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作文励志素材

高中语文作文励志素材

高中语文作文励志素材高潮未必人人都拥有,低潮谁都会淌过。

学业受挫了,事业不顺了,爱情受伤了。

拥有的,失去了。

追求的,得不到。

爱着的,不能够。

海子有一句诗,可以恰如其分地概括人遇低潮时的境况——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甚至是,不该丧失的都一并丧失了。

低潮时,人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你会一天到晚感觉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不知所措。

如果对未来还抱有憧憬,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时常会自我怀疑,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再消极一些,便是生无可恋,视死如归。

2011年,在我人生里,低潮来袭。

辞了工作,失了恋。

在一起三年的男友发来消息说,不知道如何面对我,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别人。

六亲不认。

四面楚歌。

伤筋痛骨。

感觉整个人散了,焉了,又不会找情绪的发泄口,不擅于哭,不会倾诉,也不喜欢暴饮暴食寻求安慰。

只是一个人宅着,有时枯坐发呆,有时歇斯底里,精力亢奋,整夜失眠,似乎很想去做一件大事,足以颠覆眼前现状,然而脑子生了锈,手脚罢了工。

自我催眠般,在心里强调,山重水复疑无路,山重水复疑无路。

只要醒着,外表看似蕴一潭湖水,波澜不惊,内心已成一片汪洋,暗流涌动。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年,或者两年,就像一艘搁浅的船,不思进取,自我荒废,时光就在东晃西荡白山黑水中,汩汩流逝。

很多事情,总都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觉,包括低潮。

乍一看,它是消极的,负面的。

等你跨过这做山头,淌过这拨潮水,也许才会恍然。

而之前,只困于险境与阻隔,全然忽视了沿途别样的风景,别说收拾心情去好好欣赏与铭记。

作家毕淑敏拥有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青春年华,凭着一腔赤诚,前往高原藏地从军,看尽病痛与死亡。

而立之年,弃医从文,希望以文字抚慰心灵。

一脸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就像一棵离太阳很近的树,有取之不尽的正能量,用之不竭的真善美。

她衔字著文,进行光合作用般,带来绿色、氧气、清凉,也循循善诱,也春风化雨,慰藉那些拔节而长痛感不断的人: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温柔就是能够对抗世间所有的坚硬。

曾有年轻人向她咨询,人生遇到低潮,怎么渡过?•毕淑敏给出以下建议:•安静地等待。

•好好睡觉,像一只冬眠的熊。

•锻炼身体,坚信无论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体魄都用得着。

•和知心的朋友谈天,基本上不发牢骚,主要是回忆快乐的时光。

•多读书,看一些传记。

一来增长知识,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

•趁机做家务,把平时忙碌顾不上的活儿都抓紧此时干完。

被动等待,主动充电。

静时看书,动时锻炼。

此乃面对人生低潮的正确姿势。

周华健在华语乐坛中,应该算是一位暖男型歌手。

清柔唱腔宛如初夏的晚风,拂过树梢,掠过路旁的狗尾巴草,轻轻柔柔。

这样一位看似能量满满、小太阳一般的歌者,他在遭遇人生低潮时,又是如何度过的呢?随着2000千禧年的到来,网络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各行各业。

在音乐领域,之前的唱片面对网络时代的颠覆,显然被OUT。

那么,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唱片的周华健,又该何去何从?周华健也茫然、困惑,甚至一度不敢出门,找不到方向,看不到曙光。

还好,他痛定思痛,在亲友的不解声中,听从内心意愿,搭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室,取名为摆渡人。

在这一方小小天地,他定下心,低下头,审视自己,审视周围的音乐,重拾一路走来遗落四处的碎片,规整提炼,为下一次出发做起准备。

天雨虽宽,亦不渡无根之草。

摆渡人,借助音乐,渡人,亦渡己,更是安全度过了当时的人生低潮。

十多年过去,在一档节目中,讲起当初的人生低潮,周华健依然一脸邻家大哥模样,他分享这样一翻领悟:你能有机会遇到一个低潮的时候,其实是很美满的。

很多人遇到低潮却不自知,认为运气不好而已,觉察不到自身有什么需要改变和反省。

撞墙不是罪过,遇到低潮也不是你的错。

命运能给你这段时间,让你好好检查自己,是很幸福的一段时间。

既来之,则安之。

随遇而安,来时不惧,去时不留,低潮同样是一种幸福。

一个时代,可以是最坏的时代,同时也可以是最好的时代。

一个人生阶段,可以是最坏的阶段,同时也可以为是最好的阶段。

身陷低潮,看不到更远的光芒,赏不了更开阔的景致,听不到掌声与喝彩。

心态调节好,可以既处之,则安之,何不借此时机,停下来,歇一歇?何不借此时机,反省来时的路,看看是否偏离之前的路线,还有初心?我们不要一味向前赶路,也要适时抬头看看方向。

