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收尾阶段施工总结

项目收尾阶段施工总结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项目工作的总体情况. (1)2.1 产值完成情况 (1)2.2 标准化管理情况 (1)2.2.1 工地建设标准化建设 (2)2.2.2 工程施工标准化建设 (2)2.2.3 档案标准化建设 (3)2.2.4 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 (3)2.2.5 人员配备标准化建设 (4) (4)2.3 工程安全质量和信誉评价情况2.3.1 安全方面 (4)2.3.2 质量方面 (5)2.4 技术管理情况 (5)2.4.1 设计文件审核 (5)2.4.2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评审 (6)2.4.3 施工测量复查 (6)2.4.4 施工技术交底 (6)2.4.5 工序报验制度 (7)2.4.6 内业资料 (7)2.5 成本效益情况 (7)2.5.1 物资成本管理。

(7)2.5.2 人工费成本管理 (8)2.5.3 机械成本管理 (9)2.5.4 方案的优化 (9)2.5.5 成本核算 (10)2.5.6 二次经营 (10)2.5.7 主要单工序项目盈余情况分析。

(10)2.5.8 主要单工序项目亏损情况分析 (11)2.5.9 过程中成本控制 (12)2.6 机械管理情况 (13)2.6.1 自有机械管理 (13)2.6.2 外租设备管理. (14)2.7 物资管理情况 (16)2.7.1 市场调查 (16)2.7.2 物资计划管理 (17)2.7.3 物资采购管理. (17)2.7.4 供应商管理 (17)2.7.5 物资合同的管理. (18)2.7.6 物资存储管理 (19)2.7.7 物资发放管理 (20)2.7.8 物资盘点管理 (20)2.7.9 物资核算管理 (20)2.7.10 物资管理存在问题和建议 (21)2.8 科技开发情况 (21)2.9 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21)2.9.1 目前工程技术人才的心理与发展前景 (21)2.9.2 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及发展方向 (22)三、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好的经验和具体做法,获得的各项荣誉. (22)3.1 工程亮点 (23)3.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7)四、收尾工作基本思路、总体安排和措施; (29)五、今后的工作意见. (32)南京地铁XXXXX)子项目总结、工程概况()设计说明中)。

主要工程数量有桩基1017 根,承台208个,墩台200个,制架梁330片,支架现浇连续梁10 联,悬灌连续梁1 联,地上三层岛式车站1 座。

二、项目工作的总体情况2.1 产值完成情况由我单位施工总承包的XXXXX,X 根据施工总合同,合同工期为486天,项目部于2016年3年1日正式开工,合同开工日期为2016 年1 月1 日。

2016年8月29日主体桩基施工完成,2016年11月20日承台施工完成,2017年1月4日墩身施工完成,2017年4月24日架梁施工完成,2017年1月20日11联连续梁施工完成。

截止2017年7月1日我项目主体工作全部完成累计完成产值30805万元,剩余未施工完成的有桥面防水,3跨ALC挂板。

2.2 标准化管理情况我单位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项目部主要从工地建设、工程施工、档案管理、文明施工、人员配备5 个部分展开标准化建设工作,具体工作如下:2.2.1 工地建设标准化建设项目部采用拼装式彩钢活动房与租原有三层厂房,主要有会议室、各科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洗浴、员工活动室;项目驻地有大片绿化,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提升了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

对项目驻地、梁场、钢筋场等主要场地进行了硬化,采用C20砼,硬化厚度为20cm严格控制标高做好排水,使现场干净整洁,减少尘土,雨季污泥污染材料。

本项目共设置两座钢筋加工厂,采用整体式钢筋棚,顶架设轻型钢结构顶棚,钢筋加工厂的建设使钢材分类堆放整齐,防止钢材生锈,提高了钢材的加工质量控制,减小消耗,降低成本。

本项目从D13墩柱-D92墩柱需建设施工便道,便道从群力大道引入,便道长2390 米每100-150 米设置错车道一处采用三七灰土做底层,上层用建筑垃圾,并用压路机压实,采用建筑垃圾不仅可以保证现场施工材料的运输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

本项目设置梁场一座,预制梁场设置办公区、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区、预制区、存梁区、各施工区域布置合理,场地占地面积满足施工需要,生活办公区与施工区域设置围挡隔离,实验室设在梁场内方便砼试块的同养。

工地、仓库、驻地等主要场所均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和工程信息牌等,各类标牌规范、统一。

2.2.2 工程施工标准化建设按照现行规范要求,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研究制定了适合本标段工程施工的标准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做到施工工序和施工过程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和工程实体质量。

规范工程质量检验,强化各类标准试验和验证试验,做到检测项目完整齐全、检测频率符合规范要求、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加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与检查验收,确保工程各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达到现行规范要求。

