速快、设计简便等优点。但如果要让涡喷发动机提高推力,则必须增加燃气 在涡轮前的温度和增压比,这将会使排气速度增加而损失更多动能,于是产 生了提高推力和降低油耗的矛盾。因此涡喷发动机油耗大,对于商业民航机 来说是个致命弱点。 涡轮风扇发动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吸入的空气一部分从外部管道(外涵道)后吹, 一部分送入内涵道核心机(相当于一个纯涡喷发动机)。最前端的“风扇”作 用类似螺旋桨,通过降低排气速度达到提高喷气发动机推进效率的目的。同 时通过精确设计,使更多的燃气能量经风扇传递到外涵道,同样解决了排气 速度过快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由于该风扇设计要兼顾内外涵 道的需要,因此难度远大于涡喷发动机。
图片欣赏
战斗机于一战时期 登上历史舞台,经过 近九十年的发展,其 战斗能力和外型都有 了质的飞跃。下面让 我们来欣赏一下它们 的英姿。
F-22战斗机是美国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与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21世纪初主力 制空战斗机,主要用于替换美国空军现役的F-15战斗机,在美国空军武器装备发展中占 有最优先的地位。2002年9月,美空军正式将F-22改名为F/A-22,确立了F/A-22将兼 顾制空与对地攻击双重任务。
飞行需要动力,使飞机前进,更重要的是使飞机获得升力。早期飞机通常使用活 塞发动机作为动力,又以四冲程活塞发动机为主。这类发动机的原理如图,主要 为吸入空气,与燃油混合后点燃膨胀,驱动活塞往复运动,再转化为驱动轴的旋 转输出:
单单一个活塞发动机发出的功率非常有限,因此人们将多个活塞发动机并联 在一起,组成星型或V型活塞发动机。
现代高速飞机多数使用喷气式发动机,原理是将空气吸入,与燃油混合, 点火,爆炸膨胀后的空气向后喷出,其反作用力则推动飞机向前。下图的发 动机剖面图里,一个个压气风扇从进气口中吸入空气,并且一级一级的压缩 空气,使空气更好的参与燃烧。风扇后面橙红色的空腔是燃烧室,空气和油 料的混和气体在这里被点燃,燃烧膨胀向后喷出,推动最后两个风扇旋转, 最后排出发动机外。而最后两个风扇和前面的压气风扇安装在同一条中轴上, 因此会带动压气风扇继续吸入空气,从而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冲压喷气发动机
• 冲压喷气发动机 此类发 动机没有风扇等器件, 完全靠高速飞行时产生 的冲压效应压缩吸入的 空气,点火、燃烧、后 喷等原理。因此其优点 为结构简单、体积小、 推力大、加速快。缺点 是需要外部能源进行启 动(通常为火箭助推), 不适合循环使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