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4+000-K44+000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概述:本合同段为吴集至南湾公路改建工程第4合同段,公路起点顺接第3合同段终点(K34+000),,经草市镇、南湾,终点桩号:K44+000,路线全长10公里。
(二)K34+000-K44+000段排水工程分项工程量:K43+000-K44+000段路基排水工程主要由路堤边沟、路堑边沟、排水沟(指引入近处自然水系的排水沟)、梯形平台沟、急流槽(含:填挖过渡急流槽、截水沟-边沟处急流槽、骨架浆砌-路堑平台截水沟处急流槽等)及挖方段渗沟等组成完整排水系统,并与自然河沟顺接。
本路段内共有路堑边沟7474 m;路堤边沟 9115 m;梯形平台沟193 m;急流槽139.1m;排水沟753m、截水沟160m。
路堤拱型骨架内草皮护坡718m3;路堑拱型骨架内草皮护坡1048m3;路堤浆砌片石(A型)271m3;护肩1692m3;护脚955 m3;路堑矮墙1183 m3;我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将依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宜的变更,以保证整个排水系统更加合理。
二、施工准备路基排水工程施工前做好校核全线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工作,必要时应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组合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临时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水方案应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一、)材料准备:1、石料的准备及技术要求:我部用于排水工程浆砌的片石料场已经确定,石料质量符合下列要求;1)石料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
所有进场用于浆砌工程的石料均必须经由工点施工员、项目经理部试验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本项目工程严禁使用“红砂岩”;2)本项目使用的“片石”:指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3)本项目使用的“块石”: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200~300m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 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如有锋棱锐角,应敲除)。
块石用做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后部可不修凿,但应略小于修凿部。
其加工形状如图13.2.1所示;2、砂浆的技术要求1)各工点砌筑用砂浆的类别和强度均为M7.5水泥砂浆;2)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经项目经理部试验工程师检验合格。
砂的最大粒径,当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超过5mm;当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时,不宜超过2.5mm。
如砂的含泥量可不超过5%;水泥是业主认可入围厂家的水泥;3)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满足工艺要求。
4)砂浆配制应采用质量比;拌制砂浆时,必须严格按配合比用磅秤或经标定的量具进行取料拌制;5)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
在运输过程或在砂浆池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二)、施工机具准备:(1)砂浆必须使用机械拌制,我部作业砂浆搅拌机均已到位;(2)工点均配置有磅秤等计量器具,以对每盘砂浆的拌制材料:砂、水泥、水进行准确计量(砂称量允许误差±2%、水泥及水称量允许误差±1%);(3)浆砌工程施工常用工器具齐全,满足工艺作业要求,能保证施工质量。
(三)、临时设施布置、准备:(1)所有浆砌工点水泥存放时下垫30-50cm墩隔潮,上覆防水油布或多层彩条布;且水泥存放处周边应布置排水沟、截水沟;(2)堆放片石场地先行用砂砾进行铺垫,防止片石被泥土污染;使用砂子时,底部夹有泥渣的砂均予以废弃;(3)工点的高基坑或工作面高于2m时,工点负责人必须按现场工程师、项目部安全工程师要求设置安全护栏;必须时要设置基坑上下台阶或搭设工作走道;(4)工点应搭设临时工棚,以便看护材料;(5)工点所有材料、机具堆放整齐划一,生活、施工垃圾及时处理;(6)工点材料:水泥、砂应设置材料标识牌。
(四)、人员配置及其岗位工作职责:本分部工程的排水浆砌施工人员已全部进场,浆砌砌筑作业人员已经到位46人,以后施工中,视工程进度需要而逐步增加。
排水工程施工主要管理责任人一览表岗位姓名配置人数工作职责备注项目生产负责人夏伟波 1 项目生产、安全负责人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开 1 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总工程师路基工程师吴笛 1 排水工程质量负责人质检员路基施工员邓华 1 现场施工管理责任人施工员质检工程师谭世民 1 施工质量负责人质检部长试验工程师夏群 1 试验工作责任人试验室主任测量工程师夏勇 1 测量工作责任人测量组长材料负责人罗国金 1 材料组织、供应负责人材料部长安全工程师李扬 1 现场施工安全负责人安全部长工队生产负责人秦爱华 1 工队组织、管理及安全责任人兼职安全员工队施工员严青松 1 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工普工略30 施工项目部专职电工罗太春 1 现场临电管理合计作业人数42三、工期进度计划:计划开工日期: 2013 年 10月5 日,竣工日期: 2014年 7月 25 日,工期为270天。
四、施工方案、方法(详细参考施工图说明编制)(一)路堑边沟选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路堑边沟:路堑渗沟完成后,方可进行路堑边沟的砌筑。
