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笔记整理 2

外国文学笔记整理 2

一、古代文学(1)古希腊文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及主要成就?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主要成就神话和史诗。

②雅典奴隶制名主时期,主要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③希腊化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产生一定影响。

(2)古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神的故事和半神的英雄的传说)和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奥德修纪》、《伊利亚特》。

(3)《荷马史诗》的突出成就?首先,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结构精巧。

前后共涉及了二十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但是史诗并没有平铺直叙、记流水帐似地记述其全过程,而是使用了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创作手法,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全局。

《伊利昂纪》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线索,把情节高度浓缩在战争最后一年的五十一天中,而具体描写的也只是九天间发生的事情;《奥德修纪》首先描写的是奥德修斯回到故乡伊大卡前四十二天的海上遭遇,然后再用倒叙的手法展现了他海上十年的漂流经历,同时又以帖雷马科寻父和全家团圆为线索,使全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这样的结构布局使全诗的情节引人入胜,极富于戏剧性。

其次,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阿碦硫斯,非常骁勇并重视个人荣誉但同时有任性急躁,由于不甘心阿伽门农的欺负一怒而退出战场。

赫克托耳,理智成熟,深明职责。

奥德修斯,智慧勇敢,有强烈的冒险精神。

第三,史诗中蕴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最后,史诗语言质朴,大量运用口语,丰富优美,运用荷马式的比喻。

(4)文艺理论方面,主要的作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文艺是对具体事物的摹写,而个别、具体事物仅是对理念或一般事物的不完全模仿,而文艺是不完全的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

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

亚里士多德,艺术的本质是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因此作为现实之摹本的文艺也是真实的。

首先提出“悲剧”的概念。

(5)维吉尔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

史诗《伊尼德》是文人史诗的代表作,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史诗。

(6)贺拉斯是一位杰出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也是一位文学理论家。

代表作:《诗艺》(7)奥维德的代表作:神话诗《变形记》——神谱的形成。

(8)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特洛伊妇女》。

(9)《荷马史诗》三大英雄:阿喀琉斯(愤怒),赫克托耳(),奥德修斯(智慧)。

二、中世纪文学(1)四种主要文学类型:宗教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民谣、城市文学。

1)宗教文学:《圣经》2)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3)骑士抒情诗以普罗旺斯的《破晓歌》最为有名。

4)骑士叙事诗以《特里斯丹和依瑟》流传最广。

5)《贝奥武夫》是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

6)后期英雄史诗: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7)城市文学:《列那虎故事》(2)《神曲》贝阿特丽采、维吉尔在神曲中象征什么?贝阿特里采:象征信仰和神学,是女神,吩咐维吉尔去森林中解救诗人但丁,象征着邪恶中净化的光明。

维吉尔:,象征理性和哲学,是导师,带领诗人游炼狱,是引导者。

简答:《神曲》如何体现了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代伟大诗人的成就和矛盾?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什么是文艺复兴?是约14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面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2)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以人为中心,肯定人。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文主义的基本主题:①用人性反对神权。

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和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

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

肯定现世生活,认为幸福就在人间而不在来世,现世的幸福高于一切。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人文主义认为各人的品德和才智是其高贵与否的标准。

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课凭借自己的理智获得真知。

强调人的天性,知识就是力量。

反对教会的愚民政策。

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民族为基础的统一的国家。

是人文主义的政治思想。

2、代表作家、作品●意大利:彼得拉克抒情诗名作《歌集》;薄伽丘《十日谈》;阿里奥斯托《疯狂的罗兰》;塔索《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德国:埃拉斯慕斯《愚蠢颂》胡登《蒙昧者书简》;马丁•路德《我主是坚固堡垒》;托马斯闵采尔《致阿尔斯特德人民书》;民间文学《梯尓。

