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检验规程制度范本格式
3.4
型材深度(4)
厚度:38毫米
公差:正负0.4毫米
3.5
铝窗型材壁厚
⑷
结构性型材
最少2毫米
非结构性型材
最少1.6毫米
玻璃线
最少0.9毫米
3.6
量度表之校正
用作量度电镀膜的电子表,使用前必须依照指定之 方法,重新校正方可使用。
3.7
电镀膜(2)
BS1615
普遍的厚度:AA25;
独立点不能少于:AA20
填缝胶(1)
碰口的填满
视检所有窗框、窗玉、夹角、缧丝头、拉钉、入榫 位的碰口、中企框首末两端位置均须填满填缝胶。
窗玉填缝胶不可有损毁或手工低于标准。
窗框填缝胶不可有损毁或手工低于标准。
3.12
填缝胶(2)
同上,但不可漏填满填缝胶在窗框任何一个夹缝位 置。
同上,但不可漏填满填缝胶在窗框任何两个夹缝位 置。
2.2
紧密程度
检查所有七字拉手及联动拉手的性能及紧密程度。
2.3
摩擦枢轴及线
撑(2)
顶开窗
必须为认可商标的不锈钢线撑,检查窗玉开启尽后 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及窗框与窗玉的距离不少于70亳米。
2.4
平开窗
必须为认可商标的不锈钢线撑,检查窗玉开启尽后 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及窗框与窗玉的距离不少于100亳米。
2.5
线撑加力扁铁
视检外露的线撑加力扁铁是否固定及牢固安妥,如 扁铁由镀锌铁片剪裁而成,剪口必须油上铅水油。 若使用热浸镀锌则无此要求。而尺寸不少于12x3毫米。
2.6
同上,但不可漏装上线撑加力扁铁或物料低于标准。
2.7
固定线撑的镙丝
最少使用三粒不锈钢镙丝,或在认可的设计与补充 图纸上所注明的方法亦可。线撑须牢固地安装在铝 框及加力扁铁上和钻吼须填满填缝胶。窗玉亦需使 用相同的检查方法。
同上,另
公差:正负1.5亳米
长度等于或大过
3.5米而少于5米
同上,另
公差:正负2.0亳米
长度等于或大过5米
同上,另
公差:正负3.0亳米
3.2
对角尺寸(2)
长度少于2米
公差:正负1.5亳米
长度等于或大过2
米而少于3.5米
公差:正负2.5亳米
长度等于或大过
3.5米
公差:正负3.5亳米
3.3
碰口踏位⑴
公差:正0.5亳米:负0.0毫米
2.8
同上,但不可漏装上镙丝。
2.9
防水胶条(1)
安装在铝型材上
检查防水胶条是否坚固地安装在铝型材的凹槽上。
2.10
焊接
检查防水胶条之接口,必须焊接妥当以达预期的防 水效果和并没有损坏。
3.1
外围尺寸(2)
长度少于2米
组合式铝窗每个碰合缝最大正1.0毫米,另 公差:正负1.0亳米
长度等于或大过2
米而少于3.5米
1.2
保护(0)
铝料与混凝土接触 面之保护
所有不外露的铝料表面与混凝土、水泥或相似的物 质接触,均需油上一层沥青油。
1.3
镀锌加力铁之底油
所有镀锌加力铁均需油上一层沥青油。
1.4
表面品质(1)
查看已清除保护胶纸后的样板表面品质,如没损伤 或明显花痕则可接受。
2.1
锁(0)
物料
由锌合金铸制而成,表面颜色须与铝窗相近和并没 有损坏。
一、目的:
确保出厂前的成品窗(门)符合规定的外观、工艺及相关国标要求。
二、范围:
本厂生产的全部成品窗(门)。
三、职责:
1、质检部负责本规程的执行与修正。
2、 检验员负责填写《合格证》与《批检合格证》,《成品检验记录表》
四、检验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范围
接受准则
1.1
包装(0
外露铝料清除的保护膜或 低贴力的胶纸作保护。
3.8
结构性镀锌加 力扁铁⑶
尺寸及厚度
检查窗的中企框首或末端外露之加力铁的常规尺寸 厚度是否与审批之图则相同。
3.9
用磁石检查内含加力铁之铝材全长有否磁力,不可 漏装上结构性镀锌加力扁铁或物料低于标准。
3.10
去水位(2)
检查于每个可开启之窗玉的窗框底料,若需要时每 条底料要有足够去水位置。
3.11
毫米,阔度为最少20毫米或依照已批核图则上之尺 寸,除非有别的规范。
4.2
水线码(0)
尺寸及厚度
如水线码由镀锌铁片剪裁而成,剪口必须油上铅水 油。若使用热浸镀锌则无此要求。尺寸则依照已批 核图则上之尺寸,除非有别的规范。
批准
审核
编制
日期
日期
日期
同上,但不可漏填满填缝胶在窗框任何三个夹缝位 置或更多位置。
3.13
同上,但不可漏填满填缝胶在组合窗的中企框首末 两端位置。
3.14
玻璃
厚度
检查玻璃厚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少于常规5.0亳米的 厚度或另外指定规范。
4.1
磨耳(2)
尺寸及厚度
如磨耳由镀锌铁片剪裁而成,剪口必须油上铅水油。 若使用热浸镀锌则无此要求。磨耳常规厚度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