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第二章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重点明确端正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难点正确评价传统教育思想,批判吸收外来教育思想,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演法教学内容一、学校管理思想含义与作用(一)学校管理思想含义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对于管理的认识,开始是感性的表面的认识,当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出现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管理思想。
由于学校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介于管理和教育之间相互交叉的特殊性质,所以,学校管理思想与教育思想和一般管理思想密不可分。
一方面,学校管理思想从一般管理思想那里汲取思想资源,作为自身发展的养料,而且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方法等,则成为学校管理发展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思想产生的源流和基础来自于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培养人的根本的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具体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由此不难看出,学校管理思想变革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也取决于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思想是人们对于学校管理的理性认识,包括观念、主张、理论或学说等。
(二)学校管理思想的作用1.学校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的目标、方向具有决定作用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管理思想虽然无形,但在管理实践中却能改变管理的面貌,决定管理的成败,影响教职工的工作方式,制约教师教育活动的方向。
因此学校管理思想对学校管理的目标、方向具有决定作用。
平日学校工作中我们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其实,这首先就要看校长的学校管理思想是否端正,是否先进,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
2.学校管理思想对制订学校管理计划方略、选择管理方式、方法等,提供明确的思路和行动理念比如,现代学校管理思想认为,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能把课程狭隘地理解为现在学校中的学科课程。
课程实际上是指,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一切积极影响。
由于目前教学内容已从单一的学科课程向多元的课程结构发展,所以学校管理必须淡化学科本位意识,在继续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基础上,要发展教师从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的教学能力,还要使教师了解隐性课程的规律,使他们具有从事多种课程的复合教学能力。
这种教师素质结构的变革就是缘于学校管理思想的更新。
3.正确的学校管理思想是深化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和层次的先导因素学校管理思想的先导性对学校管理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
它改变着学校的面貌,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如果学校管理思想不改革,一切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比如多媒体教学的正确使用,的确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但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在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指导下进行。
这是因为现行教育技术既可以强化素质教育,也可以强化应试教育。
如果方向错了,课件制作得再精致也是一个失败的课件。
前几年市场上不少教学光盘成了教材的翻版,不仅忽视了教师作用,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谈不上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
4.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风格、办学特色得以形成的精神内核,是学校得以实现教育思想领导的精神动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学校管理思想。
但是不同时代的学校管理思想也有共性,其精华部分为后世继承。
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管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经成为千百所学校管理的座右铭。
这说明:学校管理思想一旦形成后,就内化为学校管理者的个人意识,外显为行为,不会轻易改变。
学校管理思想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学校办学特色得以持久保持与发扬。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管理思想是有差异性的。
譬如日本、美国中小学校对于校服的管理就反映了学校管理思想的差异。
日本中小学校实行统一着装,学生以校服为荣;美国学校除了正规场合外,学生穿着五彩缤纷,各种款式应有尽有。
追根溯源,这是日本学校崇尚团队精神和纪律约束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反映。
而美国学生着装的背后,则是学校崇尚个性发展、自由放任的管理思想。
即使是同一时代、同一国家,甚至同一地区,学校的管理风格、办学特色也可能会有明显的不同,这就是学校管理思想的差异性。
学校管理思想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有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也有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
我们要改革的是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思想,我们要树立的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学校管理思想。
为帮助同学们辨别学校管理思想的正确与错误,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案例,在看案例时,认真思考:应该怎样评价李校长的“施政纲领”所表现出来的办学思想?由学生表演案例后评析我们认为,衡量李校长的“施政纲领”所表现出来的办学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先进?关键得看是否符合教育方针、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
关于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已经介绍了。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应该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即:“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地说,按照素质教育的思想衡量校长的“施政纲领”所表现出来的办学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先进?应该从六个方面来衡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李校长的“施政纲领”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吗?“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正如有的教育专家所讲: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却都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李校长的“施政纲领”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吗?一所学校到底好不好?有的教育专家认为有三点:一是学生上课是不是聚精会神,课堂活跃;二是课外活动学生是否龙腾虎跃;三是学校管理是否井井有条。
这些看法,很有见地。
因此,学校是否真正办得好,关键看学校管理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先进。
由此不难看出,学校管理思想统率着学校管理中的诸因素。
树立正确的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治校的根本。
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风格、办学特色得以形成的精神内核,是学校得以实现教育思想领导的精神动力。
二、学校管理思想与办学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基本任务。
“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是办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和发展趋势。
(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办学特色的精神内核办学特色,是学校主体在办学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优质而又相对稳定、个性鲜明的育人风格。
学校的特色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江苏天一中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体现的是校长的教育哲学思想;湖南常德中学提出让学生在“‘和谐’的天地里翱翔”上海七宝中学明确“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体现的是,在培养目标中校长的理性思考。
有的学校提出的是“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校本管理”,直接亮出的是校长的治校方略。
以上事例均说明,学校管理思想是办学特色的精神内核。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学校往往是一个校长的作品,它所表现出来的校长的办学思想,也就是这所学校的特色。
(二)办学特色是学校管理思想的外在表现就一所学校而言,办学特色是该所学校教育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主体意识的发挥创造了社会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拥有了办学自主权。
办学特色逐渐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成为学校主体不断自我优化的内在动力和学校管理思想的外在表现。
我国办学传统悠久的学校和当前办学成绩显著的学校,一般来说,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显示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或以德育见长,或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突出,或在勤奋好学、严谨扎实、求真务实方面出众,或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方面见长,等等。
总之,各以其所长展示出其独特的学校管理思想。
三、正确评价传统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学校管理观念为什么要正确评价传统的教育思想?(一)正确评价传统教育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当前我国有哪些教育思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其表现形式是什么?这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弄清的问题。
传统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中陈腐的教育思想,不是同一个概念。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教育。
什么是传统教育?有西方的说法,也有我国自己的说法。
西方最早提出传统教育这个名词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依据所形成的课堂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叫做“传统教育”或“保守主义的教育”。
后来有人把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概括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
我们认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虽有弊端,但是,它强调的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等,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彻底否定,而是对其不断进行改革。
传统教育在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我国也有很深的影响。
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从日本传入我国,风行40余年。
建国以后,我国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基本上也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体系。
但是我国又有自己的特点。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教育。
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就是我国自己的传统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既有自己传统教育的影响,也有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影响,还有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基本上属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
但是建国以后,我国的教育一直处于变革之中。
我国既没有纯粹的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也不存在纯粹的杜威的现代教育。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广大教师提出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课堂讲授,又要大力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十分注意因材施教等观点。
一大批优秀教师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创造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
思考题1.传统教育思想中的陈腐部分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这些弊端如何革除?2.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哪些方面?3.学校教育者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