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管理制度

妇产科管理制度

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1、早孕检查:村妇幼保健员通过了解所辖范围的已婚育龄妇女疑有早孕者,督促在停经12周内到乡镇卫生院做早孕检查,并建立《南县孕产妇保健手册》。

2、产前检查:孕妇于村、乡、县各级医院保健单位进行至少5次产前检查,高危妊娠者应于乡或乡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进行,并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凡可能分娩出生缺陷儿者,应在孕20—24周前尽早明确诊断,必要时终止妊娠。

3、住院分娩:要求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住院分娩。

4、产后访视:至少3次,正常分娩的产妇由村妇幼保健员承担,高危妊娠或难产分娩的产妇由乡级妇幼专干承担。

要求于产妇出院后3天内、及产后第7天、14天、28天进行,并填写和回收《南县孕产妇保健手册》。

5、产后健康检查:村妇幼保健员督促产妇和婴儿于产后42—56天,到乡镇卫生院或县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受产后母婴健康检查。

高危范围及评分标准注:1、同时两项以上者,其分数累加;2、分级标准:轻:5分,中:10分—15分,重≥20分。

围产保健管理制度一、由主管领导牵头,产科、儿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围产保健质量管理小组。

成员基本固定,定期开展活动。

二、妇产科六诊要按《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做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填写《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

督促初次检查的孕产妇到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

三、对产前检查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封面用红笔表明高危妊娠,做好高危因素的初评分和复评分工作。

同时填写《高危妊娠监护卡》。

并上报县妇幼保健院,由县妇幼保健院医师取卡后,进行专案登记和定期检查监护。

对于流动人口中的高危孕妇,必须填写高危孕妇管理委托书,寄给孕产妇所在地防保站,由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管理。

四、产房、病房医师或助产干要在《保健手册》中认真填写分娩记录,并督促其家属在7天内将《保健手册》送交户口所在地的防保站,以便及时进行产后视访。

五、凡在围产死亡《指孕周28周的死胎,死产及产后七天内新生儿死亡》,妇产科和新生儿科要负责填写,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表,并做到不缺项、漏项、居住地址中要填写清楚母亲户口所在地,以便核对落实。

六、凡有孕产妇死亡(指怀孕开始至产后42天内),医院须填写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登记卡,并在24小时之内向据地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同时提供孕产妇死亡的全部原始病历,接受核实调查。

七、建立健全孕产妇、围产死亡评审制度,定期进行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

八、按时参加市、县围产协作组会议和活动,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九、帮助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鼓励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

十、开展不同形式的围产保健宣传活动,举办孕期保健知识讲座,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待产室管理制度—、待产室每日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待产室,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二、鼓励孕妇下床活动,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及外阴部清洁。

三、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孕妇,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按规定测血压、脉搏、呼吸、听心音等,并做好记录。

四、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搞好卫生和消毒,细菌培养,有传染病的孕妇应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五、值班人员应向孕妇宣传有关临产时卫生知识及注意事项,使孕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一、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每周大扫除,室内空气、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

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cm2,空气少于500个/m。

二、每日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季度监测1次,有记录。

三、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地面1~2次。

四、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五、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六、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晾干再用。

七、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八、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冲洗用品,每周进行2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

九、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日期。

十一、餐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方可使用。

十二、产妇用卫生纸,必须高压消毒、灭菌,方可使用。

十三、患者便器应固定使用,用后刷净、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妇产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

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

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科内的有关规定、严防差错事故。

3、对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科主任、上级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应重点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

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

请她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急诊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助产士职责一、在护士长的领导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三、经常了解分娩前后的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四、经常保持产房的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五、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女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进行技术指导。

六、负责管理产房的药品器材。

七、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和产后随访工作。

八、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接产工作。

产科护士工作职责一、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和二级护士指导下工作。

二、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思想,对孕产妇充满爱心、责任心,对人友善、关心他人,与同事互相协作,文明用语。

三、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断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成熟。

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和交叉感染。

五、负责正常产妇的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遇产妇发生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时,立即报告医生。

六、严格床旁交接班制度,包括孕产妇、新生儿情况。

七、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各种记录,做好接产前准备,急救药品、物品的准备,应急状态良好。

八、保持产房的清洁整齐,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九、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母乳喂养的健康知识宣教。

十、负责新生儿每天洗澡和尿布更换,负责新生儿一切治疗及护理。

十一、做好母婴室母乳喂养的宣传工作,并指导产妇喂养的方法。

十二、母婴室每天行紫外线灯照射一次,每日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产房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进行接生或阴道检查前必须按洗手规则刷手,并按《消毒隔离制度》进行监测。

2.产房的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定位定数,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用后及时补充或更换,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当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4.分娩室保持安静,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直接吹入,室内冷暖设备,温度保持20℃-26℃,湿度在55~65度左右。

5.产房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关心体贴产妇;助产士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解除产妇的思想顾虑,鼓励产妇进食饮水,支持和保护自然分娩。

6.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认真描绘产程图,严格按产程图时限处理其变化。

7.产程中的干预措施,必须要有医学指征,特别要掌握计划分娩、催产素滴注和剖宫产分娩的医学指征。

8.胎儿出生时必须有两名以上助产人员在产房;分娩过程中发现异常,产科医师必须到产房处理;危重产妇分娩,产科主治医师及主任应参与抢救工作;高危新生儿分娩,新生儿科或儿科医师也应在产房协助抢救。

9.产房必须配备保温及降温设备,室温应保持在摄氏25~26度。

定期通风消毒。

10.新生儿娩出并处理完毕后,先抱给产妇确认性别,仔细核对母亲床号、姓名、分娩时间及新生儿性别后方可给新生儿戴上手圈;正常新生儿应在产后半小时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做好记录。

产后2小时在产房观察期间,应让新生儿与母亲在一起。

11.接产后,接生人员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完整填写分娩记录。

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特殊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工作,决定重大抢救、手术方案。

主持疑难、死亡病例讨论会。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并指导教学工作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

6、指导本科全科开展临床科研工作。

7、应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疗质量。

8、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9、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宫缩剂使用管理规定1、产前使用宫缩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至少有一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妇产科医师;经准入能够开展剖腹产手术;能熟练地进行子宫全切术;有输血条件,而且能及时的得到血源;有识别及处理羊水栓塞的能力。

2、宫缩剂静滴过程中有专人监护并记录。

宫缩剂用于引产时每2小时记录一次血压、脉博,每30分钟记录一次胎心率、宫缩、阴道流血量、羊水性状、药液滴速及主诉。

宫缩剂用于催产时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博、呼吸、心率、宫缩频率及强度和持续时间、胎心率、羊水性状、药液滴速。

3、规范宫缩剂的使用与操作,严禁在产前肌注、穴位注射、静脉推注宫缩剂及大剂量高浓度快速滴注宫缩剂以及宫缩剂滴鼻。

4、宫缩剂的使用方法: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用0.9%NS或5%GNS500ml先建立静脉通道;第二步:调好滴数,每分钟8-12滴;第三步:加入催产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