欧伦施皮格尔》《浮士德博士传》●法国:拉伯雷《巨人传》●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最早无名氏的《小赖子》;塞万提斯《唐吉诃德》;维加《羊泉村》●英国:乔叟《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最早的代表作之一;斯宾塞《仙后》●大学才子派:约翰李利;托马斯。

基德《西班牙悲剧》;马洛《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简述堂吉诃德的形象:一、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

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

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二、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三、堂吉诃德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

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

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4)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简答:论述莎士比亚的思想悲剧(论述哈姆雷特的形象或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特点)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着崇高社会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青年。

他出生于王室,却投身当时新文化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

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哈姆雷特对“人”充满着热情的礼赞:“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中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他正直的父亲被暗害,母亲匆匆改嫁,爱人发疯后溺水而死……一切打击都先后落到他的身上。

透过个人的不幸,他觉悟到这是整个社会的不幸,是不合理的社会造成了不合理的人生。

哈姆雷特遭遇了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危机,在思考和复仇之间他徘徊难进。

可以说,为自己或别人的灾难而沉思忧郁,目睹邪恶如芒在背,有思想而无行动,越精于思想越疏于行动,这些精神气质凝聚在一起构成了“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核心形象。

四、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1)三大文学:巴洛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

(2)弥尔顿代表作《失乐园》(3)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代表作三一律: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代表作家: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代表作《熙德》。

拉辛《安德洛玛刻》布瓦洛理论著作《诗艺》;拉封丹寓言;约翰德莱顿,桂冠诗人。

(4)莫里哀四大戏剧:《唐璜》、《恨世者》、《悭吝人》《伪君子》(5)简述莫里哀《伪君子》中答丢夫的形象:伪君子答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莫里哀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概括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性,对他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表面上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禁欲苦修的修士、仁慈善良的好人,但实际上却是以宗教为幌子进行诈骗的恶棍。

答丢夫把宗教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这是一切伪善者的共同手段。

作者通过描写答丢夫“贪食、贪财、贪色”的行径,揭露出答丢夫这等伪善者的丑恶嘴脸。

通过这个形象揭露教会贵族势力的贪婪伪善、狠毒、荒淫无耻,提醒人们认清其欺骗性和危害性。

五、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1)启蒙主义在英国现实主义的作者及其代表作:笛福奠基之作《鲁滨逊漂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2)感伤主义前驱,理查生《帕美拉》,书信体《克莱丽莎,哈娄》(3)十八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菲尔丁。

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4)法国四大启蒙思想家:1、阿兰••勒内•勒萨日:《吉尔•布拉斯》2、第一个启蒙作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波斯人信札》是书信体小说,开18世纪哲理小说之先河,尖锐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是一部揭露性、讽刺性很强的作品。

3、伏尔泰,悲剧《布鲁图斯》《穆罕默德》,哲理小说《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

《老实人》中描绘了一个神话式的“黄金国”,表达了伏尔泰乌托邦理想。

4、狄德罗,崇尚无神论和唯物主义。

著《百科全书》反对封建意识和天主教蒙昧主义,法国启蒙活动家因此得名“百科全书派”。

主要成就是三部哲理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哲理小说,被恩格斯称为“辩证法的杰作”。

5、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民主派,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先驱,“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新爱洛伊丝》是一部书信体小说,艺术上以情动人,描写人自然,描写平民青年圣·普乐与贵族女子尤丽的爱情悲剧,批判封建婚姻观念,宣传个性解放。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论著,《爱弥尔》《忏悔录》(3)歌德,作品充满“狂飙突进”反叛精神。

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葛兹被描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统一的英雄,受到人们爱戴,但最后以悲剧告终。

艺术上摒弃了古典主义而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方法。

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少年维特与另有婚约的少女夏绿蒂的爱情悲剧贯穿情节,通过维特的悲剧,揭露和批判了德国许多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的反叛情绪。

《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虽没有写完,但从片断中可以看出歌德青年时代的反叛精神。

(4)“狂飙突进”①“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到1785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的封建斗争的高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