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5岁儿童游戏

0-5岁儿童游戏

1.拉大锯宝宝面对妈妈两人相对而坐,宝宝拉着妈妈的手坐在妈妈合并的双腿上,妈妈边说儿歌,边随节奏拉着宝宝做前俯后仰像拉锯一样的动作。

儿歌内容为:“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妞妞去。

”妈妈可随机地对儿歌内容进行修改,如将儿歌后一句改为:“妈妈去,宝宝去,就是不让爸爸去。

”或者“妈妈去,爸爸去,带上宝宝一起去。

”效果:感受儿歌的节奏,锻炼身体俯仰的运动能力。

适合年龄:7 个月以上2. 坐秋千妈妈脱掉鞋坐在床边或者凳子上,宝宝面向妈妈坐在妈妈腿上,游戏开始,妈妈两手拉着宝宝的手,两脚上下、左右晃动,宝宝则跟着妈妈的腿一起晃动。

效果:发展宝宝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密切亲子关系。

适合年龄:9 个月以上3. 拨浪鼓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是每个婴儿宝宝的最爱,妈妈一定要记得给宝宝买一个,让宝宝拿着它尽情地晃动,如果买不到的话,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可以用香皂盒作鼓身,以细而结实的绳加圆橡皮泥作小槌由里而外系在盒身两侧,最后用透明胶将废旧的铅笔或者画笔粘贴固定在盒子上作握手,这样一个小拨浪鼓就做好了,妈妈不妨一试哦!效果:锻炼宝宝手与手臂活动的灵活性,感受自身动作与物体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声音的产生。

适合年龄:4 ~12 个月4. 不倒娃娃吹一个小气球,在用绳把气球的口系住之后,在气球上画上娃娃的五官,并把气球粘或者绑在比气球大的皮球上面,这样自制的不倒娃娃即大功告成。

做游戏的时候,把不倒娃娃呈现给宝宝,告诉宝宝,这个娃娃不会睡觉,怎么让他睡觉呢?鼓励宝宝把不倒娃娃摁倒,但是娃娃却总是会不停地又站起来!效果:激发宝宝有目的的动手能力,感受物体运动的奇妙。

适合年龄:9 个月以上5. 同步走妈妈可光着脚或穿柔软的鞋站立,让宝宝面向妈妈站立,两只小脚分别踩到妈妈的脚面上,妈妈边弯腰边扶着宝宝往前走,带动宝宝往后退。

也可以让宝宝转过身来,妈妈和宝宝同方向,带动宝宝共进退。

效果:锻炼宝宝的行走能力以及对身体的掌控能力。

适合年龄:9 个月以上6. 抬“花轿”妈妈和爸爸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分别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形成一个方形的“轿子座”,然后蹲下,让宝宝分别把左右脚伸进妈妈和爸爸环形的臂弯中,等宝宝坐稳后,妈妈和爸爸站起来可以四处走动,也可以上下晃动手臂,让宝宝享受一颤一颠的感觉。

效果:综合发展宝宝平衡、空间知觉等多方面的能力,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适合年龄:10 个月以上2 ~3 岁—妈妈儿时的游戏,走、跑、跳、掷、敲一个都不少1. 吹羽毛通过画线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将平坦的桌子一分为二,妈妈和宝宝分别坐到线的两边,之后把准备好的羽毛放在线中间,妈妈和宝宝都努力把羽毛吹到对方的桌面上,也可以把羽毛拿在手中,抬头把羽毛往高处吹。

效果:增强肺活量,感受羽毛的轻柔。

适合年龄:2 ~3 岁2. 瞎子摸象妈妈和宝宝一个当瞎子,一个当大象玩瞎子摸象的游戏。

妈妈可以先当瞎子,让宝宝当大象,方便宝宝了解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妈妈把眼睛蒙上,然后四处摸宝宝,摸到哪里就高兴地和宝宝说:“这是宝宝的头。

”“这是宝宝的耳朵。

”之后把宝宝的眼睛蒙上,宝宝来摸妈妈,摸到什么就说什么,并问妈妈对不对。

当宝宝熟悉游戏后,可以把游戏升级为“瞎子找象”,即把宝宝的眼睛蒙上,妈妈则站在离宝宝不远的身旁,让宝宝通过摸索去找妈妈,为方便宝宝寻找妈妈可通过发声给予线索,让宝宝根据声音去寻找。