高潮时,理当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会有时。

低潮时,可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低潮,是韬光养晦、人生升值的最佳时机。

《周易》第一卦,讲的是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一个过程。

其中就提到“潜龙在渊”,意在人生处于低谷时,不该因为眼前的困境自我迷失,而是应该时刻准备着,蓄势待发,时机到了,才能实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韶光且会辜负,低潮更易虚度。

所以,还是吴宗宪讲得很好,虽然鸡汤味道很浓,到底可以从中汲取些正能量:高潮时享受成就,低潮时享受人生。

有心思时干有意义的活,没心情时做有意思的事。

我遇到两个学生,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一个学生每节课都上,一个学生每节课都不上,你猜哪个学生挂科率高?你一定猜错,因为,他们两个挂科率一样。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连我在内,所有的人都觉得很奇怪。

那个每天都坐在课堂上的,不会拉下每一节课的学生,为什么挂科率跟那个天天逃课的家伙一样高,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两个学生,都不能算是好学生。

我细细地观察过这位每天都来上课的孩子,虽然他每节课都来,但不过是坐在后排打瞌睡,时不时地拿出手机上上网点点赞,并没有真正的做笔记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状态,和不在课堂上,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你一定会反对,说这是个例,因为一定有同学每节课都认真地做笔记,他们的学习成绩必须就很好。

也未必。

毕竟,大学的教师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层次不齐,不是每节课都应该去上,很多课去上了反倒是浪费时间。

我曾经去过一所学校看到一位老师的教课状况,他在讲一门简称叫“马原”的课,有趣的是,他不过是在念书,有时还念错,下面的学生横七竖八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而他只是念着书,不抬头。

所以,大学的课堂上,最聪明的孩子,应该是知道什么课对自己有用,什么课对自己没用,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那些每节课都不逃的孩子,归根到底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最后,看似每节课都上了,不过造成了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假象,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控诉着自己怎么这么努力,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所以,逃该逃的课,去上需要的课,哪怕这门课不是自己学校开的。

我说,为啥逃课啊,不怕被点名啊?他说,学校那门课对我一点用都没有,我就逃啦,放心,老师点名的时候,同学会帮我答到的。

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弄到金老师的课表。

其实清楚地知道什么课该逃什么课不该逃是一种智慧,因为走进社会之后,选择一直是每一位的难题。

两个工作都不错,我应该选择谁;两个姑娘都很好,我应该跟谁处?可是,大多数人,总是在纠结徘徊中选错了,或者明明选对了,却后悔没有选择另一个。

这世上哪有两者都兼顾的道理,哪有熊掌鱼翅兼得的哲学?选择了就坚持,放弃了就别后悔!我问她,为什么不能自己在家琢磨一下,自己学学,有时候这都是小事,思考一下不就有了解决方案了吗?这句话答得我哑口无言,因为让她干的事情,无非是把摄像机装上架子,买点合适的盒饭,打印两张字体稍大的台词等等琐碎、简单的事情。

一个人自学能力要有多差,才能不停地让别人教呢。

工作后,没有人会像大学老师那样有义务、无条件地教你做这个做那个,独立思考的能力、独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大学四年那些每天都期待老师把所有都讲完、讲到位,每节课都来傻傻地听课、从不在安静中独立思考的孩子,就吃亏了。

因为,他们惊奇地发现,走入社会后,没有了老师,只剩下了自己。

你能听到时间流逝的声音吗?似乎我真的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是老式钟摆彻夜的摆动,在绝对安静的地方,响彻整个空间,真切而响亮。

后来我发现那个声音时刻都在我的耳边,只要我想听,每一次都是震耳欲聋,那真的不是幻听,就像心跳一样真实的存在。

那一天大清早若不是大妞着给我发来生日祝福,我想我就真的忘记了,不知不觉得真正的25周岁就悄然无息的到来了,还没有来得及任性,任性的年纪就过了。

而我只是把每天的固定早餐加上一个鸡蛋,悄悄的许了一个愿望,然后给东北老家的老妈打一个电话,感谢她老人家在25年前那个阳春三月的中午生下如此爱折腾的我。

每当有人问及我的愿望或者未来计划时,我都说:“在30岁之前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买一座房子。

”是啊,这是多么俗气的愿望啊,却是我奢望又奢望的,有人说:一个女孩子家,找个男人嫁了,什么就都有了。

我真的不想辩解,你没有漂泊,你怎么会懂,飘飘荡荡的心没有归属的感觉,而我想要的归属是绝对的归属,真的属于自己的归属地带来的归属感以及安全感。

所以拜托,不要用你的认为对我的愿望嗤之以鼻。

我并没有要强,我只是太了解自己。

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沉浸在负面的情绪里,世界上有一种人,你在努力,他也在努力,你在休息,他还在努力。

1.1的n次方和0.9的n次方结果是那么显而易见。

谁没有个情绪,只是强大的人学会了自我调节。

我相信只要一直用心走,就会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连一个小小的弯路都变得别样风情,所有的路标都在指引你向前走,哪怕不知道方向,只要不停下,总会走向曙光来临,光芒万丈。

该折腾的年纪怎么能选择安逸,我强大的内心告诉我,活着就是折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