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一测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一测试题

高考复习必修一综合测试地理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图9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围(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3、4题。

3.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4.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图是某地区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6题。

5.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6.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7.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请回答8、9题8. 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地震使海底抬升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 海底扩处岩浆涌出D. 海底扩处沉积物大量堆积9.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 岛弧和海沟B. 海岭和海沟C. 海岭和裂谷D. 岛弧和裂谷图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图4(a)中()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11.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12.图中甲处的洋流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13..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围读下图,回答14题。

14.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中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15、16、17题。

15.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16.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7.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8题。

18.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下图为古长安(今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完成19、20题。

()19.“八水绕长安”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 D.水平裂20.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太平洋市122°30′30′122°SA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图3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A.aB.bC.c D.e. 2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风带 C.地形 D.河流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6分。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上游主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区,经由裕溪河注入长江。

上游较大支流有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等。

材料二流域水系局部图时间风向1月4月7月10月夜间偏西风39 23 23 7(2)说出甲地白天和夜晚风向的变化规律,并探究7月风频变化最大的原因。

(10分)24. (1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产名茶,著名的茶叶有毛峰、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

如今茶叶市场红火,需求旺盛。

但是茶叶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的影响茶叶市场和销路的开辟。

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的采集极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需要适合茶树生长的优良自然地理条件,如土壤、水分、气温等。

材料二省地形、区划简图丙材料三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加快中部崛起,国家大力推动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因此国家在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入示区。

(1)图6中所示甲、乙、丙三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试分析当地茶树种植和采集优势的条件是什么。

(10分)(2)皖江地区有哪些优势条件吸引外贸加工产业的转入。

(6分)25. (10分)阅读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材料二(1)如图,哪地区是旱灾多发区,为什么,试简析成因(5分)(3).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那么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5分)26.(12分) 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世界杯,梅西带领阿根廷足球队时隔24年杀入决赛,无数球迷为阿根廷狂热,NBA 赛场上阿根廷人妖刀吉诺比利助力马刺打败热火获得第五冠。

体育界两大体育赛事纷纷涌现阿根廷身影,让人对这个南美国度充满好奇,如下是阿根廷的相关地理信息。

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

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4分)(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的有利条件。

(4分)(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

(4分)三、附加题(共1题,共计12分)27. (12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材料二 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状况图③ 玻利维亚阿根廷地理简图(1). 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各种变化。

(12分)参考答案(1)1.C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极点的方位以及物体的影子与所在季节的关系。

北极点的四周都是南方,北极点有照射的时间是在北半球夏半年。

2.A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极点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极点的季节差异。

南极大陆冰层较厚;3月份多数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地区累计昼长长;南极大陆海拔高,近地面气压低;9月份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且多数时间在北半球,南极附近气温相对较低。

3.C本题主要考查山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山地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林界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南北坡山麓基带差异主要是山麓海拔高度的差异大;冰雪带的下界在同一山脉两侧的高度差异主要受降水多少的影响。

4. A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

从图地海拔和山麓基带可判断出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

5. B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

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

6. D本题主要考查灾后救灾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不属于地震灾后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7. C本题考查了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

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应该是河流水流入湖泊,及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读图可以看出应是①③时段。

8. C 9. A10. B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等压线疏密情况判断,②比①的等压线密集,所以②比①的风速大,故A 选项错误;①接近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③为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②比③气压高,故C选项错误;④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④比②的气温高,故D项错误。

11. A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锋面通过④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A正确。

12. D本题考查洋流相关的知识,如寒暖流性质、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等。

首先,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因此从气温分布规律上来说,北高南低;又材料中所给a>b>c,所以由北向南为a、b、c,排除①和③;又因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中低纬大洋西岸,所以该处为暖流,故选择④。

13. C本题考查寒暖流性质、世界洋流分布模式,洋流的地理意义等知识,中等难度。

该处为暖流,故可以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选择C项。

A选项,顺风顺水才能加快,逆风逆水反而会减慢;B选项,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该处不符,故排除;D项,洋流应该是扩大海洋污染的围.14. B15.D 16.C 17.D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候因子,从局部区域空间出发,考查从区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命题意图重点是考查对气候及气候因子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题关键: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的准确定位。

【解题思路】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区域定位,图示地区为太平洋东岸的北美地区大陆西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