2.2.3 档案标准化建设项目部通过档案管理学习和标准化建设,配备了1 名专职档案管理员和标准的档案柜架、卷盒、卷皮等,档案材料与工程建设同步收集、同步整理、同步归档,保证档案材料收集、立卷归档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所有资料安全的档案,也为今后的竣工文件编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同时项目部在档案管理还需加强日常性的巡检督查,开展“档案管理月”活动,激励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多组织开展档案管理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建立档案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录入大量的档案信息并编制各种专题目录真正实现档案资料方便快速检索, 实现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的全面过渡, 从而大大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更好的为项目档案管理标准化服务。

2.2.4 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项目部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建立了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从生活区到施工现场,从保卫消防到环境保护,层层把关,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生活区及办公区分别为活动板房和混凝土砖房,整洁明亮,食堂、浴室,卫生间等生活设施齐全,有专人打扫卫生,给了职工一个舒适的居住和休息环境,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职工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整齐,摆放有序,道路平整、无积水、无杂物。

工地二十四小时有人保卫,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治安情况良好,生活区、仓库等防火重点部位配置干粉灭火器。

环境保护工作是对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保证,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保证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不受施工的影响。

现场采用封闭围挡;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到位;施工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防护棚、灭火器、接地措施到位;消防设施齐全并保证在有效期内。

2.2.5 人员配备标准化建设项目“五部两室”设置。

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采用框架式,项目部设置有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项目党工委书记1 人、项目总工程师1 人、项目副总工程师1 人、财务负责人1 人、经济师1 人、质量负责人3 人、安全负责人3人、物资负责人2人、试验负责人2 人。

项目部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都做了详细的要求,能确保施工管理的需求。

“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均进行了培训教育并有台账资料。

2.3 工程安全质量和信誉评价情况2.3.1 安全方面本项目按照安全质量工作的要求,加强对高风险作业点的巡查、检查。

每周进行安全质量专项检查,对发现的安全质量隐患经复查均已整改闭合。

安全质量检查重点施工方案落实、施工现场的各类起重机械、工序作业人员培训交底等,明确检查范围、重点、要求和保障措施,并针对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按照“五定”原则予以整改落实,确保南京地铁宁溧7 标安全质量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3.2 质量方面各工点技术负责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相关要求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前,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通俗易懂,确保施工人员熟知施工方法。

每道工序经自检、报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工序报验过程留有痕迹。

为保证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现场安排技术员和领工员全程盯控,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及时采取有效养护措施。

2.4 技术管理情况项目部成立时设立工程部、安质部、机物部、工经部、财务部、办公室、实验室,结合现场实际及人员配备情况工分为三个工区+梁场,每个工区配置一名现场副经理,下配置技术负责人一个,分为两个测量组,并制定了各类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技术管理:2.4.1 设计文件审核拿到图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找出图纸中错误、及标注不明处并及时与设计沟通,确保了施工图纸的准确性。

2.4.2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评审自工程开工以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共完成48 个施工方案其中10 个专家评审方案,配备相关的技术及验收规范,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时需从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最优方案,如我们从经济方面和进度方面考虑否定了一工区架梁用架梁机采用扩宽便道用履带吊进行架梁;通过整体比较大大节约了成本,也把连续梁的施工快慢对架梁的影响将到了最低。

目前所有专项施工方案已经编写评审完成。

2.4.3 施工测量复查施工测量是施工的重中之重,施工测量采用复核制度,放完点后用钢尺复核点的距离,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标高需两人各测一次,结果相同方可施工,本项目自开工起无测量事故发生。

在施工监测方面我们要求监测信息的及时反馈到工程部,工程部对信息进行判断、形成综合处理意见后,将信息发至项目主要领导,如监测过程中达到报警值或异常立即通知项目总工,项目总工向项目主要领导汇报,进行讨论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立即进行复查。

仪器设备的使用严格按照效验期使用。

2.4.4 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是组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项目进行施工交底前先由有经验的员工对项目所有技术员、施工员讲解,使项目人员更好理解交底内容,之后由工区负责人对现场工人进行交底,并现场过程管控与指导;交底时对各工序分别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做到保证工人清楚自己的操作内容及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进行签字确认。

交底采用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保证了现场及时进行技术更新。

但是交底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对项目部检查发现,各分部基本能做到技术交底及时、全面下发,但部分交底存在针对性不强、操作性不强、指导性不强等问题,此项工作还需项目部加强指导和管理。

2.4.5 工序报验制度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决定了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

我部在现场质量控制方面为杜绝落实慢、整改不彻底的问题,在现场发现问题后,要求形成书面文件通知施工班组负责人进行落实整改,严防整改质量打折扣,在整改完成后要进行再次验收,并注明整改落实情况,使整改的问题形成闭合。

同时,施工过程中,将技术交底的质量标准日常化,将其植入过程管理和控制中。

相关主题