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高中生的体质健康

关注高中生的体质健康

关注高中生的体质健康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某些地区,以追求高考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仍然存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如何让高中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严峻而又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高中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一)运动时间不足。

国家颁布的贯彻体育工作条理中指出:每个中学生每日应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由于高考任务重,高中生除了上体育课和间操以外,可以用来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二)学习压力大。

现在虽然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由于市场人才机制的改革,使人们的竞争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促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课业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参加体育锻炼。

(三)运动兴趣不高。

某些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内容单一,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四)运动知识缺乏。

不少学生不懂得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对锻炼身体的原理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方法缺乏必要的了解。

(五)思想意识薄弱。

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意志力薄弱,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体会不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及对智力学习影响的作用。

(六)体育设施落后。

某些学校场地、器材严重缺乏;体育器材陈旧、短缺,原有的场地、器材需要维修、保养、更新;新场地、器材的购置很难实现,物质条件的落后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

二、保证高中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一)确保学生每天锻炼l小时
1.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要改变社会传统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在全社会形成体育锻炼的新气象,树立健康的体魄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障等的体育价值观,为保证新课程落到实处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2.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和约束机制。

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课时,通过两操、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形式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锻炼时间,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

(二)加强体育教师技能培训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开设了多个选修项目以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项要求,这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不仅要能教自己的专项,还能教自己不太擅长的项目。

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技能的培训。

(三)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1.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学生从体育学习和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益处,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四)加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课程资源的调查,实施新课程以来,一些学校的部分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

因此,建议政府、学校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添置、改善体育场地、器材,保证参加学生体育活动的物质环境,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