主线挖方边沟,采用50cm×50cm矩形边沟或60cm*60cm梯形边沟;沟身均采用30cm 厚M7.5浆砌片石砌筑。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我标段路堑边沟均采用50cm×50cm矩形边沟或60cm*60cm梯形边沟,路基路面通用图:设计图纸号S3-30-1-A型或S3-30-1-D型1、路堑边沟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夯实基槽→砌体施工→砌体勾缝→养护2、质量控制要点:M7.5浆砌片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同路堤边沟。
视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在内侧沟身预留横向排水管道出口,以保证挖方段路面排水更顺畅。
(二)路堤边沟选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路堤边沟填方路堤一般路段设置50cm×50cm梯形边沟,采用30cm厚M7.5浆砌片石铺砌,沟底纵坡坡度不小于0.3%,边沟出水口的间距应不超过300m。
1、路基边沟工程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夯实基槽→砌体施工→砌体勾缝→养护→检查验收2、测量放样:仔细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查,领会设计意图。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样,并应挂线施工,以保证线形和表面平整度。
3、基坑开挖边沟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在距离基底30cm时,人工配合开挖、整修并夯实基坑,排水边沟的整修应挂线进行。
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应用仪器检测,修整到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如果砌体底基面或坡面土层松软,还应对基面的松散土层、浮土进行夯实处理。
对于反开挖的路基边沟,土基的压实度应与同层路基土压实度相同,对于培土路基边坡、边沟侧墙应尤其加以夯实,直到土体稳定,否则会因土基下沉而使砌体产生裂缝,影响砌体的整体稳定性。
各种水沟的纵坡,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如有少部超挖的地方应用符合要求的填料回填夯实。
为保证在雨季施工过程中坑内积水影响施工,基坑内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集水井一个,并配备抽水机抽水。
基底检查内容为:平面尺寸、轴线、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有关施工记录及测量资料等。
4、砂浆的拌和根据批准的理论配合比和现场砂的含水量确定施工配合比,现场应采用磅砰称重各种材料的重量。
砂浆的拌制应采用机械集中拌和,拌和时间一般为3-5min。
砂浆的运输机械应不漏水,避免砂浆在运输过程中离析、泌水,如发现离析应重新拌和。
为保证砂浆的一定的稠度和和易性,已拌和的砂浆应尽快用完,对于已凝结的砂浆,不准加水重新拌和使用。
5、砌体施工水沟砌筑时,应按水沟的内轮廓尺寸,每砌筑段最少加工两个检查尺(断面架),并挂线施工,随时校验沟槽砌筑线形质量。
砌筑边沟及排水沟时应先砌边沟底板,再砌侧墙。
砌筑前应先将片石浇水湿润,以实现和砂浆的较好粘结。
如果砌体基面石质,则在砌筑前还应将基面润湿,然后铺上砂浆坐浆砌筑第一层片石;如果基面为土质或有砂、碎石垫层时,应将基面夯实整平。
在砌筑第一层片石时可不采用坐浆,直接砌筑。
第一层片石应大面朝向基面,以保证和基面有足够接触面积,如果片石和基面有空隙,应填以砂浆或小石块。
在进行第二层片石砌筑时,必须采用坐浆砌筑,即先在第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然后安放第二层片石,并保证片石之间无脱空及石块直接接触的情况。
同层内的第一块片石应尽量咬合,不同层间片石错缝应合理,竖缝应错开布置,除沉降缝外,不得上下贯通,砌缝宽度一般不大于40mm。
以砂浆灌缝时,应保证砂浆饱满,并在灌浆过程中用钢钎捣实。
片石不宜“立砌”(即将片石垂直于基面的方向摆放),以免因砌缝多而影响砌体的整体强度。
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铺垫,砌筑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掉。
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黏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边沟、排水沟过长时应分段砌筑,每 10-15米设置一道沉降缝,待砌体有一定强度后全断面填塞沥青麻絮。
沉降缝应垂直,施工时要防止沉降缝板前后扭曲变形,严格控制每节段的尺寸,沉降缝两侧块石不要相互接触,以免使沉降缝失效。
(三)排水沟布置、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将路堤边沟引入附近自然沟。
排水沟开挖前应复核路堤边沟沟底标高和相邻自然沟沟底标高,以免形成积水和倒灌。
本段共设置2处排水沟,桩号分别为K43+120右侧、K43+900右侧。
排水沟施工图采用S3-29-3。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同路堤边沟。
(四)平台沟布置、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梯形平台沟平台沟用于拦截上方坡面流水并排出边坡外,截水沟尺寸根据汇水量的大小设置30cm ×30cm梯形,平台沟一般每50米左右设开口一处(集水井),并埋设DN160mm的PV塑料管,将水引入骨架护坡的流水槽内。
对于路堑分级边坡,设置平台及平台截水沟,并设置平台急流槽,排除坡面水。
土、石质挖方路段平台截水沟采用30cm×30cm。
本合同段主要设置梯形平台沟,截水沟采用形式为30cm×30cm的矩形浆砌片石。
图纸号为S3-29-5。
1、平台截水沟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夯实基槽→浆砌→勾缝→养护→检查验收2、质量控制要点:1)基槽开挖应平整,必要时采用空压机辅以人工凿平红砂岩。
流水方向应两侧向边坡平台急流槽汇水。
2)在截水沟与边坡平台急流槽接口处,应事先预留出口。
并埋设DN160mm的PVC塑料管。
3)浆砌应带线,使之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