效果:锻炼幼儿的触知觉、听觉、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 ~3 岁3. 抓尾巴妈妈用皱纹纸剪成长条状当做尾巴,塞到妈妈和宝宝的裤子中。

游戏开始,妈妈让宝宝来追妈妈,把妈妈身后的尾巴拽下来,妈妈也作势去抢拽宝宝的尾巴,谁先拽下对方的谁胜。

妈妈要故意让着宝宝哦!如果家里没有皱纹纸,还可用布条、丝巾、小长毛巾当尾巴。

效果:综合练习躲、闪、追、跑、抓等多方面的运动能力。

适合年龄:2 ~3 岁4. 金锁银锁妈妈打开手掌,手心朝下,宝宝手握拳头,只伸出一个手指来顶在妈妈的手掌中央,之后妈妈和宝宝一起念儿歌:“金锁银锁,嘎啦啦一锁。

”念到最后“锁”字的时候,妈妈的手掌突然合拢,以抓住宝宝的手指,宝宝则尽力迅速地将手指拿开,以避免被妈妈的手掌锁住。

如果宝宝手指逃开了,宝宝赢,如果被抓住了,就和妈妈一起念:“开开开,开锁喽。

”妈妈将宝宝的手指放出。

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不仅游戏的角色可以互换,5 个手指甚至脚趾也都可以尝试,宝宝一定会和妈妈乐作一团的!效果: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述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 ~3 岁5. 节节高妈妈和宝宝可以惬意地坐在床上玩这个游戏。

游戏开始,妈妈先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然后妈妈引导宝宝也像妈妈一样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则握住妈妈伸出的大拇指,之后妈妈和宝宝的另一只手依次像刚才一样叠加,形成节节高的样子。

等到妈妈和宝宝的四只手都用完后,游戏循环进行,即不断把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叠加到最上面。

熟悉后,妈妈和宝宝可以不断增加抽出最下面手的速度,看看谁的反应更快。

效果:锻炼宝宝手指运动的灵活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 ~3 岁6. 捻捻转找一个小一点的药瓶盖,橡皮的、硬塑料的都可以,在瓶盖的正中间扎个小眼,把牙签插进去,这样一个简易的捻捻转就做好了,玩的时候,妈妈可以先示范着转,然后让宝宝尝试着转。

做捻捻转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牙签和圆黄瓜片、牙签和圆胡萝卜片等都可以做成。

效果:锻炼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发展捻的动作。

适合年龄:2 ~3 岁7. 轱辘轱辘在胸前作绕线动作,接着分别做出不用的手指动作。

如轱辘轱辘剪,就是在绕双拳后,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样子,咕噜咕噜一,在绕拳后伸出一个手指头,妈妈可以鼓励宝宝自我想象作出多样的手势。

效果:培养手口一致的协调能力与手指的运动能力。

适合年龄:2 ~3 岁8. 弹杏核准备一些干净的杏核,随意地撒在桌面上,让宝宝用食指拨动一个杏核去碰击其他的杏核,刚开始,妈妈可引导宝宝弹杏核间距离短的,这样孩子能建立自信,慢慢地再弹远一点的。

效果:能锻炼宝宝手指灵活运动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适合年龄:2 ~3 岁9. 纸飞机在整天玩电动飞机的同时,爸爸不妨“低碳”一下,为宝宝叠一架纸飞机,画上机翼、机头等,让孩子在宽阔的空间中尽情地玩耍,让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别看纸飞机简单,它对宝宝身体的锻炼可一点不亚于电动飞机哦!效果:锻炼手和手臂的力量。

适合年龄:2 ~3 岁10. 数字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的儿歌拍手游戏伴随我们一代代长大,如今拍手游戏依旧在继续,只是拍手时所唱儿歌的内容却出现了很多个版本。

有关于安全教育的、有关于习惯培养的等等,妈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儿歌让宝宝学唱,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和宝宝一起来创编一个,让宝宝记忆里有首自己专属的儿歌。

效果:发展语言能力、儿歌创编能力,锻炼与他人配合进行手部运动的能力。

适合年龄:2 ~3 岁11. 老鹰捉小鸡家里有小朋友时,可以和妈妈、小朋友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如可由妈妈当老鹰,大宝宝当母鸡,小宝宝当小鸡,妈妈想办法抓住小宝宝,大宝宝则让小朋友拉住自己的衣服躲在自己身后,并伸开双手尽可能挡住妈妈,带着小朋友前后左右地躲闪,等熟练后,可以随意互换角色。

