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说人物炎帝简介

传说人物炎帝简介

传说人物炎帝简介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是“五帝”之一。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炎帝人物简介炎帝(生猝年不详)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称赤帝、农皇等,是“五帝”之一。

炎帝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联合黄帝打败蚩尤。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关于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炎帝生平事迹涿鹿之战涿鹿之战,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

与此同时,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苗蛮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这样华夏集团与苗蛮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

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炎黄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

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

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

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山海经》中曰灵山)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蓄水冲了蚩尤寨),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

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

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

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

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战后,炎黄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

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附众的氏族首长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东夷部落联盟,并使东夷集团同自己的炎黄集团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

涿鹿之战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阪泉之战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因此,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

这场战争的原因既有争夺领导权的因素,还有争夺宜农土地的因素。

原来,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样黄帝就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据史学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

华夏形成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及其以东地区各部族的联合称谓,即对“诸华”和“诸夏”各部落的合称。

据部分史学家的研究,炎黄时期,中原周围地区古代的部族可分为炎黄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

炎黄集团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之后,苗蛮集团向南方收缩退却,炎黄集团则东进和东夷集团融合,形成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到春秋时期又基本和南方的苗蛮集团基本同化,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

华夏族以炎黄族和东夷部落联盟为主体。

炎黄两部族最初居住在陕西,融合后逐渐东迁。

黄帝族顺北洛水南下,又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发展,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族方国群。

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较多炎帝族方国。

他们在东进过程中,和东夷部落联盟不断融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炎帝族战败,和黄帝族融合,炎黄势力壮大。

其后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苗蛮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和原来在山东境内的东夷集团容合。

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最终形成,中国至此进入了华夏时代。

据载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

炎帝的故事《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

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

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

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

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

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

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

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帝族的影响更加扩大。

战国、秦、汉期间,人们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

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

相传黄帝25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25个氏族。

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

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帝传奇故事;;天堂;狮子狗和谷种在湘东地区,狮子狗为炎帝盗谷种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相传,炎帝长大以后,看到人们天天上山采野果、打野兽,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苦日子,心中十分难过。

他日思夜想,要找到一种能收藏、能种植的可食之物。

有一天,他梦见天堂栽着一种称为“稻”,籽实叫“谷”的植物,可吃、可藏、可种,这正是炎帝要找的食物。

但是天堂在哪里呢?怎样才能把谷种搞回来呢?炎帝犯了难。

第二天,他发现狮子狗在自己身边转来转去,神情很是不安,像有什么话要说。

炎帝便对狮子狗说,你知道我要去天堂找谷种吗?狮子狗叫了两声,点了点头。

炎帝又说,你知道天堂在哪里吗?狮子狗又叫了两声,点了点头。

炎帝大喜,忙说,你能为我去取回谷种吗?狮子狗没等炎帝说玩,就飞也似地跑出去了。

狮子狗不停地奔跑,跑了一天一夜,终于来到天堂,果然见到一块晒谷坪里,摊着金光闪闪的稻谷。

在不远的地方,站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天神把守着。

狮子狗在一旁琢磨着:晒坪的谷子不多,向他们要是不会给的,只有盗。

但怎样才能盗到谷种呢?偶然间,它发现旁边有个池塘,于是,就悄悄地下到池塘里洗了个澡,把浑身的毛泡得水淋淋的,然后,冷不防地窜到晒谷坪的谷子上,打了个滚子,把稻谷全都沾在身上,急忙往回跑。

狮子狗这一跑,给守谷的天神发现了,天神大吼一声,便穷追不舍。

天神赶不上狮子狗,于是急中生智,在狮子狗的前方用手一画,随即变出一条大河。

狮子狗慌忙中无路可走,便跳下大河游过去了。

狮子狗回到家中,将身子抖了抖,水珠四溅,就是没有谷子,急得汪汪乱叫。

炎帝一看,就知道狮子狗用身子沾回了谷子,但是谷子又给河水冲走了。

他细心地在狮子狗身上寻找,终于在高高翘起的尾巴上找到了几粒谷种。

原来狮子狗过河的时候,尾巴翘在水面上,谷粒没有被水冲掉。

炎帝把这几粒谷子播种到地里,长出了稻禾,结出了谷子。

经过反复栽培,稻谷越种越多,后来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人们为酬谢狮子狗盗谷种的功劳,所以每当过“尝新节”,首先祭祀炎帝,然后给狮子狗一碗新米饭,一块粉蒸肉吃,最后才是自己“尝新”。

在给狮子狗吃肉和饭的时候,还要观察,如果狮子狗先吃饭,就是暗示今年的米价高;先吃肉,则暗示今年养猪合算。

传说中的“天堂”,今为天堂村,在炎帝陵东南50里处。

据传,那里的谷种被狮子狗盗去以后,天神不准那里种稻谷了。

炎帝知道以的,就教那里的先民种茶。

天堂村出产的茶叶名“天堂茶”,品味极佳,清代曾为皇帝御用贡品,其中,“神农剑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炎帝则是传说中原始社会晚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厉山氏)。

原居姜水,迁入中原,发展了农业(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后为黄帝部落打败,与黄帝等部落联合成为部族。

因而与黄帝并称为"炎黄"一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因此,我们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炎帝主要成就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