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安全性评价工作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创新安全性评价工作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4099
创新安全性评价工作全面提升管
理水平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创新安全性评价工作全面提升管理
水平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山东省济阳县供电公司担负着全县工农业生产及53万居民生活供电任务。

拥有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主变总容量342100千伏安。

目前,济阳电网形成了以110千伏线路为主网架,35千伏线路环网供电,调度灵活,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坚强电网。

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提高执行力,把安全制度正确及时地贯彻到基层,以确保企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是县供电企业探索的重要课题。

20xx
年以来,济阳县供电公司深入学习和运用安全性评价,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安全管理的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使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安全性评价工作成果在全省经验交流工作会议上成功发布,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省范围内予以推广。

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实现管理创新
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供电企业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超前查评,预知安全生产基础现状,掌握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明确应采取的反事故措施,实现“预防为主”、“超前控制”。

为此,公司十分重视,20xx年把安
全性评价工作列入全年公司重点工作,并成立了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组织机构。

党政一把手为总协调人,实行了月考核,要求务期必成。

其次是进行层层发动,专门召开三级安全性评价工作动员会,进行层层宣传发动。

针对认识问题,又一次召开再发动会议,明确安全性评价工作不以发现的问题多少而否定这个单位的工作业绩,也不因为查出问题多少而影响年终工作考核,相反,对安全性评价工作不重视或工作不认真的单位或个人,公司进行严格考核。

聘请专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一座变电站、一条线路、一个台区进行查评,拿出样板,作为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标准。

我们依据样板,历时8个月通过班组自查、车间普查、专业组查评,对全县所有35千伏及以上变
电站、35千伏及以上线路、31条10千伏线路及200多个配电台区、低压线路设备进行查评,共查出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三方面问题17075条。

安全性评价工作总计标准分7240分,实得分为5378分,得分率为74.28%。

问题主要集中在输电线路、配电网、检修运行管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管理、基层基础管理部分。

这些问题的存在,暴露了我们管理滞后,措施乏力,没有从制度上实现系统的控制与预防,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断创新和努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

首先,我们在安全生产上突出“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经理全面指挥,分管经理具体负责,中层干部严格管理,班
站长敢抓敢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其次,在保证体系内认真落实“个人控制违章,班组控制异常,车间控制障碍,公司控制事故”的层级管理责任,使体系控制真正发挥作用。

第三,在各部门设置专职安全员,在班组、站所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形成一个以安质部为龙头,同时涵盖全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监督、信息反馈网络,达到横向监督到人,纵向管理到位。

第四,协调理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关系,把“五同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及“谁主管谁负责”的指导思想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到责任到位、压力到位、工作到位。

两个体系的建立使安全责任与安全监督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坚持不断深化和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

失去了
制度的约束,人的思想、行为就会散漫,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证。

公司首先完善安全生产目标体系,明确安全目标,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及责任人,并逐级制定保证措施。

同时,建立大安全的理念,把目标管理的关口前移,把目标管理的重点前延到事前、前延到过程、前延到现场、前延到基层,涵盖人员、设备、系统安全的全方位、全过程。

其次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基础,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梳理本公司的制度,及时修改或补充,使其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使安全生产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个人和群体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2005~20xx年梳理安全制度11项,修订5项,新出台3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更新的同时,确保了安全活动质量、安全工器具管理等基础性
工作进一步规范。

以严格的考核促进监督的执行。

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开严格的考核就谈不上执行力。

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考核不严格,造成执行力逐层递减,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针对这种情况,强化责任制落实,根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各项标准。

加强过程控制,每一项工作不但要结果,还要关注过程,整个过程不失控,保证结果的含金量。

严格考核机制,建立考核标准,层层有考核,并实现联责制,把考核作为监督的杠杆,使监督执行到位。

20xx年,公司提出安全考核79项,考核金额4万余元,有力地提高了监督执行力,安全性评价检测出的缺陷、问题和20xx年整改指标,全部按时完成,设备消缺率、装置性违章按计划整改率实现100%。

领会安全性评价精神实现观念创新
通过两年多来的学习、运用和实践,公司上下一致认为,安全性评价是一种集约式管理方法,它避免了粗放、主观和片面,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三种改变:
标本兼治防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县供电企业多年来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型的跟踪式管理——“哪里出了事故,哪里就有事故分析,就有考核”。

这种管理方式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通过学习安全性评价体系,我们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应该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
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这样,安全性评价既可找到“点”,又可见到“面”;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超前预防”取代“亡羊补牢”。

事故具有潜在性、再现性和可预防性的特点,要避免事故的发生,超前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偏重事故发生后的分析、调查、定性和定量,属于“亡羊补牢”型的管理模式,而面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电网,对电网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特别是现代化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因此,要真正求得安全成本与效益的最优化,就需要
从“亡羊补牢”向“超前预防”转变,实质上这就是从安全管理的常规模式向目前的科学管理模式——安全性评价转变。

我们必须着眼于事故潜在因素的研究,以“风险率”或其它数字形式定量地提供事故发生的概率及破坏程度,并据以确定应该采取的措施,最终达到超前控制的目的。

“科学”代替“经验”。

在县供电企业,随着新的设备和工艺的大量采用,设备更新改造快,工作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单凭过去经验,仅仅由安全管理人员抓安全显然无法奏效,必须加大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引入适合于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安全管理方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安全性评价工作正是从评价对象的确定到参评人员的培训、从风险辨识评估到
具体整改,在每一阶段都体现科技含量的特点和优势,因而作出的评价会更加公正准确,更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它所蕴含的实质内容——即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向安全性评价体系的转变,也就是由“科学”代替了“经验”。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