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久性记忆方法

永久性记忆方法

感谢家长这学期对孩子在家学习所付出的努力。

正因为有孩子自己的努力,有家长的配合,这学期这个班孩子的自信心、熟练度、师生配合等课堂表现,明显提高。

但也正因为有部分孩子的快速适应和进步,这也就理所当然的造成了个别进步较慢孩子的不适应。

特别是在孩子课后复习不到位的情况下。

正常人在刚接受新知识时需要重复,否则印象太浅,不会在脑中产生记忆效果。

这就像没有闸的汽车,一直爬到坡顶才能站稳,半坡上熄火就容易溜下来,而重复就像是发动机,所以请到“坡顶”再暂告歇息。

孩子也不例外,知识也需要重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复习。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人曾根据复习次数、时间间隔、淡忘速度三者关系画了一条记忆曲线。

这条曲线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重复的次数越多,忘得越慢;二是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关于后一点,德国著名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

他发现:熟记之后仅过一个小时,就忘记了56%,两天后又忘记了16%,此后遗忘的速度就大幅度放慢,6天后虽然还有遗忘,但仅继续遗忘3%。

可见第一次复习应该及时,新学习的内容最好在12小时之内复习一下,抓住记忆还比较清楚、脑子中记忆的信息量还多的时候进行强化。

往后复习时间间隔可以稍长。

这样先重后轻、先密后疏地安排复习,效果极佳。

记忆规律
规律之一:具有明确目的的记忆,较之没有明确目的的记忆,其效果要大得多。

这条规律的实质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记忆的效果,大大优于无意记忆的效果。

规律之二:长期记住的材料,较之只要求短期记住的材料,有更大的巩固性。

规律之三:按顺序记忆的效果,较之无顺序记忆的效果要大得多。

规律之四:精确记忆的效果,优于要求只记住材料大意的效果。

遗忘临界点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已得到国际认知学界承认的研究结果,人们对其希望长期记忆学习材料,重复多次的复习是极其关键的。

合理选择复习的时间,在适当的“遗忘临界点”及时复习,效果最佳。

不及时复习固然会造成遗忘。

根据艾宾浩斯绘制的遗忘曲线,一般来说,人们在记忆某些材料过后的当天、第2 天,第5 天,第10天,第30天,第60天、第100天这7天处于“遗忘临界点”,在这些天及时复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按此规律经过大约7次复习,就可永久记住所学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