妈妈抓住宝宝的时候,可以形象地发出“啊呜”的声音,并把宝宝抱在怀里。

效果:发展宝宝灵活躲闪能力。

适合年龄:2 岁以上12. 砍白菜妈妈和宝宝面对面蹲着,扮作“白菜”,爸爸则扮成“砍白菜”的人围着白菜转。

转的过程中一家人边拍手边念“砍白菜”儿歌,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爸爸用手在一棵“白菜”的根部即腿部砍一刀,之后“白菜”站起并跟在“砍白菜人”身后,砍菜人继续砍,直到砍完后拉着“白菜”去卖。

游戏角色可以互换,游戏内容也可以灵活变动,如还可以玩“拔萝卜”的游戏,即拔萝卜的人把萝卜从臂弯处拔起。

砍白菜的儿歌为:砍、砍,砍白菜,白菜长个圆脑袋; 爸爸( 妈妈) 过来砍一刀,明天送到菜场卖。

(咔嚓!)效果: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宝宝语言、合作、运动综合能力。

适合年龄:2 岁半以上13. 一网不捞鱼爸爸和妈妈相向而立,双手高举相握形成渔网,宝宝扮演“小鱼”绕着爸妈走“8”字,要从渔网下不停地“游”过。

当从渔网下跑过的时候,宝宝速度要快,以防渔网突然下来把自己网住。

为让游戏更加形象,更富情境,妈妈和爸爸还可以拿一块四方的纱巾或布单作渔网道具,把小鱼罩在里面。

效果:锻炼宝宝走、跑以及躲闪的能力。

适合年龄:2 ~4 岁14. 抢椅子准备两把小椅子,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进行抢椅子的游戏,游戏开始,3 个人一起边说儿歌边围着椅子转,等说到最后一个字的一刹那,一起抢椅子,谁没抢到谁表演节目。

如果没有合适的椅子,可以改为抢着往地上画的圈里站。

等游戏熟练后,妈妈可以带领宝宝一起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爸爸妈妈要记得有意让着宝宝哦!效果:锻炼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 岁半以上15. 找东西南北用纸叠几个“东西南北”,可以分别在里面写上1 ~8的数字,或者贴上8 个动物的头像、8 种不同表情的头像等等,这样在妈妈儿时玩过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多内容,可以和宝宝尽情地找来找去。

效果:锻炼手指运动能力,感受方位用词。

适合年龄:2 岁半以上16. 玩火柴棒小小火柴棒非常简单,但却非常神奇,千变万化,不仅能拼搭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还能拼出不同的数字,多样的物体形状,令人百玩不厌,与宝宝一起利用火柴拼搭是多年来智慧妈妈的选择。

在火柴日渐远离人们生活的今天,游戏依然能继续,如酸奶吸管就是非常好的选择,妈妈平时可多积攒一些。

效果:发展宝宝数学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适合年龄:2 岁半以上17. 跳格子在家里的地板格上连续写上大大的1 ~5 的数字,妈妈拉着宝宝一个一个从1 跳到5,再从5 跳到1,也可在地板格里逐个画上喜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等宝宝喜欢的动画角色,和宝宝一起跳着到每个动物的家里做客。

效果:发展宝宝跳跃能力。

适合年龄:2 岁半以上3~6岁——更多复杂、配合型的游戏,让全家玩起来1. 七巧板千万别小看简单的七块图形,将它们随意拼搭,我们能看到人、动物、物品、建筑,甚至太空形象的千变万化,是发展宝宝智慧很好的玩具,相信您的宝宝也一定会被这一经典游戏的魅力所吸引的!七巧板玩具不用买,我们完全可以依照七巧板的样子用硬纸板、剪刀、尺子和画笔为宝宝制作一个,快快动手吧!效果:发展宝宝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启发智慧。

适合年龄:3 岁以上2. 走高跷准备两个废旧的小型洗衣粉筒,将筒上自带的提手卸去,换上两根弹力带,以能合适地绑住宝宝的小脚为宜。

高跷做好后,妈妈帮助宝宝把脚踩到洗衣粉筒上,用弹力带绑好,这样宝宝就可以“腾云驾雾”喽,刚开始妈妈一定要拉着宝宝的双手以防摔倒,慢慢地可以变成只拉一只手,直到两只手都放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